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避免为文造情。”如何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让学生不怕作文进而喜欢作文,是新的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师提出的要求,同时也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应该在作文教学中着力解决的难点问题。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中,针对高中作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我觉得以下几种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2.
梁晓红 《考试周刊》2012,(23):48-49
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现状实在不容乐观。学生普遍感觉“作文难”,一上作文课,就叫苦连天,无从下笔。而快乐作文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实现新课程标准对小学作文要求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小学生的写作实际状况,贯彻快乐作文的理念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让写作成为学生愉悦的生命之旅。  相似文献   

3.
语文学科积淀着丰厚的情感信息,闪烁着灿烂的情感火花。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要让学生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就必须在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  相似文献   

4.
目前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一个突出弊端就是脱离学生实际,单纯进行应试作文技能训练,忽视了作文是学生自我表达与自我发展的需要。作文教学的基点是让学生展示生命的原生态,作文教学要确立大作文观,要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调动表达的主动性,使学生喜爱作文并从中获得乐趣。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要求作文教学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因此作文教学必须针对学生实际,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的指导与评价,扎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就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作文教学中如何引领学生关注生活。使之将作文内容生活化,让学生愿写、乐写就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可见小学作文教学应侧重于生活与作文的联系,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表达生活。  相似文献   

8.
谭巨婵 《广西教育》2012,(10):48-4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做到“让生活融入作文,让作文体现生活”,就应引导学生在学校中体验生活,在家庭中寻找生活,在自然中观察生活,在社会中感受生活,真正让学生做到有话可写,有情可抒。在作文教学中我尝试以下策略,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就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生活走进作文课堂,以生活为本源,从学生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0.
“活动作文”是以活动为题材的作文,它是小学阶段常用的作文形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可见,作文教学须从内容入手,要让学生在与自然、社会、生活的接触中,获得丰富的材料和真切的体验。而“活动作文”正是促使学生获取丰富材料和真切情感的有效途径。一、随心而为,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在作文教学中,品德提升、个性张扬等目标的实现,是以学生主体地位的凸现为重要前提的。而活动类作文中,不少教…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标准要求作文教学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因此作文教学必须针对学生实际,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的指导与评价,扎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应该让学生在自由中表达,激发想象力,力求真实,有材料可写,从而获得乐趣,发展能力,真正使其愿写,乐写,会写。而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不会写,无话可写,甚至去抄袭。因此教师在实际作文教学中,可以从孩子阅读入手,从身边的人和事入手,发挥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在自由中发展作文的水平,品尝作文的真正乐趣。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当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作文的广阔背景应是现实生活。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我们从“生活”的角度来优化作文教学,让学生接触事物,激发他们的作文情感,产生强烈的作文冲动,开启写作的灵感之门。同时,赋作文教学以生活为载体,让孩子敞开灵性的大门。使每位学生都能享受幸福快乐的童年生活。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我个人认为,要真正提高作文教学效益,必须实现学生作文回归生活,重建回归生活的作文教学理念。在此基础上,如何全面、高效的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作文教学出现了一些值得老师深思的问题:一说到作文,很多学生反映没话写,不会写,写不好。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作文教学偏离了课标?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而要让学生对作文有兴趣,肯动笔写作文,就必须让他们经常感受到作文成功的乐趣,经常体验作文成功的欢乐。因此,选择"低门槛,分层次,快反馈,乐中学"的教学策略,能使学生摆脱作文难的困扰,增强创造成功的信心,使不同基础的学生达到不同层次的成功。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最关键是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发挥学生作文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作文的真正主人。《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指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众所皆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作文教学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强调作文教学要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要求主动挖掘生活中的习作资源。漫画是生活的缩影,以其独特的震撼力吸引着学生的  相似文献   

19.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集中体现。因此,加强作文教学,切实培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成为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由此可见,倡导快乐作文是培养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让作文的快乐翅膀飞起来呢?  相似文献   

20.
为克服以往作文教学弊端,提升作文教学有效性,教师必须实施体验式作文教学,指导学生返顾生活,表达成长之所悟;参与活动,表达亲历之所感;直面情景,表达观察之所思;品味所读,表达学习之所得。体验式作文教学要做到真实性与虚拟性、独特性与意义性、细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让作文训练回归学生实际生活,回归写作主体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