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资源型城市发展水平评价中,传统GDP方法没有考虑环境污染、资源损耗等因素,没有考虑可持续发展。本文尝试在可操作性和全面性前提下对绿色GDP和真实储蓄率评价方法进行改进,重点探讨固定资本折旧、资源变化和污染损失的计算,同时引入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建立系统分析与模糊分析相结合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体系。用此评价体系本文对大庆市2003年-2007年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果发现: ①从2003年到2007年,大庆市GDP年均增长12.8%,绿色GDP年均增长13.3%,真实储蓄年均增长15.7%,从数字上来看,绿色GDP比GDP要少近1/6,真实储蓄比绿色GDP略少;②2003年-2007年大庆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2007年灰色关联综合指数比2003年增长1.22倍,其中经济指标贡献最大,资源与环境指标其次,社会指标贡献最小。最后本文根据实证结果给出大庆市应积极鼓励非油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等可持续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
资源型城市绿色增长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资源型城市是我国重要的战略保障基地,其绿色增长能力成为彰显国家绿色增长水平的重要途径。本文构建了以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生活质量为基础系统,以政策支持为交互系统的资源型城市绿色增长评价模型,以2000-2013年17个典型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三角模糊熵组合赋权的灰色关联投影方法测算绿色增长指数,进行绿色增长能力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三角模糊熵组合赋权的灰色关联投影法是评价资源型城市绿色增长能力的有效方法。国家相关政策的颁布实施是促进资源型城市实现绿色增长的主要动力。中国资源型城市绿色增长能力不断提高,依据绿色增长能力的大小,可将中国资源型城市划分为创新升级型、发展成熟型、稳步提升型和意识崛起型四个发展类型。  相似文献   

3.
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产出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但是,传统GDP不能准确反映经济增长对环境和资源的负面影响,不能反映社会的全面进步。于是,经济学家提出了将环境要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绿色GDP。绿色GDP核算考虑了自然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而忽略社会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提出可持续发展的GDP。GDP核算方式的演变反映了我国对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认识。  相似文献   

4.
绿色包容性增长作为一种全新的增长理念,自提出便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从经济增长、机会平等、成果共享以及资源环境等四个方面建立绿色包容性增长评价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FA)计算因子综合得分来测度2001—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绿色包容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001—2011年中国的教育、医疗卫生以及资源环境状况在整体上不断改善;发展成果共享程度在低层次剧烈波动中缓慢回归,但远低于期初水平;经济增长以2007年为界明显分割,前期稳步上升,后期迅速回落;中国经济增长的绿色包容性在整个期间内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在期间内部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此外,发现机会平等与绿色因子对绿色包容性增长边际贡献最大,从侧面论证了将GDP总量与增速作为经济发展最重要衡量指标存在导向上的错误。  相似文献   

5.
李春艳  刘蓝 《科教文汇》2008,(36):228-228
绿色GDP由于能揭示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资源环境成本,因此克服了GDP固有缺陷,成为新发展现指引下引导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指标,对公正地评价社会经济增长进程,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6.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以大庆市为例,构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并利用2008年~2013年数据对大庆市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定量分析,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绿色GDP核算方法对我国经济建设的指导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没有对自然资源、环境进行核算,从而导致了GDP偏高,导致了我国经济建设的不合理,即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来促进经济的发展。而绿色GDP是新的国家实力衡量指标,它把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消耗等都计算进去,能真实的反应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通过对传统GDP和绿色GDP的比较来探讨绿色GDP对我国经济建设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浙江城市绿色发展现状出发,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同时结合浙江省绿色发展特色和区域特色选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建立评价模型,测算出2015年浙江省各地市的绿色发展指数。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各市绿色发展水平不高,区域差异较大,部分城市以绿色为代价来追求发展。最后提出城市绿色转型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长江三角洲地区新型工业化水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多指标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结合灰色关联模型,从科技与信息化水平、工业经济效益、环境保护能力三个方面研究长江三角洲16个城市新型工业化水平,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新型工业化进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绿色科技应用是否存在短期滞后性,本文进行文献梳理,建立了包含经济、科技、社会和生态方面指标的绿色竞争力评价体系,以江苏为案例,采用离差最大化法测算评价值、灰色关联改变点法将时间序列分三阶段:1998—2003年,2004—2009年和2010—2016年,以分段评价制造业及细分行业的发展状况。分析发现,政策频繁发布与绿色科技成果初现阶段,江苏制造业绿色竞争力评价值增长率在短期内呈现明显下降趋势,绿色科技政策与成果存在短期滞后效应,从长期看绿色科技依然会提升制造业绿色竞争力;生态保护力评价值欠佳;传统重点行业应对环境规制的速度较慢,在绿色科技上投入成本后回报速度较慢;通过GM (1,1)模型预测发现江苏制造业竞争力评价值年增长率持续下降,短时期内不会迎来新的增长拐点,江苏制造业为增强长期竞争力需寻求新的绿色增长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