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自铭 《中学文科》2006,(12):52-52
笔者在备课时,常常结合课文自撰诗歌,作为上新课的导语,并美其名日“导语诗”。这些导语诗或咏作者,或评文章,或简括内容,或阐发主旨。通过师生共同赏析,学生在教师未讲解课文前,即对作家作品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做好了铺垫。而且这样做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培养了他们阅读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李云霞 《教师》2011,(1):40-40
成功地带着学生走进一堂好的语文课。有很多种方法.妙用导语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种。好的导语可以立即吸引学生的视听,集中学生注意力,一进入课堂即调足学生的“口味”;同时,好的导语还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身心愉悦,轻松学习,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好的导语还能使学生感受到课文的趣味与魅力,领悟到课文的感情基调,初步地了解把握课堂内容与主旨,进而理解整篇文章。那么我们该怎样设计导语呢?  相似文献   

3.
成功地带着学生走进一堂好的语文课,有很多种方法,妙用导语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种。好的导语可以立即吸引学生的视听,集中学生注意力,一进入课堂即调足学生的口味;同时,好的导语还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身心愉悦,轻松学习,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好的导语还能使学生感受到课文的趣味与魅力,领悟到课文的感情基调,初步地了解把握课堂内容与主旨,进而理解整篇文章。那么我们该怎样设计导语呢?  相似文献   

4.
导语是一篇课文教学起始时导入新课的开场白,是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实际教学的前奏,起着"引子"的作用。正如好文章要有好的开头一样,一堂好课也要有一个好的导语。导语设计得好,一开始就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在考虑一篇课文的教学方案时,无不精心地研究如何引入新课,琢磨怎样把一篇课文的导语设计好。笔者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  相似文献   

5.
导语,也就是一篇课文的开场白。教师在没有上课之前,事先设计好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语言,课文开头开得好,对一节课能否上好非常关键。如果教师能根据不同的文章设计出不同的导语,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成功导语的设计,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手段。但凡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十分注重导语的设计。  相似文献   

6.
何谓导语?即导入新课的语言,也就是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有目的、有计划,并用一定的方法所设计的简练,概括的教学语言。引人入胜的导语,是吸引学生学习语文,并使之处于兴奋的学习状态之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导语如处理得当,运用巧妙,就能为一篇课文或一堂课教学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教学设想】本文为自读课文 ,共计 2 30 0余字。指导学生自读此文 ,要有明确的指导提要 ,以便使学生在有限的4 5分钟内有读、有想、有议、有得。在这篇课文之前 ,学生已经学过了《鲁迅自传》和《哥白尼》,从中了解了传记文体的自传和人物评传。本文也属人物评传 ,关于这一点 ,学生阅读感知课文后 ,教师稍加提示或点拨即可。学生自读这篇课文 ,教师要在文章取材及语言特点上精心设计思考题 ,给学生阅读以指导。同时 ,要在导语中“瞻前”又“顾后”,使之起到衔接知识、自然导课、提出问题、明确学习要求之作用。【导语】学习前面一篇课文 ,我…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的思想品德教育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阅读训练的每个环节中有机地加以渗透。  一、巧设导语,激情引趣  教学每篇课文或每个结构段之前,教师总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言简意赅的导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领学生披文入境。好的导语能把学生带到新课的学习氛围中去,起到画龙点睛,升华主题的作用。  二、抓关键句,大做文章  每一篇文章作者都有一定的写作意图,无论是诗歌、散文,记叙文或说明文,尽管体载不同,篇幅各异,但都表达着一定的思想内容,而每一具体内容都是靠词句来具体表达的,所以教师应抓住文…  相似文献   

9.
S 版语文教材从六年级起在每篇课文前都设计了一段编得非常精当的导语。这些导语,文质兼美,富有情趣,思考性强,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指点学习的重点,提示阅读的方法,创设学习的情境。那么,如何指导学生用好导语读懂课文呢?这是值得研讨的新课题。实践中,笔者体会到课文导语的使用,不应千篇一律,而应因文而异,因人而异,采用不同的方法,捕捉最佳的时机,以发挥其最佳功能。在新教材试教实践中,看到有些老师对课文的“导语”用得得  相似文献   

10.
导语,即课文教学时的开场白,教师一走上讲台,就用一段娓娓动听的导语引入课文教学,就像一场精彩的戏拉开了序幕.一堂语文课.学生要学习新知识、接受新内容,教师一开始上课就得扣动学生的心弦,激起他们的求知欲,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导语是至关重要的教学步骤,也是思想教育和知识教学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11.
一、点拨情趣教师必须深入探索教学规律,讲究教学艺术:或组织学生讨论以训练其思维和表达能力;或指导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以促进思考;或精心设计导语以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或创设情境以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如在教学《扁鹊见蔡桓公》一文时,可这样设计导入,先请学生查成语“讳疾忌医”。学生很快查出它的意思,随即点拨学生:“你们知道这个成语的出处吗?请大家翻开课文《扁鹊见蔡桓公》,这篇文章便讲了它的出处,下面让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顿时高涨起来。二、点拨思维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的需要,不断设置…  相似文献   

12.
浅谈散文教学的情境设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的散文教学,常常就是通过教师的讲解来分析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这当然是必要的,但如果能在课堂上设置一个与文章感情基调相和谐一致的情境,就更能激发学生的热情,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笔者在几年的散文教学中体会到,精美巧妙的导语设计、感情充沛的课文范读、情调和谐的音乐背景是营造情感氛围的手段。一、精美巧妙的导语设计。设计导语的目的是为了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学生的全部情绪和注意力集中到所学的课文中来,那么,对于情感色彩比较浓厚的散文来说,导语要有更加强烈的抒情作用,从而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  相似文献   

13.
让学生一上课,就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语文课堂上,这就需要语文教师精心设计课文导语,好的导语既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一、巧设导语,激发学习兴趣良好的开端,意味着成功的一半。巧设导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给一堂课确定基调。如在教《抗日战争的胜利》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开始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提问:“每周一学校举行升旗仪式时,大家唱的是什么歌?能背诵出歌词吗?”指名学生有感情地背诵歌词。提问:“歌词中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与课文中哪一句话是一致的?”学生自读课文后回答:“抗日战争面临的形势是敌强我弱。”“对。”教师接着指出:“日本帝国主义自恃工业比较发达,军事实力大大超过中国,狂妄地企图速…  相似文献   

15.
如何发挥语文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我们结合教学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一、导语渗透课前导语是把学生引向课文意境的桥梁,一段精彩的导语,给学生以兴趣、启迪、感染。既能激起学生求知欲,又能激发感情。因此,在教学过程,教师应根据文章所表现的主题,找出课文中德育教育的最佳结合点,设计新颖有趣的导语。或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课文意境,或巧设环境,或借助实物、图片等。让学生在一节课的开始就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获得深刻的感性认识,从中接受教育。在教学说明文《景泰蓝的制作》一文时,我采用实物导人法,…  相似文献   

16.
导语,在课堂上创设一种特殊的气氛和情境,不仅能迅速激发学生探索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能使学生较快抓住课文的学习方向,领悟文章的写作意图,进入课文的感情世界。  相似文献   

17.
导语,在课堂上创设一种特殊的气氛和情境,不仅能迅速激发学生探索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能使学生较快抓住课文的学习方向,领悟文章的写作意图,进入课文的感情世界。  相似文献   

18.
导语是教学一篇课文的开场白,是教师在新课开始阶段,从一定的目的出发,用很短的时间,并采取一定的方法或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新课心理情绪的重要教学环节。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往往得力于一个生动的导语,这是因为学生对每一篇新课文都有一种新鲜的感觉,都怀着新的兴趣和期待。精心设计好一个导语,上课伊始就能扣住学生的探究心理,激发其兴趣,活跃其思维,从而为新课的展开预设良好的教学气氛,同时也为教学定下成功的基调。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导语要找准切入口,巧妙设计,恰当导入。  一、由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语文课…  相似文献   

19.
人有个性,作家有创作风格。同样,技校语文教师要注重把握学科特点,注重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建立起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一、导语设计应不拘一格导语应根据不同类型的文体,不同风格的文章精心设计,使之引人入胜,富有磁性,从而引起学生高度注意,激发强烈求知欲,为语文教学的展开找好“突破口”,为教师的进一步讲授营造氛围。导语设计不拘一格:或创造意境,启发学生想象,因势利导学习课文。如学习应用文《书信》,先将唐诗《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板书出来,用红色粉笔将“…  相似文献   

20.
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核心。那么,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应怎样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培育与建构呢?下面,将以巴金的《灯》为例,谈谈阅读教学艺术及对学生思维培育的初步认识。 一 导语──启发思维 导语是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一堂课的开头。我们在设计导语时,“切题”是其基本原则。“切入”的方式很多,如直叙式、问句式、引喻式、对比式等。在“切入”时,我们必须首先对课文有深入细致的研究,对课堂要有整体性把握,寻找一个突破口或制造悬念,给学生以期待信息,或创设情境,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心境,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