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据报道,一位35岁的美国妇女在一起煤气爆炸中受伤,身体的75%被严重烧伤.送入医院后,主治医生从她身上削去一小块未损伤的皮肤送到波士顿一生化科技公司.30天后,该公司利用这块皮肤"培植"出健康的皮肤用来治疗病人的伤口.46天后,病人出院,比一般烧伤者缩短了2/3的就医时间.  相似文献   

2.
使用人造皮肤治疗烧伤病人,一直是烧伤科医生的一个美好的愿望。现在,这个愿望就快要实现了。最近,美国有两家公司已开始进行人造皮肤治疗烧伤的临床试验。只要有一家公司取得成功,那就会使皮肤烧伤一类的治疗技术得到根本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大面积的烧伤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可能是我们普通人难以想象的,严重烧伤的病人没有了皮肤这一天然的屏障,很容易遭受各种细菌的感染,体内的体液也会毫无遮挡地从身体表面渗出,极易造成心脏、肝脏等器官的衰竭,最后可能导致死亡。因此,怎样能够快速地使病人获得完整的皮肤是治疗烧伤病的关键所在。以前烧伤修补大多是通过植皮来完成的,这种从身体其他地方取下皮肤,再移植到烧伤部位的治疗方法,对全身皮肤都造成了比较严重的伤害。能不能有一种更为完善的方法进行烧伤皮肤的修补和再造呢?科学家们就发明了一种用自身细胞的溶液来治疗烧伤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德国弗朗霍夫激光技术研究所研究人员成功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出人造血管,这一技术突破有望广泛应用在治愈皮肤创伤、人工皮肤再造和人造器官等医学领域。重大事故受伤、大面积烧伤或肿瘤切除的病人经常需要对创面皮肤进行再造,目前的医疗技术只能对皮肤表层厚度(真皮和表皮)不  相似文献   

5.
《发明与创新》2010,(8):42-42
据报道,澳大利亚科学家正在研发一种仿真型全功能皮肤用于皮肤移植,以造福烧伤患者,并希望能于今年晚些时候开展动物实验。研究人员正在实验室研制供移植用的全功能皮肤,将有望改变皮肤严重烧伤患者的生活。  相似文献   

6.
邢河 《科学中国人》2009,(3):102-102
烧伤,相信没有人会对这个词感到陌生,这是人类从发现发明用火以来始终没有摆脱的恶魔.一般人在轻微烫伤后会冷敷而上药.烧伤严重者则送医就诊,常看到烧伤后的疤痕粘连导致皮肤斑皱片片.给病人带来精神和身体上的痛苦.以及持续做植皮手术的巨额经济负担。于是,病人、医生都在追问:“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将烧伤伤害在第一时间降至最低或者完全消灭?”在这万千心声的呼唤下,中医暴露干燥疗法诞生了。带着疑问,记者走访了暴露干煤疗法的发明者.世界中医药研究院医学终身教授.二级警督关东恩博士。  相似文献   

7.
德国科学家利用头发根部提取的干细胞,成功培育出皮肤组织。这一技术的成熟有望为烧伤患者等需要接受植皮手术者带来福音。莱比锡弗劳恩霍费尔细胞治疗和免疫学会研究人员安德烈亚斯·埃门道尔夫说:"我们采集了几根病人的头发,然后从发根处提取出干细胞培养两周。  相似文献   

8.
探讨西藏高原上肢烧伤的早期治疗及手部功能恢复情况,作者对1990~1993年收治63例上肢烧伤病人进行分析,其中男59例,女4例,以冬春季发生率为高,汽油烧伤为多,Ⅱ及深Ⅱ最多,少数Ⅲ烧伤,对22只深度烧作的手背,进行了大张中厚植皮术,均一次性成活,使手部功能得到了早期锻炼及恢复。  相似文献   

9.
《科教文汇》2005,(1):9-9
皮肤深度烧伤后的植皮对患者来说可谓”拆东墙补西墙”,即便如此也难以完全恢复原有的皮肤外观和功能。现在这类传统的自体皮移植方式有可能被可爱的蚕宝宝分泌的丝蛋白来取代.就是说蚕丝中的丝素和丝胶将通过科学家的妙手“变出”皮肤、骨骼和血管。  相似文献   

10.
一位35岁的家庭主妇正在厨房忙碌,瓦斯加热器突然爆炸,造成她身体75%以上部分的严重烧伤,当即被送往医院。医生们从她身体未受伤的部位取下一小片皮肤,立即送到生物技术实验室——基因酶组织修复中心。一个月后,那一小片皮肤生长到足够覆盖全部受伤皮肤的面积。她只在医院住了46天就出院了,这只是同类烧伤进行常现治疗所需时间的1/3。 一个因玩弄汽油和火柴的16岁男孩,不幸将身体60%的部位烧成重伤,被送到医院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专家最近研究发现,对烧伤老鼠施行的各种皮肤再生移植方法中,移植骨髓干细胞的治疗效果最佳。研究人员在实验中将40只烧伤的老鼠平均分成4组,给其中1组老鼠的烧伤面移植自体骨髓干细胞,为第2组老鼠的烧伤面移植异体骨髓干细胞,给第3组老鼠移植老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作为对比,对第5组烧伤老鼠不作任何移植。1个月  相似文献   

12.
孔令吉 《金秋科苑》2011,(14):75-75
美国一名大学生开发出一款"魔镜":不仅能照出你的模样,还能测出你的心率。传统的心率测量计需要给病人带上很不舒服的胸带,这对烧伤病人和新生婴儿来说尤其不方便。2009年,  相似文献   

13.
《聊斋志异》中的《画皮》所说的人皮面具令人毛骨悚然,但对于烧伤科的医生来说,人皮却是很重要的宝贝。来自苏州大学的科学家们最近开始了一项全新的实验,就是利用丝绸提取的丝蛋白与人类干细胞相结合培育仿生皮肤。如果成功,那么将来的烧伤病人想要用多少皮肤就可以用多少皮肤,且不用再忍受植皮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14.
汪仕良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烧伤外科学专家,1959年开始从事烧伤临床工作时。通过长期观察和潜心研究,他总结形成了一些临床诊治方法。通过早期喂养与延迟喂养比较,否定了烧伤休克期患者早期必须禁食的错误主张,于80年代中期在国内烧伤界首先提出并应用早期喂养,明显降低了并发症。他先后参与救治了6000余例烧伤病人,并在全国数十个城市、地区参加会诊、抢救了50余批烧伤患者。  相似文献   

15.
陈舜  吴伯瑜 《学会》2000,(7):55-56
目的 评价rhGH对烧伤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成人烧伤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予以rhGH ,其余治疗两组相同。分别观察两组病例的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糖浓度、体重变化及创面和供皮区的愈合情况。结果 rhGH治疗组治疗后的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及体重增加明显高于治疗前 ,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 ,差异均有显著意义。结论 rhGH能促进烧伤病人的合成代谢 ,增加体重 ,加速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6.
真假湿润烧伤膏终见分晓家骥1981年,徐荣祥──一名尚在大学念书的学生的一项发明成就震动了中国烧伤创伤学术界,使中国人在世界医药之林又独树了一面鲜艳的旗帜。多少年以来,烧伤创面治疗的四大技术难题一直困扰着烧伤创伤学术界的中外名家。如何利用非麻醉方式解...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15,(15)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危重症病人皮肤护理的作用。方法:将180例危重症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通过详细评估患者皮肤问题,采取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压疮、医源性皮肤破损率、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病人压疮、医源性皮肤破损率及相关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危重症病人实行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地降低危重病人医源性皮肤破损及并发症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美国一名大学生开发出一款"魔镜":不仅能照出你的模样,还能测出你的心率。传统的心率测量计需要给病人带上很不舒服的胸带,这对烧伤病人和新生婴儿来说尤其不方便。2009年,麻省理工大学电气和医药工程专业的亚裔研究生付明哲(音  相似文献   

19.
医学界一直对修复大面积烧伤的皮肤很头疼,移植在伤员身上的猪皮被人体所排斥,存活率很低,非常不安全。现在,我国浙江大学的科学家通过提取蚕丝中的蛋白质,制成蚕丝人造皮肤,这种人造皮肤就像用蚕丝做成的服装面料一样,具有丝绸般的光滑平整和柔韧特性。把蚕丝皮肤贴在创伤皮肤表面,半个月左右创伤就会慢慢愈合,不会被人体排斥。  相似文献   

20.
德国符兹堡大学研究小组与天然组织技术公司(Biotissue Technologies AG)共同开发一项崭新的皮肤移植技术,即将以例如灼伤或深可见骨的严重皮肤外伤病人为对象,进入最后临床人体实验的阶段。由于研究结果证明,新方法将能使深度组织创伤直接而较迅速地愈合,因此备受医界瞩目。 研究者指出,运用新方法能在2到6周后于实验室内培养出真实皮肤般的组织,具备相同的细胞和组织分层,甚至表面也会形成角质,这是以往所无法做到的。到目前为止,对于深度皮肤伤口,医生只能利用药膏及特殊绷带,刺激伤口底部的皮肤组织慢慢长高,或是在身体其它部位切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