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光显 《山东教育》2005,(31):46-46
前段时间我听了一节一年级数学“统计”课。在课即将结束时,教师同学生:“学了这节课,你从中学到了什么?”一时间,学生的回答可谓各式各样。有回答贴动物、贴水果、贴纸工的.有回答贴的本领的.更有回答大象过生日的。显然教师的用意是通过提问小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可是学生却答不到点子上。于是教师又问:“那么,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啊?”有的学生立刻回答:“学会了贴的知识。”无奈之下,教师只好放弃了让学生自我小结的本意.自己指着小黑板,小结本课的知识点:“今天我们学了排一排、分一分、数一数,这些都是统计的知识。”  相似文献   

2.
杨伟元 《班主任》2013,(7):45-46
几年前,我接手一个新班。当时,交班老师特意叮嘱我,班上有个自暴自弃、不求上进、一无是处却常常制造麻烦的学生,名叫杨曦。只要能把他治住了,其他学生就好管理了。于是,我就对杨曦采取了以下行动:1.“你和其他人一样有优点”也许是换了新班主任的缘故,杨曦第一次交上了周记。他在《我的优点》中写道:“我没有什么优点,在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眼中我就是个‘一无是处’的坏学生。”读到此处,我一惊,连他都给自己贴上了“一无是处”的标签,显然已经是破罐子破摔了。前任老师的“治”没有效果,那就换个方式给他找找“是处”,贴上新标签,或许能激发起孩子的上进心。  相似文献   

3.
李柯豫 《今日教育》2023,(11):65-67
<正>“爆哥”是我接手的历史课班中“最火”的小伙子。小伙子是年级运动明星,学习努力,在班上的人缘好,也是老师心中的好学生代表。如此优秀的孩子为什么会有“爆哥”的绰号?九月开学,我担任高一一班的历史教学工作,这个班是年级优班,学生整体学习很认真,态度比较端正,每次上课课堂氛围很好,很快我也记住了几个课堂表现优秀的学生名字,下课后常常有一些学生围着我继续做一些问题探讨。  相似文献   

4.
白秋菊 《班主任》2009,(5):25-25
追星一族在中小学生当中占很大比例。我班就有很多学生把自己做的明星卡片和小贴画贴在文具盒或课本封面上,甚至贴在手背上,课上课下看他们的照片,听他们的歌,几乎到了痴迷的地步,严重影响学习。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我思考了很久,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一日课间,发现几个学生围在一张课桌前摆弄着什么,出于好奇,我凑了过去,发现他们在往课桌上贴几个影视明星的头像。桌面上有了几个明星头像的点缀,的确给那有些破损的桌面增色不少。我把教室的所有桌子仔细看了一遍,发现全班四十几张桌子上,有十几张都贴了头像或卡通粘贴。我能够理解孩子们的这一做法,他们是想让自己的课桌变得漂亮一些。但这些东西是否会影响他们上课时的注意力呢?我留心观察,发现桌子上贴了粘贴的学生,经常在上课时有意无意地瞟几眼“漂亮”的桌面,显然“漂亮”的桌面在干扰他们。这时我想起了鲁迅,鲁迅为了提醒自己早到…  相似文献   

6.
嘻嘻信箱     
亲爱的老编: 在《时代教育·伙伴》中,我最喜欢的栏目有“金色阳光船”、“故事飞行屋”、“童心专线”、“明星秀秀台”!我觉得《时代教育》办得最最最最最好了! 可我还是想提一些建议:希望推出一些我们学生喜爱的明星小时候的趣事或资料什么的,多介绍一些好看的电影,还有就是笑话多一些,再多一些。  相似文献   

7.
本学期中期初三第一次语文模拟考试,作文题目《学会——》。我班的“小品明星”(除了表演小品有天赋外,学习及其他均不投入)补充完整题目,滔滔不绝地写了500多字《学会打人》。中心内容是打人不能打脸。文中列举了他自从知道“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的俗语后,就没再打别人的脸而专打屁股,等等。结尾一句是:“我学会了打人,我真高兴!”  相似文献   

8.
《教育文汇》2011,(6):6-7
有位家长说孩子的小学数学老师上了一节“假课”:区里要评优质课,规定统一“借班上课”——为公平起见,所有参赛教师都不能在自己熟悉的教学班上课,以防学生配合做假。于是故事就来了。这位老师担心在陌生的班上不好课,便在校长的默许下仍然用了自己班的学生,且事先与学生约定:“无论如何记清楚了:在听课老师面前.我们要装得不认识,我不叫你们的名字,你们也要装作不认识我……”  相似文献   

9.
陈春梅 《广东教育》2002,(12):18-18
这一年开学,我接手了五年级一个班。这个班调皮学生多,班风差,成群的顽皮生为了显示自己的本领,常常会用恶作剧给老师一个下马威。有些老师说这班的课根本无法上,闹哄哄的,简直像街市。因此,在没上课之前,我就作好了要转变这个班班风的心理准备。上课了,我拿着教本走上讲台,几十双眼睛一齐投向我,值日生叫过起立后,教室里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我莫明其妙,看看自己的衣着,感觉没有什么问题,于是就问学生:“你们笑什么?”有学生说:“老师,你看看黑板上面就知道了。”我转头一看,原来是黑板的上方贴了两张很大幅的画,画上…  相似文献   

10.
6月20日 晴 我班有许多明星人物:“小诸葛”“大喇叭”“铁算盘”“黑姑娘”……其中,最独特的恐怕要数“黑姑娘”了。  相似文献   

11.
周弘老师说过:“生命如水,赏识人生:善待生命,学会赏识。”我班里有一个“怪”学生,叫刘阳洋.为什么说他怪呢?因为他有怪毛病,只爱看书,不爱写字,而且卫生习惯很不好。经赏随地吐痰,让你看了很恶心。他转入我班时,我曾经恐吓他说:“你要把毛病改掉.如果随地吐痰.我就罚你拿毛巾擦干净。”但是恐吓没有起作用。  相似文献   

12.
题目中学生大都有过“追星”的历史。有的把“明星照”夹在书页,贴在床头;有的剪成“明星”头,迈着“明星”步,一口“明星”腔;有的对“明星”的身世、传闻如数家珍……可是,你有没有想过,每一颗“星”都有自己的轨迹,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你自己不就是独特的“这  相似文献   

13.
参加工作不久,我中途接任了一个初一班级。原先,这个班无论学习和纪律都比其他班差,是一个让人感到头疼的班。为了改变落后面貌,建设一个优良的班集体,让每一个学生在集体中学有动力,我决定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同时邀请任课教师一起参加。 我把班会的主题确定为“评选班级明星”。 召开班会前,我要求学生自己认真分析全班各位同学表现最突出的方面,并且列举出典型事例进行说明。这个要求看来不难,但要做得公正、准确,还需要费一点脑筋。 主题班会如期召开,同学们的评选积极而热烈。针对所提要求,各方面的“明星”一个个地被提名…  相似文献   

14.
在随班就读的教育实践中.资源教室是支持随班就读工作的载体和平台,它在随班就读工作管理、对随班就读学生的教育训练以及对随班就读家长的咨询指导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资源教室的建设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其一,资源教室只负责随班就读学生的“补课”、“训练”任务,或者说资源教室就是随班就读学生的“乐园”,  相似文献   

15.
家庭明星     
家庭明星厉嘉威,系上虞滨江小学六(1)班学生。性别嘛,和老爸一样。十岁以前,长得也不算难看,有家中的照片为证。可谁知,十一岁以后,我成了路人皆知的“四眼猴”,真是大跌观众眼镜。这使我不得不相信书上的话:狮子座的人是很引人注目的。说自己是明星,实在觉得难为情。不过,细细想来,明星也有多种,歌星是明星,影星是明星,那我“写星”岂有不成明星之理?哦!忘了告诉你们,本人自去年开始喜欢在纸上搞点文字游戏,被爸爸、妈妈戏称为“写星”,好头衔,我也就大言不惭地接受了。说起搞的文字游戏,我倒可以报出一长串:我平时爱看动画片和武打片,非常…  相似文献   

16.
回想自己的教书历程已有十一载.教过的学生很多.寒暑易节.又换了一届学生.总觉得好不容易又“捱”过去了。平日里经常听到一些老师在絮叨,年轻的、年长的,“XX班,好难上课哦,这个又说话.那个又捣乱……”“那个班还不是如此.公然在班上顶撞老师.说粗话……”一些老师拖着沉重的步伐走进教室里,觉得度日如年,这让我也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17.
城东中心小学校长肖六林在一次校园巡视中,看到一个顽皮的学生将自己的照片贴在学校走廊布置的名人画像的头像上,引发了周围同学的一阵笑声。肖校长当即抓住这一机会,问在场的几个同学,“你们想不想当名人?”“想!”在场的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肖校长的心一下子亮了起来。校园内,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校园内的名人应由学生担当。肖校长当即决定,将已陈旧的名人像框全部拆除,改装成不锈钢抽板式的学生事迹介绍框,各班每月竞选出一个“每月名人”、“校园明星”、“身边榜样”,自己构思,自己准备材料,自己动手制作。  相似文献   

18.
常听一些老师抱怨:这道题讲过多遍了,学生还没有学会.我认为,那是老师在讲解过程中,没有展示解题过程中的“源”与“流”,没有教会学生怎样做题.对此,我在“源”与“流”方面谈一些浅显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一、课前.要学会“闻”。“闻”就是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和建议,广开言路,集思广益。这样,便于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把课上得生动活泼,幽默默风趣,使学生人人爱学,乐学。正如魏书生老师所说:“我不会教书,是学生教会我教书。”  相似文献   

20.
那是一节语早自习。那时还是冬天,天冷,坐在教室门口的学生在门窗玻璃上贴了一句提示语:请随手关门。因为我要同时照顾两个班的学生的早读,所以要在两个教室巡视。十几分钟后,我又一次离开十六班往十五班走,刚走出几步,身后一声巨响,“嘭!”门关了。我在震惊之余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这绝对是故意“挑衅”!真是胆大包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