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们党和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政策的实施,是对各少数民族生存权、发展权的尊重和保障.当前,民族分裂和宗教极端势力对我国进行的渗透、破坏活动,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正确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的民族问题,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不断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施,是通过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立法自治权实现的。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有权依法制定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变通或补充法律规定,有权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上级国家机关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行政权力的配置大于一般地方政府行政权力的配置。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族教育》2000,(3):29-30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族问题和国家政权基本理论 ,结合中国的实际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 ,也是我国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各少数民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 ,依据宪法规定的原则 ,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民族自治地方 ,设立自治机关 ,行使自治权 ,实现少数民族人民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的一种政治制度。它是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 ,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 ,历史条件与现实条件正确结合的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最好形式。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主张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 ,建立民主集中制…  相似文献   

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我国已经实行60年,其政治地位的提升是一个渐进的、也是漫长的过程,是从最初的国家的正确政治制度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重要政治制度,再到今天的基本政治制度。这种地位的提升是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试论中国共产党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探讨中国共产党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形成。文章认为,我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经历了对联邦制的设想、联邦制与民族区域自治制的双重思考、民族区域自治这三个阶段。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处理民族问题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6.
7.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民族革命实践发展的基础上,把马列主义关于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实际逐步结合起来,作出中国走民族区域自治道路的历史选择,了世族区域自治作为党的基本民族政策的政策定位,创立了崭新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目前理论界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行了广泛的研究,通过对这些研究的梳理和总结,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理论创设和现实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调整我国民族关系的合理制度安排,具有历史的、法治的和现实的合理性。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既要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又要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相似文献   

10.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民族地区大众传媒政策设计的高层指导因素,决定着民族地区大众传媒业的发展趋势。就传媒政策而言,各自治地方以《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依托,因地制宜地补充制定了相关的规定、条例等政策。毋庸置疑,民族区域自治推动了自治地方大众传媒业的发展,同时,需要清醒认识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并非、也不应当是推动自治地方大众传媒业发展的唯一因素。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自治权实现的关键是法律保护。国际法确立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地位,建构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体系,设定了国家的尊重、保护、实现义务。国际立法需要进一步从权利主体、内容、国家义务、救济等方面深化与完善。  相似文献   

12.
作为当前民族法律制度核心部分的民族区域自治法兼有调整国家与自治地方民族关系和国家与自治地方关系两方面的内容。从宪政理论的视角而言,一方面,民族自治地方的宪政建设必须要与国家的宪政结构相匹配,受国家宪政体制的制约,不能逾越国家宪政体制设定的边际。另一方面,其宪政设计的根本目标应当是在尊重各民族合法权益的前提下,既能满足民族自治地方少数民族的发展需要,又要做到民族自治地方各民族的和谐共存.以此满足多民族国家统一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通过论述民族区域自治的一体性、权力分配性、参与性、合理性以求证民族区域自治对自治地区各民族的有效整合。认为多民族国家的建构非常复杂,它既需要极具渗透力的制度保证又需各民族对政治权力的共同参与、分配,借以扩大合法性基础及其持续的稳定。  相似文献   

14.
通过论述民族区域自治的一体性、权力分配性、参与性、合理性以求证民族区域自治对自治地区各民族的有效整合.认为多民族国家的建构非常复杂,它既需要极具渗透力的制度保证又需各民族对政治权力的共同参与、分配,借以扩大合法性基础及其持续的稳定.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广西民族区域自治50年的历史回顾,分析和总结了民族区域自治在广西的成功实践和宝贵经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开创广西民族区域自治工作新局面必须坚定不移抓发展,坚持不懈抓党建,继续深化开放创新和全面推进综合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16.
云南民族自治地方的设置前后相差近40年,这一实践过程,说明民族区域自治是有条件的,民族区域自治在云南的实践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同时也说明了民族自治权的行使是一个不断落实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洪军 《青海师专学报》2011,(6):10-12,20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的具体实践。本文以青海省民族自治地方为实例,对其特点进行简略论述。  相似文献   

18.
民族区域自治:实现民族平等的制度保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区域自治是党和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平等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政策的基石,是社会主义本质在民族关系上的具体体现。民族区域自治是民族经济发展的平等、社会地位的平等、政治权利的平等、权力分配的平等和民族文化平等的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民族自治地区民族关系的和谐,是祖国统一、社会安定的重要前提。民族关系的和谐,对新形势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加强民族区域自治的研究,对巩固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促进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及文化发展等诸多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