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本文对800米跑的特点及其训练手段进行了生理学剖析,提出充分挖掘磷酸原供能潜力,延长糖酵解供能时间,提高有氧代谢供能质量,重视提高产生乳酸的能力、耐受乳酸的能力和消除乳酸的能力,可在短期内突破800米跑成绩的障碍。  相似文献   

2.
1800米项目概述800米运动一直是我国在田径上的薄弱项目.800米属于中距离跑,制约其运动水平的是运动员自身的能量输出,要求快且持久.三大供能系统中,磷酸原系统合成能量最快,但供能时间最短;糖酵解系统是在缺氧状态下工作,合成速度较慢,但持续时间能达到一分钟,并产生乳酸;有氧氧化系统供能时间最长,但能量合成速率只有糖酵解的一半.在实际比赛中,糖酵解无氧代谢是800米运动的主要供能方式,约占60%,有氧代谢仅占15%.随着现代体育的发展,800米世界纪录已经上升到了1分40秒的水平,世界优秀的800米运动员无氧乳酸供能达到75%左右,有氧混氧供能占25%左右.而我国的全国纪录是1分46秒,与世界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并且近三年的国内大赛最好成绩也保持在1分50秒左右,我国的800米成绩提升遇到了瓶颈.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生物化学的角度分析了400米跑的主要疲劳因素———乳酸对运动能力的作用及磷酸原供能系统的供能能力在推迟疲劳产生中的作用,并结合运动实践提出了:在400米跑专项运动训练中速度训练应和速度耐力训练一样成为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4.
张炜 《中华武术》2021,(2):83-83,84
一、110米栏的体能特征110米栏属于田径项目中的体能类速度型项目,同时又对运动员有较高的技术要求,特别是栏间跑的连续性、节奏性和协调性,对成绩至关重要。110米栏的日常训练主要包括速度训练(平跑和过栏速度)、专项速度耐力训练、力量训练和柔韧性训练。从供能特征来看,110米栏运动时间短,功率输出高,主要依靠磷酸原供能系统(ATP-CP)提供能量,在训练和比赛间歇以及运动后的恢复阶段,主要靠有氧代谢补充磷酸原系统(ATP-CP)储备并清除乳酸和代谢产物。因此,从人体的能量供应角度来看,110米栏属于磷酸原系统直接供能,有氧氧化补充能量的运动项目。  相似文献   

5.
一、400米项目的特点 400米跑是一项要求具备短跑运动员的速度、力量兼具800米跑运动员的耐力的运动项目。400米跑在运动开始的前10秒中主要由磷酸原系统供能。在以后的跑程中,其所需能量已远远超出磷酸原系统的供能能力。因此,要想创造出优异的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6.
池格 《中华武术》2010,(7):54-55
400米跑属于短跑类项目,要求运动员在整个跑的过程中都要保持一个很高的速度水平。从供能方式上看,400米跑并不是ATP--CP(磷酸原)供能系统,这个项目对速度耐力的要求很高,而ATP-CP供能系统只能维持8秒左右的供能时间,所以在整个跑的过程中运动员所需要的能量大都是由乳酸能系统来提供的,然而乳酸能系统在提供能量的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乳酸,使运动员产生疲劳感。那么根据400米跑供能的特点,合理分配自己的速度及体力对最后的成绩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大家知道,高三体育生加试的项目,很多省市都是4~5项,如:100米、立定三级跳远、800米、原地推铅球或者是前抛实心球,还有的地方有专项等。在形式上只有100米和800米属于跑的项目,有相似之处,但供能方式不同,100米属于磷酸原系统功能,800米属于糖酵解系统功能。而立定三级跳远也属于磷酸原系统功能,供能的时间更短,属于爆发式功能,在训练过程中如何进行巧妙的安排,既省时又省力,练习一项其他两项也跟着增长,实现一箭三雕的目的呢?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体院60名学生不同短段落跑后的血乳酸值和100m跑后的血乳酸值的测定与分析,发现糖酵解供能能力在100m跑中占有重要地位,不同短段落跑后的血乳酸值在随着跑距的延长逐渐升高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个急剧升高的阶段。在本实验中,该阶段大约出现在45m~60m之间,这一现象对短跑运动员的训练和选材有着特殊的意义,血乳酸急剧升高之前的段落,主要由磷酸原系统提供能量。在短距离跑项目的选材中,可用该段落跑的成绩和血乳酸值共同评价运动员的速度力量水平,成绩好且血乳酸值低的运动员应作为重点对象加以考察。血乳酸急剧升高之后的段落,主要由磷酸原系统提供能量。在短距离跑项目的选材中,可用该段落跑的成绩和血乳酸值共同评价运动员的速度力量水平,成绩好且血乳酸值低的运动员应作为重点对象加以考察。血乳酸急剧升高之后的段落,主要由糖酵解系统供能。该段落的成绩好且血乳酸值高,说明其糖酵解系统供能能力强,发展速度耐力有潜力。  相似文献   

9.
闫红坡 《中华武术》2008,(10):49-51
跨栏跑是田径运动中技术较强的项目之一,属于周期性速度力量型项目,项目特点是速度快、强度大、运动持续时间短。跨栏跑运动在单位时间内要消耗极大的能量,因此主要依靠无氧供能系统(包括磷酸原和糖酵解供能),有氧供能只占很少一部分,呼吸、循环机能在运动后的变化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0.
人体在激烈运动时,肌肉能量需求比安静时增加约120倍,为了满足运动时的能量需求,使得某些代谢过程在激烈运动时十分重要,甚至占支配地位,如200米跑,95%左右的能量来自无氧代谢。众所周知,人体组织细胞中包含有氧和无氧两个体系,包括三个、供能系统,即磷酸原供能系统(ATP-CP系统)、无氧糖酵解供能系统、有氧氧化供能系统。这三个供能系统并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紧密相联、互相协调、共同组成的一个完整能量供应体系。供能系统供能能力强弱,决定着运动水平的高低。因此,教练员在制订训练计划时首先应明确所训练的运动项目、专项中主要的供能系统,然后选取科学的训练方法,发展该系统的供能能力。  相似文献   

11.
对24名学生进行了不同段落的重复跑练习和血乳酸测试,结果发现,45~60m段落跑后血乳酸急剧升高,形成血乳酸激增的“转折”阶段,在此阶段之前的30~45m段落是发展磷酸原系统供能能力的最适跑距,之后的60~80m主要发展速度耐力。实验组经过10周不同段落的训练后,其非乳酸能和乳酸能供能能力、100m成绩、PAP、AAP发生了不同的反应,并与训练前和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提高。该研究表明,10s超极量强度无氧训练法并不能明显提高磷酸原系统的供能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中跑的实质就是"拉长的短跑",全面的身体素质和充沛的体能是创造优异成绩的基础。从训练角度看,既需要良好的平跑速度,又需要具备长时间保持高速奔跑的速度耐力,与有氧耐力素质更是密切相关。从营养供能角度讲,其供能特点是以糖的无氧酵解和有氧氧化为主,有氧代谢系统、磷酸原系统、糖酵解系统共同参与、混合供能。因此,在注重训练的同时也要注重营养的供应。一、科学的训练手段中跑成绩取决于运动员正确的技术和战术、充沛的体能以及合理的速度分配能力。因此,可以将中跑项目训练的特点概括为:速度素质是核心,速度耐力是重点,耐力素质是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以往800米及其长翼项1500米归为中距离跑是不够科学的。400米、800米、1500米跑的供能比例随运动成绩的提高,无氧供能的百分比增大,有氧供能的比例减少,短翼项400米与800米在供能形式和特点上比长翼项1500米更趋相似。提出应建立800米跑的独立训练体系,提高800米成绩的突破口应以发展400米速度为主,可让400米跑运动员兼跑800米。  相似文献   

14.
依照人体三大供能系统的特点及原则去掌握速度训练,对有效地提高速度、尽量避免盲目性和达到预期目的何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人体有磷酸原供能系统、糖酵解供能系统及有氧供能系统,健弄清楚这三大供能系统的供能特点,村训练有极大的指导作用。速度训练属于磷酸原供能,先...  相似文献   

15.
钟少婷  张显魁  韩春远 《精武》2012,(9):32-32,34
通过对400米运动员能量代谢特点和影响运动成绩的关键段落的理论剖析,提出具有专项针对性的速度耐力突破训练方法。结果表明:(1)400米跑前半程主要是无氧非乳酸系统,后半程主要是无氧糖元酵解系统的供能,运动员的速度是核心、速度耐力是关键、高强度的有氧能力是基础;(2)400米速度耐力训练应重点选择在200-300米左右段落的次极限强度和极限强度的间歇训练法或重复训练法。  相似文献   

16.
不同训练手段对机体无氧代谢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验法,测试了不同训练手段下的血乳酸值。结果发现.45—60m段落跑后血乳酸急剧升高,形成血乳酸激增的“转折”阶段;30-45m段落是发展磷酸原系统供能能力的最适跑距;60-80m主要发展速度耐力。实验组经过10周不同段落的训练后.其非乳酸能和乳酸能供能能力、100m跑成绩、PAP、AAP发生了不同的反应,并于训练前和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提高。同时表明,10s超极量强度无氧训练法并不能明显提高磷酸原系统的供能能力。  相似文献   

17.
张涛 《体育世界》2010,(10):33-34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探讨了现代中长跑运动项目的特征及训练特征,得出如下结论:现代中长跑是高速度耐力性运动项目,它的供能方式体现了有氧代谢系统、磷酸原系统、糖酵解系统协调统一的供能方式:训练特征体现在注重以短促长训练方法、重视提高速度耐力水平和无氧能力和速度、强调专项力量素质训练、增加负荷量及强度的前提下突出恢复性训练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径赛中的400米跑惯以"最艰难的跑程"而著称。笔者结合国内现状及国外有关专家、学者的研究和实验,对发展和提高400米跑的能力进行分析和探讨。一、供能特点400米跑之所以成为一个"堡垒"项目与它的供能特点有很大关系。400米比赛时所需能量的95%是由高磷酸盐化合物结合糖酵解生成乳酸产生的。所有田径比赛项目中它是乳酸产生量最高的,因为乳酸在体内堆积所生成的消极因素,如内环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400m跑能量代谢特点的分析,探讨三个能量代谢系统在400m跑全程中的供能方式,发现400m跑项目磷酸原中的能量物质CP在整个跑程中都参与供能,同时阐述了决定400m跑项目成绩的主要因素,并且提出400m跑项目的训练应从速度入手,当速度达到要求后再向速度耐力转化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0.
徐岩 《体育科技》2011,32(3):53-55
为了解大强度间歇训练对少年男子运动员400m全速跑心率及血乳酸的影响,对入选第十七届江苏省运动会田径决赛8名少年组男子运动员实施5周90%左右运动强度的间歇训练,观察400m全速跑前后各阶段的心率和血乳酸的变化。结果显示:5周90%左右强度的间歇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少年男子运动员400m跑糖酵解系统供能和机体恢复期的乳酸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