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明“天启通宝”铸于熹宗天启年间(公元1621—1627年),有小平、折二、折十等。“天启通宝”四字楷书,小平钱除光背外,背有星月及记重、记局、记地等多种文字。笔者藏一枚“天启通宝”光背小平钱。钱径24毫米,穿面径4毫米、背径5.5毫米,厚2.5毫米,重6.7克。黄铜质地,钱体厚重,包浆自然,有流通磨损且边缘受重击变形之痕,是开门的传世品。  相似文献   

2.
温苏 《收藏》2009,(5):119-119
笔者藏有一枚清代“道光通宝”钱,较为特殊。该钱直径27.5毫米,厚2毫米,重8.2克;面文“道光通宝”中的“通”字为双点通版,背文为满汉文“宝临”。其铜质精良,铸工尚可,包浆熟旧、自然,唯钱文稍显粗糙(见图)。  相似文献   

3.
董大勇老师:您好!近日笔者在乡下,从一大串古钱中选出一枚洪武通宝背“祯”钱,此串钱中有宋钱、明钱、清钱几种,五六百枚,其中部分铜钱正背面包浆已被卖主磨亮过,此钱也不例外,其正面洪武通宝四字及边缘包浆,大部分已被磨去,但通宝两宇仍可见底层红棕色包浆,背面包浆  相似文献   

4.
张建功 《收藏》2013,(12):77-79
泉友姜峰先生藏有一枚珍稀的异年号合背新疆红钱.正面为“光绪通宝”。背面为“道光通宝”,直径26.2毫米,厚1.2毫米。  相似文献   

5.
陈联廷 《收藏》2009,(11):121-121
笔者藏有一枚安南(今越南)所铸“明德通宝”花穿钱,背文为草书“万寿”二字。直径25毫米,重5.5克(见图)。生坑绿锈,令人爱不释手。  相似文献   

6.
魏咏柏 《收藏界》2013,(12):92-92
几年前,我在古钱市场淘到一枚“唐国通宝”,此钱直径约2.5厘米,重约4.5克,钱面篆书“唐国通宝”四字,体正势圆,字迹工整,笔法秀丽。  相似文献   

7.
钱币两则     
"崇宁通宝""旋背"当十大钱在笔者所收藏的众多的"崇宁通宝"古钱中,有一枚形制非常特殊的"旋背"当十大钱(见图)。"旋背",就是在极个别古钱的背面,其方穿的周围,有一突起的圆圈,形似方穿旋转  相似文献   

8.
笔者集藏一枚“庆应通宝·背贰百”钱币。外径38.8毫米,穿宽6.4毫米,厚2.5毫米,重20.5克。宽缘厚肉,红铜质。正面钱文为真书直读“庆应通宝”,背面右“贰”左“百”,上似银锭子,下为花押。钱文端庄,匀称饱满,穿口  相似文献   

9.
我早期集得的一枚"咸丰通宝"背"天下太平"钱是红铜质的,与其他"咸丰通宝"背"天下太平"钱不同。钱币的直径为44.5毫米,穿径5毫米,厚3.6毫米,重量是42.5克。此钱锈蚀较重,我用我研制的"不腐蚀去油除锈剂"数次清洗后,使其字口清晰,所拍的照片如图1。据"诚轩古钱、银锭"2010年11月16日北京拍卖会图录第85页"咸丰通宝"背"天下太平"钱;华夏国拍2010年秋拍会图录第97页,直径44毫米和44.5毫米钱,《金泉古韵》,第185页,直径43.8毫米钱,还有2010年秋季景星麟凤专拍会第108页、109页之2761和2761,即本文中图2、图3钱,都是黄铜质。  相似文献   

10.
叶伟奇 《收藏》2008,(12):123-123
数年前,笔者从福州市花鸟市场地摊上觅得一枚奇特的“光绪通宝”圆形方孔钱。此钱为铅质,直径22.50毫米,穿径4毫米,厚1.8毫米,重4.95克。其面文对读,背穿左右分别为满文“宝福”二字。文字朴拙,铸造粗糙,穿口呈不规则的圆形。通体灰黑色,间有土锈(见图)。“光绪通宝”为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淮在位期间(1875-1908年)铸造的年号钱。所见有红铜、黄铜、白铜质地者,唯独不见有铅质钱。  相似文献   

11.
北宋神宗元丰年间所铸“元丰通宝”有小平、折二铜铁钱和折三钱,篆、行成对。钱文书法水平较高,版别复杂、书体多有变化。笔者藏有一枚行书折三“元丰通宝”铜钱。钱径31.2毫米,穿径7毫米,厚2.1毫米,重9克。天然合成红褐色轮廓,翠绿色地章,红里掺绿,绿里透红,协调自然有层次的包浆着实惹人喜欢。但钱谱中没有查到此钱版式。值得注意的是在“元丰通宝”行书钱文中进行对照比较,此品钱文书法  相似文献   

12.
笔者藏的这枚“天启通宝”是元末铸造,此泉是笔者集泉几十年中见到的元“天启”中最不易见到的大珍品。这枚“天启”钱,银质,径25.5毫米,厚1.4毫米,重3.7克,生坑,通体银锈,美品,唯在“启”字下有一小孔,余无他伤。元代来年红巾军领袖徐寿辉于天启元年(1358年)铸“天启通宝”,翌年改号“天  相似文献   

13.
潘龙 《收藏界》2013,(12):93-93
这枚正面带有网状纹饰的行书“元祜通宝”折二钱(见图),直径30.1毫米,穿径7毫米,厚1.5毫米,重6克,锈包艳美,开门见山,系笔者在二十年前所得。  相似文献   

14.
老董答问     
《收藏界》2006,(6)
董老师您好:近日本人从地摊上一串古钱中选出一枚“宣统通宝”背“天下太平”大钱,该钱铜质熟旧,钱径42毫米,厚1.5毫米,穿8.5毫米,重20克。黄铜质,包浆黑色,钱文及边包浆有少许绿锈,锈色入骨。查阅众多古钱币书,没有此泉拓图或照片,只有《中国古钱币库》提及宝泉局铸行过当十宣统大钱,但没有真图可鉴,本人以为它是出谱逸品,为开门之物,是官铸真品无疑,又是中国帝王统治最后关门之古币。但本人学识有限,请董老师为之把脉并给市价。  相似文献   

15.
陈国友 《收藏界》2012,(5):75-75
我早期集得的一枚“咸丰通宝”背“天下太平”钱是红铜质的,与其他“咸丰通宝”背“天下太平”钱不同。钱币的直径为44.5毫米,穿径5毫米,厚3.6毫米,重量是42.5克。此钱锈蚀较重,我用我研制的“小腐蚀去油除锈剂”数次清洗后,使其字口清晰,所拍的照片如图1。  相似文献   

16.
范维奇 《收藏》2012,(11):87-87
笔者收藏的这枚正德通宝背龙凤纹花钱,直径53.5毫米,厚20毫米,为传世品,黄铜质,色泽自然,铸造精美。  相似文献   

17.
王蕤 《收藏》2009,(4):122-122
笔者于2008年3月在汾阳钱币市场上购得散乱古钱币20余斤。据出售者讲,原本出土约七八十斤。回家后,经仔细清理,得北宋崇宁通宝、重宝大钱100余枚,南唐唐国通宝小平长大字珍稀版一枚、政和通宝小平大字文政一枚、辽钱清宁通宝小平一枚,最为珍贵的是一枚永平元宝小平钱(见图)。该钱直径23.5毫米,品相完好。永、平、宝三字清晰,  相似文献   

18.
林道 《收藏界》2010,(8):74-74
笔者在一出售钱币的摊点上,从上百枚北宋钱币中,发现了一枚“宣和通宝”背“陕”御书钱(见图)。这枚御书钱,保存完好,锈色深沉,实属“开门”。  相似文献   

19.
刘红俊 《收藏》2006,(2):100-100
我的收藏是从古钱币开始的,其中不乏珍品,如包金贝、天启背二银钱等。一枚直径2.4厘米、穿径O.8厘米、厚仅0.5毫米、重2.1克的宋代元丰通宝小平钱(见图)也是我的珍爱。  相似文献   

20.
近年出版的北京市钱币学会编《崇宁通宝分类图谱》是一部比较全面反映“崇宁通宝”各种版别钱币的专著,可还是没能囊括“崇宁通宝”的全部版式,时有新面貌悄然面世。前不久,笔者淘得一枚出谱大字版“崇宁通宝”,钱径32.2毫米,穿径8.5毫米,厚3毫米,重14.4克。钱体厚重,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