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玉米病虫害的种类及其防治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品种的更换及耕作制度的改变,玉米病害的发生和危害呈加重趋势,发生严重的有玉米大斑病、小斑病、青枯病、褐斑病、纹枯病等,苗枯病、粗缩病等,对玉米生产造成了很大影响。本文阐述了这些病害的特征及影响因素,最后还提出了一些具体预防和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品种的更换及耕作制度的改变,玉米病害的发生和危害呈加重趋势,发生严重的有玉米大斑病、小斑病、青枯病、褐斑病、纹枯病等,苗枯病、粗缩病等,对玉米生产造成了很大影响。阐述了这些病害的特征及影响因素,最后还提出了一些具体预防和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榕江县玉米种植中,病虫危害仍是我县玉米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当前,玉米病害的发生种类逐年演变,大、小斑病很少流行,而茎腐病、灰斑病、粗缩病、弯孢菌叶斑病、纹枯病等发生普遍,甚至病病混发,病虫互作,危害严重。采用抗病品种、药剂防治辅以健身防病、加强病虫监测及其发生规律研究、加强栽培管理等是玉米病虫的有效防治措施。本文结合榕江县玉米病虫害防治的实际情况,探讨如何采取有先措施防治我县的玉米种植中的各种病虫害,希望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榕江县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品种的更换及耕作制度的改变,玉米病害的发生和危害呈加重趋势。本文阐述了玉米病虫害的特征、影响因素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玉米感病杂交种的推广,连作玉米的增多,玉米丝黑穗病害不断蔓延、加重,局部地区已成为当前玉米生产上的严重病害,给部分农户生产、生活带来一定困难。为此,就玉米丝黑穗病的症状、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作了简要的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玉米感病杂交种的推广,连作玉米的增多,玉米丝黑穗病害不断蔓延、加重,局部地区已成为当前玉米生产上的严重病害,给部分农户生产、生活带来一定困难。为此,就玉米丝黑穗病的症状、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作了简要的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各玉米产区主要的病害有4种,即茎基腐病、丝黑穗病、纹枯病和全蚀病。自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全国开展玉米病害联合攻关研究以来,在病原菌种类、致病机理、流行规律、抗病育种和综合防治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近些年来,随着耕作和栽培制度的改变,品种轮换及高油、高淀粉品种大面积种植,玉米的土传病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一般年份发病率大约在10%~30%严重年份甚至可以达到60%以上,产量显著降低。所以土传病害已成为玉米稳产、高产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本文就玉米主要病害和现今的生防方法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玉米粗缩病、玉米苗枯病、玉米纹枯病、玉米褐斑病、玉米螟、玉米蚜虫等多种病虫害普遍发生,严重影响玉米产量与品质。要做好玉米生产,就要防治好玉米病虫害。根据玉米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及消长规律,现将其防治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玉米灰斑病又称尾孢菌叶斑病,是目前我省玉米种植发病最普遍的叶部病害,重病时叶片大部变黄枯焦,果穗下垂,籽粒松脱干瘪,百粒重下降,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分析了玉米灰斑病产生原因、措施及玉米灰斑病菌产孢特性。  相似文献   

10.
玉米纹枯病在我国大部分玉米产区发生严重,从苗期至穗期均可发生,是制约我国玉米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该病害病原菌包括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禾谷丝核菌(R.cerealis)和玉蜀黍丝核菌(R.zeae),其中主要病原菌为立枯丝核菌。纹枯病不仅危害玉米,还对小麦、水稻、高梁等多种禾本科作物以及棉花、大豆等双子叶植物有危害。近年来有逐渐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烟草丛顶病是一类在局部地区产生严重危害的烟草病害,由烟草丛顶病毒和烟草扭脉病毒复合侵染引起。目前该病在我国仅云南有发生的报道,烟草丛顶病也是国内第一个报道的由幽影病毒属成员引起的病害。本文较为系统全面地综述了烟草丛顶病的发生与分布、病害症状学、病原物、与病害相关的dsRNA、病组织超微病变以及病害的流行及控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玉米霜霉病是一种重要的病害,特别是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常常造成玉米生产的重大损失。从玉米霜霉病的遗传表现、抗性基因的QTL定位效应及QTL与环境的互作、抗性的分子标记及抗性遗传多态性变异等方面对其分子遗传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概述,并就加强玉米霜霉病抗性基因克隆,近等基因系构建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体系建立等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玉米粗缩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引起的一种玉米病毒病,近年来,对玉米的危害逐年加重,但由于采取措施,病害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4.
在番茄生产中,常常发现果实顶部黑了一块,有的干腐、凹陷、龟裂,有的腐烂、生霉。据辽宁省农科院的专家说,这是一种生理性病害,叫做番茄脐腐病。番茄大多在青果时受害,开始呈现水浸状暗绿色病斑,很快变为暗褐色或黑色,被害果实容易提早变红,但完全丧失商品价值,对产量和产值影响很大。发生这种病害的内因是果实,特别是果顶部分缺钙,主要诱因是水分供应失调及氮肥施用过多造成的。  相似文献   

15.
黄瓜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蔓枯病,是保护地黄瓜生产上发生普遍而又严重的病害,我区黄瓜种植区均有发生,尤其以拉萨、林芝、山南、日喀则等地城郊菜田保护地发生严重,常造成产量损失20%-30%左右。本文结合试验研究结果、黄瓜主要病害的症状特点、传播途径与发生规律,提出了保护地黄瓜主要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与措施,对指导我区蔬菜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发展优势、高产、高效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农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环节,其技术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然而就自然规律来看,在玉米的种植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病害,这些病害严重影响了玉米的正常生长,严重的甚至妨害玉米的产量,给农民的经济效益造成极大的损害。因此在现代玉米的种植中,病害的防治工作已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玉米常见病害的发生进行了细致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水仙基腐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亦是浙江省水仙的新病害,国内尚未见报导。舟山是我国水仙产区之一,年生产花球达25—30万只。近几年来在该地区发现有水仙基腐病发生,造成一定损失,应引起生产部门和植检部门的重视。1983年以来我们对舟山地区水仙基腐病进行了调查分析,现简述如下。一、材料和方法 1.发病情况调查:以舟山地区林科所为基点,对定海、普陀等地的栽培水仙分不同季节、不同立地条件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18.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水稻重要的细菌性病害,属我国植物检疫性病害,国外非洲、俄罗斯、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也列为检疫性有害生物。此病给我国农业生产上带来的经济损失,近年来已超过白叶枯病的危害。本文综述了此病害危害特性及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9.
桉树焦枯病是危害速生桉的重要叶部病害,近年来已经在广西玉林市桉林内蔓延扩散,给林业生产带来损失.本文对该病害的发生和蔓延原因作了初步分析,为控制该病害的继续扩散,减少对林业的损失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番茄病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昝晓平 《科教文汇》2008,(29):280-280
在2007年夏季,在晋中地区,露地生产的番茄,因病毒病、筋腐病等严重发生,致番茄几乎绝收。保护地生产的番茄溃疡痛,晚疫病,灰霉病也相当严重,造成减产、品质下降。为此,番茄的病害防治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