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超导体有两个基本特性。一是零电阻,就是说在一定的温度之下,超导体可以在无电阴的状态下传输电流。超导体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是完全抗磁性,也就是说超导体处于超导状态时,可以完全排除磁力线的进入。  相似文献   

2.
一、超导体的特性及其分类超导体有两种特性,一种是零电阻特性,一种是完全抗磁性.零电阻特性是昂纳斯发现超导现象的主要标志;完全抗磁性则是迈斯纳和奥克费尔特在1933年发现的,因此又称做迈斯纳效应.即在外磁场中,物体转变成超导态后磁感线被排斥到超导体外,体内磁感强度为零.但这两种特性在超导体上不一定同时出现,如超导体虽然保持为零电阻特性,但超导体内磁感强度并不为零,会有磁感线穿入超导体内.因此,可把超导体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超导体是这两种超导体特性都存在;第二类为只出现零电阻特性.早期发现的一些金属…  相似文献   

3.
超导体的应用安徽舒城县干汊河中学王国银自从荷兰科学家海伊克·凯米林·昂纳斯于1911年首次发现超导现象以来,科学家们对低温超导体和高温超导体的研究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超导体主要有两个基本特性,即:①零电阻性或完全导电性;②完全抗磁性.因此.‘已在科研...  相似文献   

4.
1911年,荷兰科学家昂内斯用液氦冷却水银,当温度下降到4.2 K 时发现水银的电阻完全消失,这种现象称为超导电性.1933年,迈斯纳和奥克森菲尔德两位科学家发现,如果把超导体放在磁场中冷却,则在材料电阻消失的同时,磁感应线将从超导体中排出,不能通过超导体,这种现象称为抗  相似文献   

5.
超导技术是研究物质在超导状态下的性质、功能,超导材料以及超导器件的研制、开发和应用的技术。某些物质在温度降到一定值时电阻会完全消失,这种现象称为超导电性。具有超导电性的物质称为超导材料或超导体。超导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对国民经  相似文献   

6.
超导体的广阔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在液氮温区以上获得了超导体,某些小组已在室温下观察到超导现象。这是人们探索高临界温度超导体获得的重大突破,为一场由超导电技术引发的新技术革命揭开了序幕。超导体由于具有零电阻、完全抗磁性和超导隧道效应等优异的特性,在科学技术上取得很多的应用成果,并在广阔的范围内有着诱人的应用前景。下面介绍几个较重要的应用。一、超导强磁场磁体强磁场磁体在科学技术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应用。超导磁体是第三代磁体,与常规磁体相比,它具有以下的优越性:第一,超导磁体由于没有电阻产生的焦耳热损耗和磁介质的磁滞损耗,不需要冷却水,能耗低。启  相似文献   

7.
超导体具有零电阻特性、完全抗磁性、通量量子化等优点,但受限于物理实验环境与材料自身特性,其临界温度测试一直是超导实验中的难点。对公开超导数据集进行研究分析,以期发现其临界温度与物理特性及化学元素组成之间的关系,进而构建能够辅助预测超导体临界温度的模型,降低实测获得临界温度的难度。结合数据挖掘领域的相关性分析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理论,分别基于超导临界温度实验的物理属性数据及元素构成数据构建预测模型,为通过数据驱动实验获取其它超导体临界温度提供了有益尝试。通过对两个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元素的预测模型效果略优于基于属性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8.
何小兵 《物理教师》2005,26(12):56-58
1911年到20世纪30代中期,确定物质超导性的判据———零电阻特征和迈斯纳效应为科学家发现,人们认识了最基本的超导现象,这一阶段是超导研究的前期阶段.在此阶段,人们于1913年发现了超导温度为7.2K的超导体铅,17年后发现了超导温度为9.2K的铌,这也是目前元素超导体的最高临界温  相似文献   

9.
超导体有两个重要的特性,分别是超导电性和抗磁性.本文试图通过高中物理中有关超导体的典型例题来阐述这两种特性及超导体的应用,进而说明超导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以此文纪念超导现象发现100周年.  相似文献   

10.
金属箔式应变片是应变敏感元件,通过它转换被测部位受力状态变化,电桥完成电阻到电压的比例变化.利用电桥的和差特性,可以合理布置应变片,进行温度补偿,提高电桥灵敏度.测出应变片的电阻变化量即可测出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11.
在电阻定律的教学中 ,涉及很多关于 U- I图象的问题 .当某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呈非线性时 ,其电阻值跟图线的斜率是什么样的关系 ?对于此问题 ,在有些相关的资料中存在有较大的分歧 .如图 1所示的图线为某导体元件的伏安图 1特性曲线 (如小灯泡 ) ,其中线性图线部分的斜率可以表示该元件对应状态下的电阻 .而在非线性部分 (如图中 P点 ) ,对于 P点对应状态下元件的电阻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解 ,其一认为 P点处曲线的切线 (即图中虚线 1 )的斜率是元件该状态下的电阻 ,其二认为 P点与原点间连线 (即图中实线 2 )的斜率是元件该状态时的电…  相似文献   

12.
超导电现象与超导体黄秀兰杨柳(云南师大,昆明,650092)(云南师大昆明五华区实验中学)超导电性是某些物质在低温下出现的电阻为零和排斥磁感线的现象,这类物质称为超导体.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昂里斯发现,当温度降到4.2K时,水银的电阻突然消失,第...  相似文献   

13.
有一些材料制成的电阻,其内部电流与两端外加电压并不成正比(即阻值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故它们的伏安特性曲线不是过原点的直线,而是一条不规则的曲线,这些电阻统称为非线性电阻,如热敏电阻、光敏电阻、金属热电阻等等.由于这种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是非线性的,故一般很难甚至几乎不可能写出它们伏安特性曲线的解析式.根据这些电阻在一个工作状态下的阻值,也无法获知它们在另一个工作状  相似文献   

14.
首先,超导体具有零电阻的特征. 常规的导体都存在电阻,电流经过时有些能量就会被"拦截"下来,转变为热量.这个现象有时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麻烦,比如电动机发热,输电线发热,电视机、电脑、冰箱等电器在使用的时候都要发热,这都是我们所不喜欢的.  相似文献   

15.
<正>1911年,荷兰科学家卡麦林·昂内斯(18531926年)在低温实验中意外地发现:水银的电阻率并不像预料的那样随温度的降低逐渐减小,而是当温度降低到-269℃(液氦温区)附近时,电阻忽然消失了,这种特殊的导电性质的特质状态就是"超导"状态。原来超低温使物质变成了新物态——超导态,具有超导电性的物质叫超导体,超导体由正常态转变为超导态的温度称为这种物质  相似文献   

16.
1911年荷兰科学家昂内斯意外发现,将金属汞冷却到零下268.98℃时,其电阻突然消失,称之为超导电性。后来他发现许多金属和合金都具有类似的超导特性。因为超导材料具有无电阻的理想导电性能,所以,自从超导现象发现以来,科学家一直努力寻找常温(室温或接近室温)超导体,以便  相似文献   

17.
杨三春 《物理教师》2007,28(7):56-57,64
1超导体特性1.1零电阻效应——昂尼斯持久电流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昂尼斯(Onnes)发现:在汞线上通以mA级电流时,当温度降至4.2K时,其两端无电压,即电阻率突然变为零.  相似文献   

18.
1 从中学物理视角看超导实验现象2013年天津高考理综题:超导现象是20世纪人类重大发现之一,日前我国己研制出世界传输电流最大的高温超导电缆并成功示范运行.(1)超导体在温度特别低时电阻可以降到几乎为0,这种性质可以通过实验研究.将一个闭合超导金属圈环水平放置在匀强磁场中,磁感线垂直于圈环平面向上,逐渐降低温度使环发生由正常态到超导态的转变后突然撤去磁场,若此后环中的电流不随时间变化,则表明其电阻为0.请指出自上往下看环中电流方向,并说明理由.  相似文献   

19.
超导材料具有零电阻、完全抗磁性和约瑟夫森效应等宏观量子效应,是典型的量子材料,也一直是科学前沿研究热点。简要叙述超导电性零电阻现象的发现,概括超导材料中零电阻特性的理论探索,介绍零电阻特性的应用,可为认识和理解超导材料的零电阻特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超导体研究上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已获得的液氮温区超导体超导起始转变温度在110K以上,超导转变中点温度为90K,转变宽度4K,转变区电阻下降大于4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