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2 毫秒
1.
青少年短跑运动员肌肉力量训练的平衡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肉力量训练是短跑训练的重要环节,在力量训练中又必须要解决好肌肉的平衡协调发展问题。在力量训练中应对短跑所需的各肌肉群进行全面系统地训练,任何一方面的薄弱与不足,都将制约肌肉力量整体水平的提高和发挥,影响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得好成绩,也不利于运动员在更高水平上的继续发展。在我们的青少年短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中对力量的平衡发展重视不足,造成了青少年短跑运动员在以下方面存在不足:一、大腿伸肌与屈肌力量发展的不平衡大腿后肌肉群是短跑运动员需要提高的一个薄弱环节,在青少年短跑训练中对大腿后肌肉群的训练重视不足。对现代…  相似文献   

2.
速度滑冰运动员小肌肉群力量训练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速滑运动员小肌肉群力量不足,会影响到其技术水平的形成与发挥。为了解决速滑运动员小肌肉群力量不足的问题,结合速度滑冰运动项目特点,提出了利用动力性训练法、动静结合法、衰竭法、意念训练法等方法,并详细介绍了具体操作手段和注意事项,促进速滑运动员提高小肌肉群力量。经过有计划的小肌肉群力量训练,发现速滑运动员不但小肌肉群力量有大幅度的增长,而且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伤病的发生率也大大减少。速滑运动员小肌肉群力量训练方法上的再创新,既提高了速滑运动员的专项技术能力,也使常年枯燥的训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通过有针对性的小肌肉群力量训练,能促进速滑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最大动量训练法对跑、跳基本动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一篇实验性研究报告。作者用“最大动量训练法”对7名运动员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训练。结果发现“最大动量训练法”能够改变下肢各肌肉群收缩发力的协调性。并且通过下肢各肌肉群力量状态的改善,使运动员的跑、跳技术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两台索尼高速摄像机对2021年田径邀请赛(华北赛区)男子跳高项目进行赛场同步拍摄。采用kinovea软件对比赛视频进行视频图像解析,运用spss对相关技术参数进行计算处理。结果表明:本次田径邀请赛男子跳高运动员助跑模式与世界优秀跳高运动员一致,但在速度上有所欠缺;运动员的髋、膝、踝蹬伸不充分,小肌肉群力量较弱。此次田径邀请赛运动员成绩还有待提高,本次研究寻找我国跳高运动员关键技术存在的优缺点,助力我国跳高发展。  相似文献   

5.
功能性训练是在提高动作表现的任务驱动下,通过训练动作来使运动员的生成特定力量以及神经肌肉协调性的体能训练方法。本文通过对羽毛球运动中膝关节的专项力量要求进行了分析。然后结合实际需求制定出提高膝关节力量的功能性训练动作,以期提高羽毛球运动员膝关节的力量并将动作转化在羽毛球运动实践中。  相似文献   

6.
一、双手运球训练练习方法:练习前,将瑜伽球放于墙壁和练习者背部之间(肩膀以下臀部以上),双脚开立与肩同宽,膝关节弯曲成半蹲姿势,腰部挺直上体稍向前倾。练习时,练习者双手在身体的两侧进行原地运球(图1)。练习目的:增强下肢的稳定性和提高运球的稳定性。练习建议:每组60秒,进行3组,间歇120秒。  相似文献   

7.
<正> 跳高是一项要求有强大腿部支撑力量和爆发力的运动项目。 要提高跳高运动员起跳蹬地的力量,除增加运动员的大腿和小腿各大肌肉群的力量外,加强踝关节周围和足部小肌群、韧带的力量,对于运动员运动成绩的稳定性和预防足部运动损伤是一种积极而有效的手段。下面介绍几种练习方法。 一、加强踝关节、足部蹬伸力量  相似文献   

8.
对男子跳高运动员下肢肌力特征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通过对男子跳高一、二级运动员下肢肌力的测试分析,发现两者表现出以下肌力特征:一级运动员踝关节向心肌肉力量训练效果不佳;一级运动员的两腿膝关节和踝关节伸肌离心肌力矩显著大于二级运动员;与向心肌力相比,一级运动员更具有膝、踝两关节离心肌力的优势。建议在训练中,不仅要提高运动员下肢的蹬伸力量,更要增强下肢的退让性肌肉力量。  相似文献   

9.
<正>中职院校主要以培养技能型专业人才为主。对中职运动员的训练来说,要尤其注重提升运动员的身体核心力量,增强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本文主要探究了核心力量训练在中职运动员训练中的应用策略及相关问题。1人体核心的含义人体核心指的是人体的躯干,包括脊柱、骨盆和周围肌群。核心肌群的组成包括腹横肌、腹直肌、竖脊肌、股后肌群、臀肌。根据核心肌群的位置,可分为浅层的大肌肉群和深层的小肌肉群。浅层的大肌肉群包括腹外斜肌、腹直肌、腰方肌、大部分的腹内斜肌、臀部肌群、竖脊肌。  相似文献   

10.
随着足球运动的不断发展,对球员的竞技能力的要求提高相应地要求球员具备更好的力量能力。足球运动对运动员的身体力量能力要求很高,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中控制躯干和髋部的力量非常重要,足球运动员表现的力量能力不完全取决于运动员的肌群力量,而肌群间的协调性和稳定性对力量发挥的影响程度较大。足球比赛中,足球运动员的各项技术动作的发力都离不开核心区肌肉群的发力。核心力量训练如何运用在足球训练和比赛中有待于发掘和论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对足球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进行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跳高专项身体训练主要是发展与跳高有密切关系、能直接促进掌握跳高技术和提高成绩的身体素质。在进行专项身体训练时,不仅要注意方法与手段的选择,还要注意到运动员的个人特点,同时还要处理好一般身体训练与专项身体训练的关系。跳高专项身体训练包括专项速度训练、专项力量训练、专项耐力训练和专项柔韧及协调性训练。一、专项速度训练跳高的专项速度训练可以分为助跑、起跳和过杆速度训练。(一)助跑速度训练  相似文献   

12.
运动员在进行体育训练的过程中,应注意体育训练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一些教练在进行体育训练的过程中,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大肌肉群的训练上,忽略了小肌肉群训练的重要性,使得运动员难以实现技术动作的完整发挥,甚至造成小肌肉群的损伤,这无疑会对运动员的成绩造成严重的影响。本文首先对小肌肉群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同时对训练小肌肉群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探讨,最后对体育训练中训练小肌肉群力量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为小肌肉群力量训练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3.
利用CYBEX-NormT等速测试系统对我国46名优秀女子足球运动员膝关节屈伸肌群进行等速向心收缩测试与分析,结果提示:(1)提高我国女子足球运动员伸肌的最大力量和快速力量是提高运动能力的关键;(2)为防止腘绳肌的拉伤,应适当提高女足队员的膝关节屈肌的力量;(3)我国女子足球运动员膝关节屈伸肌比率不均衡是导致膝关节损伤的主要原因,力量训练中应加强屈、伸肌力量,尤其是伸肌的力量,以改善屈伸比率的不平衡,防止损伤的发生;(4)我国女子足球运动员存在两腿屈、伸肌力量不平衡现象,在力量训练中,应加强对弱势腿的力量训练,以保证两腿的肌力平衡,防止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远固定力量训练在三级跳远运动员专项训练中的运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厚林  郭义军 《体育科研》2004,25(2):27-28,35
运用数理统计法、实验法对三级跳远运动员进行远固定力量训练.结果显示运动员小肌肉群力量增强、肌肉募集时间缩短,加速了无负荷向超大负荷的转换速度,各跳的转换时间缩短,有助于增强运动员的专项素质,提高运动员三级跳远成绩和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5.
肌肉力量训练是短跑训练的,重要环节,在力量训练中又必须要解决好肌肉的平衡协调发展问题。在力量训练中应对短跑所需的各肌肉群进行全面系统地训练,任何一方面的薄弱与不足,都将制约肌肉力量整体水平的提高和发挥,影响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得好成绩,也不利于运动员在更高水平上的继续发展。在我们的青少年短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中对力量的平衡发展重视不足,造成了青少年短跑运动员在以下方面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16.
全面发展跳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是提高运动员跳高成绩的基础,科学选择训练手段是提高运动成绩的关键。只有抓住这两个环节才能在训练过程中不断提高运动成绩,取得较好的训练效果。身体素质训练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等,它们之间是相互制约的,实验证明忽视任何一种素质训练,都会使运动员身体素质之间发展不平衡,影响运动技术的掌握。尤其是力量素质的训练,对跳高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提高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我在背越式跳高技术教学中正确运用帮助与指导方法,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现将背越式跳高技术教学中帮助与指导的基本方法介绍如下: 一、学习背越式过杆落地技术的专门练习 1、“背越式成桥”练习要领:仰卧在海绵垫上,两腿髋、膝关节屈曲,两脚靠近臀部,两臂自然平伸,然后臀部尽可能高抬,以肩部和两脚支撑成“桥”。帮助:站在练习者一侧,用手托顶其腰背部,帮助抬高臀部。指导:挺髋,肩胛内收,腹部和小腿  相似文献   

18.
肌肉力量训练是短跑训练的重要环节,在力量训练中又必须要解决好肌肉的平衡协调发展问题。在力量训练中应对短跑所需的各肌肉群进行全面系统地训练,任何一方面的薄弱与不足,都将制约肌肉力量整体水平的提高和发挥,影响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得好成绩,也不利于运动员在更高水平上的继续发展。在我们的青少年短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中对力量的平衡发展重视不足,造成了青少年短跑运动员在以下方面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19.
大腿后侧肌肉是田径运动员尤其是短跑运动员的易伤部位.其主要原因是肌肉力量差。由于学校业余运动训练条件有限,在器材上很难满足训练要求,使得训练效果不是很理想。下面就我的实践,介绍几种利用简易器材发展大腿后侧肌肉力量的方法。一、皮条牵引法练习者俯卧在垫子上,用一根皮条或旧的自行车内胎,一端固定,另一端固定在运动员的踝关节,将皮条拉紧使其具有一定张力。用力收缩大腿后侧肌肉牵引皮条使踝关节向臀部靠拢。  相似文献   

20.
从核心力量训练的视角,对辽宁省少年女子排球队运动员的力量、速度、协调性、柔韧性等运动素质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实施为期3个月的核心力量训练.通过训练前、后运动员弹跳、移动、挥臂、协调、腰腹和核心6类16项运动素质指标及其身体平衡能力改善与提高,归纳总结少年女子排球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的基本思路与方法.结果显示,核心力量训练后,辽宁省少年女子排球队运动员的运动素质均有所提高,尤其是腹背力量、核心区稳定性指标(两头起提高了7.30次,背起增长15.70次,P<0.01;俯桥、仰桥、侧桥成绩分别提高26.10 s、20.00 s、23.80 s,P<0.01),说明核心力量训练采用的训练方法、练习动作针对性强,训练效果比较明显;运动员双脚站立静态平衡水平、左右脚站立静态平衡水平、双脚站立动态平衡能力均有所提升(P<0.05),运动员核心区域深层的肌群的稳定性、神经-肌肉的协调、身体重心平衡控制能力提高,核心力量训练实效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