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基于2004~2011年14个省区的面板数据,测算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结果显示,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上呈现增长态势,年均增长3.1%,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特别是规模效率产生了制约作用。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明专利授权量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有显著负向影响,而企业规模、人力资本和人均文教娱乐消费支出有显著正向影响。因此,提升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基本思路在于,加大研发投入和人力资本投资,促进技术水平与人力资本的稳步提升;扩大企业规模,走规模化和集约化并重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DEA和Malmquist指数模型对2016-2020年31个省、市、自治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配置效率静态和动态变化特征进行测度,而后采用Tobit模型分析人口密度、人均GDP、人均公共预算体育支出和人均体育彩票公益金支出对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配置效率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配置纯技术效率、综合效率值和规模效率值均值已接近DEA最优,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增长趋势。人口密度对我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配置综合效率和纯技术进步有显著负向影响,对规模效益的负向影响不显著。人均生产总值和人均体育彩票公益金支出对我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配置综合效率和纯技术进步有显著正向影响,对规模效益的正向影响不显著。人均生产总值对我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配置综合效率、纯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益的正向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分析表明我国体育产业需走高质量发展之路需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构建体育产业集群。本文采用Global-Malmquist指数模型得到体育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现状,采用ESDA方法得到体育产业的空间演化特征。结果表明:(1)体育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技术进步水平有待提高。规模效率变化指数的提高是促进技术效率变化指数提高的主要因素。(2)2012-2022年间整体呈现“稳定-加速集聚”的演化进程。京津冀和珠三角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集聚特征明显,中西部产业发展水平较低,未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区域发展质量差异性问题较为严重。建议:(1)采用综合方式提高体育产业的要素生产率:提升人员专业水平、加强资本引入、采用创新技术、加速制度改革。(2)借助国内大循环之势,重点加强中西部地区体育产业集群的构建,促进体育产业的区域发展。  相似文献   

4.
采用Eviews10.0软件构建VAR模型,对我国群众体育与体育产业发展趋势与联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群众体育与体育产业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2)群众体育相关产业是体育产业规模增长的Granger原因;3)当群众体育相关产业在短期内偏离长期均衡关系时,将以1.76倍的力度对后期偏离状态进行正向修正,从而保持两者间的共生关系;4)体育产业以及群众体育相关产业在短期内的规模发展的贡献度基本来自于自身,从长期效果来看,体育产业的发展中群众体育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运用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当代美国体育产业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美国体育产业具有发展速度超前、政府积极扶持、主体产业突出、体育产业潜力巨大、对相关产业关联度大以及增加就业、促进个人收入及社会经济增长等特点.美国体育产业给中国体育产业的启示:应制定和完善体育产业发展需要的管理体制;发展主体产业,形成支柱性优势,形成品牌与核心价值;利用大型运动会等契机增加体育人口,推进体育消费;加快推进相关产业开发,提高我国体育企业国际竞争力;建立和完善以国家投入为主体的体育投融资机制;加强体育产业队伍的建设,培养体育产业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分析供给侧改革的现实意义和发展要求,剖析武汉体育产业结构优化存在的困境,探讨武汉体育产业发展的新路径。研究认为,目前武汉体育产业存在产业规模较小、结构不合理、体育产品和服务供需不平衡等现状,需要借助供给侧改革的新思路破解发展难题,以此提高全要素生产效率。同时要构建以体育服务业为重点,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场馆建筑业、体育生态旅游业等相关产业合理有序的体育产业多元市场体系,增强武汉体育产业的竞争力,使体育产业真正成为武汉经济增长的发力点和新动力。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以产业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对体育产业发展的限制瓶颈进行了分析。并从大体育观、大产业观出发,以产业耦合为研究视角,以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耦合为实例,对其现实背景及效应进行了分析。体育产业要做大做强,必须借助相关产业的发展平台。体育产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将会提升体育产业的产业要素的质量和规模,优化体育产业结构,催生新的体育产业发展政策的出台,最终促进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金融业在推动体育产业发展上起到重要作用,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促进金融-体育系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我国2007-2023年上市体育公司金融支持效率为研究对象,采用DEA-BCC模型测算金融支持效率,Tobit面板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检验结果显示:我国金融支持体育产业效率均大于0.6,但整体呈波动式走向;东部地区和主板市场金融支持体育产业的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代表,且与全样本走势基本一致;企业属性、股权集中度对金融支持体育产业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企业规模、宏观经济风险会显著抑制金融支持效率,融资约束则对其具有负向不显著影响;对所有样本进行分地区、分市场回归依然得到相似的结论。最后,本文从政府、金融监管当局、体育企业自身提出一定的建议,以促进金融支持体育产业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推进体育产业现代化是推进我国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赋予了体育产业现代化更丰富的内涵,即要利用数字技术促进体育产业效率最大化、价值最大化和结构最优化的有机统一。数字经济赋能体育产业现代化的实质是实现数据要素与数字技术在体育产业现代化中的双轮驱动,数字经济时代下数字技术、数字化转型、数字平台共同推进了体育产业业态现代化、产业链现代化、治理现代化发展;同时,必须加快数字经济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必须挖掘体育产业数据资源深层价值、必须提升体育产业数字治理效能的现实发展要求。以数字经济赋能我国体育产业现代化发展,可通过多主体共助“体育+数字”产业深度融合、数据驱动体育产业创新发展、数字平台促进体育产业监管规范化、数字技术推进体育产业供需良性互动,进一步推进产业转型、要素配置、结构优化和治理体系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体育与养老产业融合对体育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通过文献梳理提出体育与养老产业融合对体育产业结构升级影响机理的三个理论假设,并基于2008-2017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与精细前沿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体育与养老产业融合对体育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效应。结果显示:我国体育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动态过程呈正向惯性特征,且表现为收敛的发展态势,并具有空间溢出与反馈效应传导机制;体育与养老产业融合、政府规制和市场机制等三个变量均对体育产业结构升级呈显著正向作用效应,且在考虑空间作用下的这种效应具有稳健性;市场机制可以提升体育与养老产业融合的体育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并提出健全体育与养老产业的融合体系、发挥政府对体育与养老产业的规制作用、完善体育与养老产业融合中的市场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体育产业正处于政策红利释放的关键发展期,制定合理的体育产业政策目标有利于引导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文献资料法和岭回归实证研究体育产业政策目标制定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体育产业政策的目标产值存在显著性差异,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体育产业政策的目标产值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国内生产总值、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人均可支配收入、体育产业总产值对体育产业政策目标制定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人均消费支出、森林面积和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对体育产业政策目标制定不存在显著性影响;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影响体育产业政策目标制定的首要因素,国内生产总值与体育产业总产值是影响体育产业政策目标制定的次要因素,第三产业产值对体育产业政策目标制定产生的影响强于第二产业产值。  相似文献   

12.
政府体育效率评价作为当前政府管理中的一个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采用DEA三阶段模型对中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级政府体育效率从时空视角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环境因素对各地政府体育效率发挥具有显著影响,地区生产总值能产生积极影响,而受教育程度、人口规模、辖区面积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政府体育效率的发挥;在剔除环境和随机因素影响后,各省级政府体育效率中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均得到显著提升,但区域分化比较严重,各省市应结合自身所处的4种不同类型,分别从管理水平和规模入手优化、提升政府体育效率.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14—2020年长三角三省一市共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深入考察长三角体育产业的区域集聚特征、空间溢出效应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显示:(1)长三角体育产业集聚不仅对本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还会对邻近地区的经济增长产生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2)体育产业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随着区域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程度的提升而显著增强;(3)长三角体育服务业集聚具有更加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城市间的经济活动对于溢出效果起到促进作用。基于此,对未来长三角体育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和溢出效应的释放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53,自引:2,他引:51  
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对我国体育产业的整体规模、产业结构、体育产业的地位和作用、社会经济环境、发展对策等方面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我国体育产业的整体规模已经接近中等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初的水平,体育产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促进就业等方面作用明显,体育产业具有成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潜力。我国社会与经济环境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提出了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西部地区要素禀赋与体育产业发展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综述、社会调查、逻辑分析等方法对西部地区要素禀赋与体育产业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西部地区有着丰富的体育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但从总体上评价西部地区与体育产业相关的要素禀赋状况,有着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整体发育水平不高,丰富程度较低;二是结构低度化,缺少反映现代要素资源水平的资金、技术、人力、信息、制度等资源.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在现有要素禀赋条件下,西部地区体育产业在行业选择上,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发挥优势的基础上,选择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具有一定特色的项目进行集中投入,塑造产业品牌.另外,还要注意结合西部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对现有要素禀赋从数量、质量、结构方面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对新时代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静态监测和准确预判,在深刻理解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的基础上,采用内容分析、文献分析、定量指标筛选等方法构建了涵盖产业结构、生产效率、产业效益、发展动力、产业规模和产业基础等6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31个三级指标的新时代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并借鉴指数思维,选取时序动态视角的综合评价方法设计了指数模型。为验证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和所设计的指数模型在实践应用中的可行性,以上海市为例,对上海市及其16个区2014—2019年的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指数测度。研究认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的精准构筑、评价方法的科学选择、统计体系的不断完善、评价运转机制的有效建立是新时代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设计的关键;实证测度结果基本实现了体育产业发展的评价由"经验判断"走向"数据证实"。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比较研究、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国际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进行研究。国外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实践:数字化转型实现体育产业生态的革命性变迁、数字化转型与体育产业核心业态的颠覆性变革、数字化转型有效提升体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国际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特点:加速产业融合,增加产品供给;改变消费习惯,重塑需求端;创新商业模式,破解发展难题;重构产业链,提升产业效率;确保精准营销,扩大有效供给。对我国的启示:整合产业资源,把产业融合作为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切入点;凝聚行业共识,把供需匹配作为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的主攻方向;创新体制机制,把培育新模式、新业态、新机制作为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点;加固产业基础,把提升产业效率作为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落脚点;强化保障能力,把精准服务作为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北京市体育产业发展。认为北京市体育产业的发展初具规模、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已初步形成了四大产业领域为主体的产业格局;体育产业发展水平较高,部分领域产业化步伐加快;但其体育产业发展依然存在产业总体规模不大、产值偏低、主导产业作用不显著、产业领域就业人口比重小及体育产品的自主研发、创新力不强等4个问题,北京市体育产业要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需深度发展体育健身休闲业;大力发展体育竞赛业;积极推动体育用品业;健康推进体育彩票业;加快发展体育中介服务业和体育场馆管理业;优先发展与体育相关的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19.
体育产业对提升居民身体素质、带动体育强国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金融深化对体育产业集聚的影响效果,对促进体育产业集聚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我国30个省份2009-2022年数据,采用莫兰指数、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对金融深化影响体育产业集聚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体育产业集聚和金融深化均具备正向的空间集聚效应,且动态视角下,体育产业集聚具有较强的时间惯性;(2)无论在时间序列还是空间效应上,金融深化对体育产业集聚均存在显著的负影响,即金融深化的发展抑制了体育产业集聚。因此,强化政策导向、加大监管金融机构资金流向、增强金融机构和体育产业的区域合作是十分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实地考察、专家访谈等方法,基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视角,对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的投入要素、行动逻辑与实施路径进行研究。研究认为: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对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提出了新要求,而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可以有效破解体育产业中不平衡和不充分的发展问题;2)推进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工作是通过改革与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劳动力、土地、资本、制度等要素的投入力度,提高全要素生产率;3)行动逻辑是构建“强政府-强市场”结合模式,不仅要用好政府“有形之手”,也要放开市场“无形之手”,发挥市场在体育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具体实践中,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产业跨界融合、实施产业创新驱动、补齐产业发展短板等途径推进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