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长期以来,解释学一直都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哲学基础,无论是狄尔泰的认识论解释学还是海德格尔的实践解释学,都把自然科学拒之门外。而科学哲学的最新研究表明,实践解释学同样是自然科学的哲学基础。实践解释学认为,“自然”与“人类”不可截然区分,“自然”是人类存在其中的自然,“人类”是存在自然中人类,对“自然”的解释与对“人类”的解释是同一种解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本质上是一种科学,这种科学不是静观而后素描,而是躬身实践,正是在实践中,真理一次又一次地向人们敞开。  相似文献   

2.
美是合规律性与目的性相统一的一种自由形式,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存在于社会、自然等各个领域。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它深深地蕴含了科学美。下面笔者就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美育渗透作一初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刘建荣 《物理教师》2010,31(10):23-24
1问题的提出 物理学是一门揭示物质存在与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它科学地揭示了自然规律,同时也展示了自然、人类与科学的艺术魅力.物理中有自然的美,也有科学和艺术的美,爱因斯坦曾经描述说,物理学是至善至美的科学,他还特别把物理的美归纳为“简单、和谐、完善、统一”.  相似文献   

4.
2012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告诉我们,物理学是人类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科学地揭示了自然规律;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其发展历程中人类与自然科学的艺术魅力.这就要求我们一线教师在实践新课程理念的同时,还要探究学科内部的各种美学因素,以便在学科教学中运用审美观点,实施审美教育.物理之美,美不胜收,这主要体现在它的精神之美、自然之美、简洁美之美和对称之美.  相似文献   

5.
自然科学是一个美的世界,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美,包括知识中的简洁美、对称美、统一美和知识探究中的发现美。认识与发掘自然科学之美,从美的角度去认识自然、研究自然,发现自然,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科学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6.
"以美引真"、"以美启真".一直以来,美学标准都是衡量科学真理的重要因素.正如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理论的‘真'与理论的‘美'是成正比的."马克思主义的美学观认为,凡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表现对人类社会的前进要求,肯定人类进步理想的事物,都是美的事物.任何一种理论的最高审美价值就在于其能揭示物质世界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规律,推动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推动人类从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人们对科学理论(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学习和理解,不仅是一种科学的认识活动,也是一种审美的认识活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涵极为丰富,闪烁着美学的光芒.  相似文献   

7.
自然科学蕴涵着丰富的科学美和技术美 ,自然科学教材要挖掘自然科学隐含的美育因素 ,要引导学生去追求美 ,追求科学教育与审美教育的统一 ;要重视自然科学研究对象———大自然的美育价值 ,培养他们感受自然美的能力 ;要注意展示自然科学规律的美育价值 ,以激发学生为探索自然规律之美而奋斗的创新激情 ;还要重视教材形式的美 ,给学生美感的熏陶  相似文献   

8.
加强思想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党团组织、政治课教师或班主任的事,它要靠全体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和配合。其中教授自然科学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化学学科的教学中,智育和德育本身是密不可分的。化学和其它自然学科一样,是在人类改造自然的漫长实践活动中逐渐积累形成的。它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充满着科学与迷信、智慧与愚昧、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纪录着大量的劳动者、科学家们严格的科学态度、对真理执著的追求和对人类  相似文献   

9.
一、阶级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是社会科学最本质的特征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自然科学通过技术,以其巨大的物质力量提高社会的生产水平和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则通过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以其伟大的精神力量改变社会形态和人们的观念,使人类的历史迈向文明的未来。虽然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一种方式,都属于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的科学范畴。但是,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的各种规律,目的是为了改造自然,可以为  相似文献   

10.
周斌 《考试周刊》2010,(49):194-194
物理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不仅对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过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人类的思维发展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影响。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价值表现之一就是要通过自然联系生活,将学生引导到物理环境的探究活动之中,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探索的兴趣,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和活动,学习和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以尊重事实、维护真理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1.
科学技术是人类创造性劳动的产物,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智慧结晶,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由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  相似文献   

12.
姚建伟 《丽水学院学报》2005,27(1):11-13,36
伽达默尔认为西方自从柏拉图之后,就走上了一条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符合论的真理观自那时以来就一直盛行不衰。近代以来,人们试图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探求真理,伽达默尔则认为,科学方法不能保证人们获得真理;他认为科学的方法导致人类成为自然的主宰,同时,也变成了主宰人的生活的东西。伽达默尔认为在当代,真理已经无家可归并处于放逐的途中,只有通过艺术、历史、语言的途径,才能回归到主客统一的原始的真理,才能使它从异化中重返家园,在更高的水平上回归到古希腊的前真理。  相似文献   

13.
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关系的全新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而不能等同于自然科学;技术和科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科学产生技术;生产力中的科技含量是以作为劳动者的单个的人和作为劳动资料的物为载体的,科技力量在本质上只是一种自然的力,人类只有建立健全的社会制度,才能保证科技为人类服务,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一、科学技术及其特征 科学技术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诞生和发展起来的。今天,科学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多层次的、多结构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并且它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社会历史现象,冲击着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考察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必须考察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有力杠杆的科学技术。 从科学整体上看(广义说来),科学属于社会历史范畴,是人们各种社会实践的结果。一般认为,科学是人类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规律的正确的理论知识体系。相应地,在科学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三大门类。自然科学是整个科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下文中提到科学一般指自然科学)。在自然科学的发展中,又分化出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部分,我们一般泛称  相似文献   

15.
自然科学中的科学美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自然科学史上大量的事例的分析,自然科学中存在美,科学研究中使用了科学美学方法,而且,科学美学方法在科学研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少重大的科学理论的建立和科学发现得益于科学美学方法,人类对美的追求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生物学是自然科学六大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命的科学。敬畏生命、热爱科学方式是生物学基础教育工作者教书之道。敬畏自然,敬畏生灵,是善待自然最基本的立场。善待自然就是善待人类。作为生物教师,我们最应该敬畏自然和生灵。我们更应该让学生产生敬畏自然的意识。大自然是无私的、慷慨的,给予人类赖以生存的各种物质。所以,我们  相似文献   

17.
<正>回归自然已成为当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教育回归自然的有效方式。正确地看待自然,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念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前提。自然观作为学生世界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生观、科学观、价值观等一起共同影响着学生的成长过程和人生选择。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然观是科学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学生自然观形成的关键来源则是学校的教学活动。学校开设的自然科学课程能够系统地向传授学生关于自然的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  相似文献   

18.
小学自然学科作为一门科学,它的内容涉及整个自然界。通过让学生观察、采集、实验和制作等一系列教学活动,向学生初步揭示自然界的概貌和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并要充分利用自然美、科学美去唤起学生产生美的丰富想象和联想,使他们获得美的感受。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追求美的情感,培  相似文献   

19.
作为神圣科学殿堂里一名普通的学徒,将科学研究作为自己的职业选择,这是与科学与科学家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分不开的。在我看来,科学事业与其说意味着功利效用或审美情趣,不如说它更深涵着一份执著的道德理想。 科学是人类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活动。在人类各大文明的渊流中,都可以分辨出科学精神的雏型:对自然的沉思;对真理的渴求;冷静、公正、不带偏见。近代科学直接源自古希腊文明中的理性主义  相似文献   

20.
王杰 《教育艺术》2008,(4):19-20
美是什么?美是蕴藏着真正的社会深度和人生真理的生活形象。 美学是研究美的一门科学,是研究现实美,艺术美和审美规律性的科学。研究美育的目的是揭示事物的内在美的规律。运用这种规律性的东西塑造人类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