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薛佳 《考试周刊》2009,(1):100-101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各国各民族的语言文化都存在很大差异。文章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探讨了在专业英语教学中运用交际教学法.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2.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各国各民族语言文化都存在很大差异.文章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探讨了在专业英语教学中运用交际教学法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3.
乔锦秀 《海外英语》2012,(14):230-23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世界各国以及各民族之间的融合性日益加深,在与各国之间进行文化往来的过程中,需要对相关各国国家的语言文化、历史文化以及各国的思维模式有深刻的了解,这就需要我们具备这种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该文主要根据本人近几年来对跨文化方面的研究,对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进行了归类,对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就如何提高我国与外国之间这种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自己个人的观点和建议,希望能够得到各位同仁或朋友的批评与指正。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在“一带一路”建设的推 进下,各国之间的跨文化交际日趋频繁。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 一种综合能力,是外语学习者所必须具备的重要素养之一。因 此,大学法语教学必须基于跨文化视角下,培养学生的跨文化 交际能力。本文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出发,论述了 当前大学法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以及在大学法语 教学中如何依托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跨 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5.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开发、培养非常重要。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包括:语言运用能力,社会文化能力,话语能力,交际策略能力。跨文化交际障碍的主要原因是文化因素。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客体文化与主体文化。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时代,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和往来逐渐密切,在进行贸易、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过程中对相关人员的交际能力和文化理解包容能力的要求也不断上升。高校外语教学是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的重要手段,如何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当前高校面临的首要问题。在此背景下,对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进行探讨,旨在为培养方案的优化提供相应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7.
祖婉慧 《成人教育》2012,32(12):103-104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交际成为时代潮流。拥有良好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不仅能够使自己获得更为宽广的就业平台,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还能为国家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做出突出贡献,促进国际友好合作。因此,培养大批优秀的跨文化交际人才就成为世界各国的当务之急。文章在解析跨文化交际内涵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的最终目标和科学途径,从而为我国培养国际化人才、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等问题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开发、培养非常重要。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包括:语言运用能力,社会文化能力,话语能力,交际策略能力。跨文化交际障碍的主要原因是文化因素。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客体文化与主体文化。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外语,就应该以实现跨文化交流为目标。根据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高中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下,各国文化相互交织,这要求我们必须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但是现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基础语言知识的学习,忽视了用英语来交际的本领的培养。因此,在高中英语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不仅传授好基础语言知识,还要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0.
卞颖 《考试周刊》2012,(60):64-65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和合作不断扩展和深化,在这个经济一体化与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跨文化交际已成为鲜明的时代特征,培养年轻人的跨文化意识,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新时代的迫切要求。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外语教学中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以适应个人及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与世界各国的交流进一步加强,人们逐渐意识到外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从分析外语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和外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入手,阐述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方面提高外语学习者的交际能力.提出加强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容维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进程更加深入的今天,国家间交往日益频繁、深入。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在交际中要实现交际目需要交际者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文章综述了国内外跨文化交际学术界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界定,以便为当前国内外语教学实现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目标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析了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观与海姆斯的交际观,认为语言是交际的手段。理想的外语学习者的外语能力应包括正确运用语言,在目的语文化场景中实现得体交际的能力。正确理解语言能力以及外语能力的构成有助于提高我国当前外语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翻译产业化、职业化转型背景下,高校翻译专业不但要培养学生双语转换、技术/工具能力,且要着力培养学生在翻译产业集群甚至相关职业群中择业、转岗、适应职业变化及交流合作、组织协调能力。翻译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整体构成了译员职业能力,译员从业能力的研究必须把对“翻译能力”的研究转向对“职业能力”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中介语语用学视角下大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及其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现状令人忧虑,大学生语用能力差与我们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直接相关。必须积极探索培养大学生语用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大学英语考试中增加语用测试有其现实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语言学、语用学的发展,语言教学研究的中心从语言结构系统向语言功能系统转变。海姆斯提出的交际能力理论认为,语言交际能力不能局限于抽象的语言能力,而是要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考虑语言的应用。文章在分析交际能力的基本元素基础上,论述了交际任务型英语教学及其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17.
对加强文化教学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际合作交流的进一步深入,社会对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需求将越来越大;目前大学生的文化能力远不能满足跨文化交流的需要,加强文化教学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显得日益紧迫。文章阐述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和组成因素,提出了提高跨文化的交际能力才是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分析了实施文化教学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并对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开展文化教学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了一些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18.
It was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 to measure the effects of a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workshop (ICW) on American participant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This study utilized the behavior observation methodology developed by Ruben (1976) with the contrast‐American simulation technique developed by Stewart (1966) to investigat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development. Using a nonequivalent control group design, a structured communication event employing the contrast‐American technique was developed in which each subject discussed the topic of leadership communication with a contrast‐American at two intervals (pretest and posttest) and these interactions were videotaped. Two judges then viewed the videotaped interactions and rated the subject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using behavioral observation measure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I) behavioral observation methodology can be reliably employed to asses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and (2) the ICW did not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American participant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These findings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intercultural education/training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on the ICW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9.
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运用其进行交际,随着中国英语教学的发展,人们已经认识到交际教学的重要性,逐渐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同时也加强了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交际能力由语言能力、话语能力、社会语言能力和策略能力构成。有效地使用交际策略对于学生弥补语言资源不足和避免交际失败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章围绕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这一主题,阐述了培养和加强大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探究了目前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培养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对策,力图对此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