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术能力:通过学习,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相貌特征,感受动物的美与可爱。用手工的方式完成对动物的造型,最后将它们组合成一幅完整的作品。知识能力: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我国的几种珍稀动物。综合能力:在美术课上,将学生音乐、语文方面的知识展示出来,把音乐的旋律美、语文的语言美、美术的色彩和造型美融为一体,形成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使学生对动物有更深层次上的理解。体验合作、发现的愉悦,锻炼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自信心,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陈秀亭 《师道》2004,(8):21-21
音乐就是一幅五彩的画,它用音符当色彩,旋律为线条,描绘着一幅幅用听觉去感受的心灵之画。我国名的音乐家马思聪曾指出,有些音乐就是描写画的。用美术打开音乐的幻想之门,也正体现了音乐课程改革中所提倡的学科综合的标准,加强了音乐化与绘画艺术的联系,从而也促进了学生对音乐形象的体验与感受,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鉴赏与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3.
传统小学音乐教学中过分重视音乐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而忽视学生音乐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的提高,这种教学方法存在着诸多弊端.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应重视意境教学.运用多种艺术手段,主要是通过舞蹈、电教、美术、情感、故事等五方面的意境导入,为音乐教学营造出种意境,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感受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4.
张兰 《新疆教育》2013,(14):91-91
初中阶段的美术教学是一门培养学生美育、创造思维的重要课程。创造思维给人首先提供的是由联想得出的假定思维空间,文学、音乐、美术作品中体现出的幻想、抽象、比喻、夸张、变异等,是创造性思维过程中产生的东西。学习美术的—个重要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是智慧的核心。在美术课中,我们通过教学,抓重点,培养学生的美术思维是教学的任务与目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开展,教师们都在探寻新的教学方法与思路。先前,听了一节教改课,音乐老师讲授强弱音,美术老师则用图画显示,再接着教唱一首弦律优美的《红蜻蜓》,当这首美妙的乐曲在老师手中弹奏出来之时,一幅幅儿时的乡村图画浮现在脑海中,此时美术老师和学生随着弦律在黑板上和薄本上画出山水、小桥人家炊烟的图画。眼前这特有的情、景、人,极为动人。  相似文献   

6.
抽象画是以视觉形象表达人的思想、情感,是运用图像符号主观表达的视觉艺术,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视觉思维能力,会识图感受,会解读表达,会构绘表现。但现今小学生视觉思维能力薄弱,且抽象画造型语言晦涩难懂,要想让学生领悟其中的表达,教师需要在作品和学生之间搭建赏析之桥,通过对抽象画教学策略的研究与探索、优化,帮助学生进行审美体验,感悟抽象画中的独特语言,提高学生视觉思维能力,提升其审美能力,培养其创造表现力,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提升,努力开展有“眼光”的美术教学。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美术能力:通过学习,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相貌特征,感受动物的美与可爱。用手工的方式完成对动物的造型,最后将它们组合成一幅完整的作品。知识能力: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我国的几种珍稀动物。综合能力:在美术课上,将学生音乐、语文方面的知识展示出来,把音乐的旋律美、语文的语言美、美术的色彩和造型美融为一体,形成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使学生对动物有更深层次上的理解。体验合作、发现的愉悦,锻炼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自信心,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情感能力:通过学习可爱的动物,理解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环境…  相似文献   

8.
陆辉 《考试周刊》2013,(18):173-174
学前教育美术教学是幼师整个教育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师应该树立全新育人观念,真正把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体现于美术教学中,通过美术教育教学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9.
音乐、舞蹈、戏剧、美术……他们作为姊妹艺术,从古至今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相互影响,共同发展,互为姻缘。正因为此,我们的现代艺术课程就确立了综合的教育理念,它有意识地强化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与媒体艺术之间,以及这些艺术学科与其他非艺术学科之间的联系,使各科的学习结成一种互补、互利的生态关系。在这些年的艺术教学中,我遵循“综合”这一教育理念,充分利用音画交融、视听互补、语音相通,音响互补、通感、即兴创作等教学手段,激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通过多种艺术实践活动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  相似文献   

10.
白文俊 《家长》2022,(2):134-136
美术和音乐能通过情感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起到净化学生心灵的作用.在大美育观背景下,应融合音乐和美术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品位和高尚思想,让学生可以用耳朵感受音乐的美,用眼睛感受美术的美.在美术课堂上引入音乐,能让学生意识到音乐和美术审美的差异,将音乐之美与美术之美相结合,所形成的课程内容更为充实,让学生身处艺术氛...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作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阐述了高中美术教学在培养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方面的独特作用,揭示了思维能力对创造力凸现的重要价值,对美术教学促进思维能力进行了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12.
孟黎 《文教资料》2009,(11):129-130
美术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幼师教育中,教师更要通过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本文对如何培养幼师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作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阐述了高中美术教学在培养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方面的独特作用,揭示了思维能力对创造力凸现的重要价值,对美术教学促进思维能力进行了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舞蹈、美术的"看",使学生对歌曲的情绪、音色的把握等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舞蹈、美术综合得音乐实践,对音乐知识有深刻的体验;通过舞蹈动作和美术的创编,从而创造出属于他们自己的音乐。音乐教学实践证明,合理运用舞蹈、美术在音乐课堂中的辅助作用,能使我们的音乐教学课堂更加多彩也更具有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美术课程标准》倡导美术教学不仅要注重以生为本,更要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传统的美术教学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利于学生发展为创新型人才。学科教学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创新美术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而且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学生形成优良品格。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小学新课程的改革,美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针对小学美术教学工作中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以便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7.
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生活能力和创造能力。美术学科在素质教育中作为一门有利于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学科,在教学中大有用武之地。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下面我就此专题来谈谈自己几年来在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方面的几点做法和体会,以求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18.
雒先亮 《考试周刊》2014,(96):181-181
在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从身边小事出发,锻炼学生思维能力,从而为未来美术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小学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有人说:没有一种艺术能像音乐那样迅速地激发起人的情感,并随着优美旋律进入浩渺的想象空间。在学校的美术教学中,我一直尝试让音乐进入美术课堂,运用音乐来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音乐来促进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音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历来,学校的美术欣赏课仅限于学生看图片,教师介绍作品的历史背景及艺术特色。由于理论性知识较多,致使课堂显得单调、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更谈不上理解作品的艺术特色和内涵了。而音乐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些不足。在美术欣赏的同时,适当地播放一些音乐…  相似文献   

20.
李世勋 《云南教育》2001,(11):24-25
小学美术教学,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像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小学美术课教学,要研究儿童的认识规律,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对儿童加以引导,开发他们的智力和美术创造力。我们目前使用的美术教材,从整个上体现儿童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且是通过相应的教材内容来实施的。那么,怎样落实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效果,发展学生的美术创造思维及潜能呢,本文仅就“定度”问题浅变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