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解释学是探究一切理解活动得以可能的基本条件,而前理解是解释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前理解对理解文本有重要意义。前理解指的是主体的存在方式,主要包括三个要素:偏见、权威、传统(伽达默尔语)。也就是主体理解文本前的已有的知识、经验、记忆、价值观、思维方式、情感态度和潜意识等。  相似文献   

2.
李荣庆 《教育探索》2008,(10):71-72
解释学是关于对文本进行理解的学问。根据解释学的关于理解的观点,理解开始于“前理解”,理解是一种解释学的循环,理解是与文本的对话。解释学对学生英语阅读的启示,一是学生应丰富自己的背景知识,不断扩大“前理解”,二是要学会驾驭解释循环,三是要积极与文本对话。  相似文献   

3.
从解释学的视野中来看教学活动,教学是一个相互理解的过程。教材、讲解、回答等,是教学中作为理解对象的文本。书面文本和口头文本各有优缺点,应当互补。为了达到正确理解,教学必须有必要的对话、讨论,以达到“视界融合”。理解是在“前理解”中的理解,而预习是确立“前理解”的必要环节。理解必须经过“解释学循环”,复习是“解释学循环”的环节。对文本的理解总会有歧义,因此,出题要尽可能避免歧义,而阅卷则应当宽容。  相似文献   

4.
解释学是一种研究理解和解释"文本"的哲学,是一种关于理解和解释"文本"的系统理论。解释学视野下的儿童文学表现出思想感情美育的人文性、学科内容蕴藏的认知性、故事文化内涵的丰富性和人文精神展示的审美性等特点。解释学视野下的儿童文学教育体现为"文本"意义的审美生成过程,将学生的解读作为寻求理解和自我理解的活动,要求教学符合儿童的理解方式、鼓励儿童主动参与文本创造、促进创新思维发展等。这是儿童文学教育的重要命题,将直接关系小学语文教育的功效和成败。  相似文献   

5.
刘彬 《考试周刊》2009,(16):57-58
解释学对语文教学有着重要影响。在文本解读方面,尊重了读者的主体性与差异性。本文从理解的前结构与语文教学,"解释循环"与语文教学,"文本意义"的理解与语文教学等几方面分析了哲学解释学对语文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解释学主要是指关于文本的意义理解与解释的理论和学问,它的方法论意蕴主要包括视域融合促成新意义的生成、超越文本促成新思想的发明、主体间性的关系是视域融合的必要前提、解释学循环是个体认识发展的重要机制、文本意义的增益需求理解和解释、彼此共识的达成依赖于对话与互动、一切的理解建基于个人的历史经验.解释学方法论对教育研究的启示在于:教育研究应将对象"文本化",促进文本意义的生成,形成一种新型关系,深入挖掘教育存在的本质意义,使用解释和理解的方法,将其作为一种对话,了解并解释教育事实背后的意求.  相似文献   

7.
“理解”是解释学的核心概念。在解释学诞生之初,“理解”主要是指对文本原意的解读,这种对“理解”的认识要求人们追求知识的客观性,有利于人们对人类公认的普遍性知识的学习。但随着解释学的发展,“理解”不再被看作是一种认知方式,而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这种对“理解”内涵的深刻揭示其实是对人的主体地位的不断凸现。反映在教学上,就是要求人们看到不同理解者所具有的独特视野,通过达到理解双方的“视界融合”来生成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教育文本理解的尺度就是指教育文本理解的合理性、有效性评判的标准。从解释学发展的角度看,文本理解的合理性标准有“原意论”所称道的符合性标准,追求理解的正确性;有哲学解释学所认可的生成性标准,强调理解主体的经验性、理解的创造性、理解的对话性、理解的过程性或曰探究性以及理解的精神性。生成性标准启导教育文本理解范型由独断型理解向探究型理解转换,它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改变传统文本理解中的病理性现象。  相似文献   

9.
一、“前理解”是理解的通道 所谓“前理解”。通俗地说.就是“理解前的理解”,即主体理解文本前所已有的价值观念、经验、知识、思维方式等等。人们在阅读作品时.实际上情不自禁地加入了许多“先入之见”甚至“传统偏见”。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要设法让学生克服这种“先入之见”.从而进行所谓“清白的阅读”。在传统解释学中.受18世纪理性主义的影响,先见、偏见、传统等“前理解”确实曾被看作是影响正确理解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试论解释学文本观对新闻传播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释学是人文科学理解研究的重要哲学思潮,对深化新闻传播的研究具有相当的指导意义。解释学文本观对新闻事实的价值评估、新闻文本的意义构建、新闻文本的多元解读,都能提供一些创造性思路。  相似文献   

11.
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是20世纪西方哲学生活世界转向的重要一维,其对话解释学的根本就是要超越近代认识论框架中的主体意识哲学,将理解从主体的行为方式和精神科学的方法论原则转换到此在本身的存在方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哲学解释学具有本体论意义,是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的当代复兴.  相似文献   

12.
解释学,又称释义学或诠释学,起源于古希腊。施莱尔马赫、狄尔泰形成了一般解释学;海德格尔则把一般解释学提升到现代哲学解释学阶段。理解与对话构成了现代哲学解释学的中心话语。理解是解释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一个“视界融合”的过程。伽达默尔认为,视界主要是指人的前判断,是文体的作者和解释者对文本意义的预期表达,被融合的视界即是文本的“原初的视界”和解释者的“现在的视界”,  相似文献   

13.
教学文本是一种内含价值的符号系统,教学活动主体基于自身的经验接受文本意义或生成意义。这决定了教学中的文本理解始终处于两难,这种两难就是解释学发展史上所谓的理解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理解的趋同性与创造性以及意义的确定性与多元性的“解释学冲突”。在化解这种冲突,解答新课程教学出现所谓的预设与生成的困惑等方面,儒家教育的文本理解智慧能给人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14.
解释学,又称释义学或诠释学,起源于古希腊。施莱尔马赫、狄尔泰形成了一般解释学;海德格尔则把一般解释学提升到现代哲学解释学阶段。理解与对话构成了现代哲学解释学的中心话语。理解是解释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一个“视界融合”的过程。伽达默尔认为,视界主要是指人的前判断,是文体的作者和解释者对文本意义的预期表达,被融合的视界即是文本的“原初的视界”和解释者的“现在的视界”,两者之间虽然存在很大的差距,但通过理解可以把这两种视界融合起来。理解之所以能实现,就在于双方的视界不断融合。在理解过程中,理解者的视界不断与被理解…  相似文献   

15.
教学文本是一种内含价值的符号系统,教学阐释、理解主体基于自身的经验接受文本意义或生成意义。这决定了教学中的文本阐释始终处于两难,这种两难就是解释学发展史上所谓的理解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理解的趋同性与创造性以及:意义的确定性与多元性的“解释学冲突”。在化解这种冲突,解答新课程教学出现所谓的“预设”与“生成”的困惑等方面,儒家经典的文本阐释智慧能给人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解释学的奠基性著作《真理与方法》中,伽达默尔从三个方面对主体论哲学展开了批判在美学领域,伽达默尔批判了以康德为代表的主体论美学,提出了艺术作品本体论;在解释学领域,伽达默尔认为,理解并非主体对文本的一种主体性行为,而是读者和文本的对话过程;在语言学领域,伽达默尔批判了工具主义语言观,认为语言的本质是诗。由此,伽达默尔把现代解释学引向了解构之路。  相似文献   

17.
解释的范式转换对法律解释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奠基于法律解释学的一般解释学在发展中先后出现了解释的范式转换,即从特殊解释学到一般解释学的转换;从理解的方法论、本体论向文本论的转换;从作者中心、读者中心向文本中心的转换。西方解释学的解释范式转换对法律解释学发展的影响在于,法律解释学开始关注解释学的共同属性,应当以理解为基础;法律解释学既要探索解释的方法,也要关注理解与解释的本体问题;法律解释的出发点和重心在于法律文本。  相似文献   

18.
哲学解释学视野中的理解主要不是对语言性文本的理解,而是历史意义、存在意义的宣示,这一理论逻辑内在地取消了理解标准问题;后现代解释学主观地取消了理解标准问题;解释学(狭义)的理解是对语言性文本的理解,理解的直接目的是把握文本意义。理解存在是否正确的问题,检验理解是否正确的标准应当是文本意义,即作者通过文本符号所表达的思想,而不能以文本的字面意义、作者的主观意图、作者的自我理解、理解者的自我理解、权威的理解、共同认可、客观实践或理解的“实践”为检验标准。理解的标准具有客观性,应用标准检验的过程包含主观性。  相似文献   

19.
解释学的“理解”观对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解释学是关于理解的学说,是当代西方一种重要的哲学学说。现代解释学从人的语言、理解、历史、意义出发,其所主张的本体论的理解观,在不断加深我们对“理解”的认知的同时,也拓宽了我们“看世界”的视域。对于我们理解教育问题,给予了很多启示。在现代解释学看来,人与物、人与人、人与世界之间最普遍、最重要的关系就是理解关系。理解不仅告诉我们怎么想,而且还告诉我们怎样存在,理解活动是人存在的最基本的模式。解释学的“理解”,是对文本的理解。文本作为理解对象,既表现为符号系统,也表现为意义,理解的实质则是把握文本的意义。理解是意…  相似文献   

20.
石天玲 《中国教师》2013,(Z1):52-53
"前见"即偏见、先见、前理解、已有之见,是构成理解主体存在的种种历史条件,一切精神因素,"前见"或"偏见"是人们理解的前提条件。换言之,一切如语言、知识、记忆、经验、情感、动机、价值观、世界观、方法论、思维方式等内化在大脑之中,作为人们继续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前提因素的总和都囊括于"前见"之中。"前见"源于解释学,作为解释的前提,它在解释学中尤受重视,行动研究的倡导者埃利奥特则将"前见"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