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近年来教育界关注的热点。所谓应试教育,即脱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地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素质教育,则是根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教育。素质教育相对应试教育而言,是教育的一大进步。素质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位教师、一个年级、一所学校、一个局部地区教育部门所能完成的。因此,它不单单是学校的事,也不单单是家长的事,而应由学校、家庭、社会互相配合,协同努力…  相似文献   

2.
提高素质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学校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体育教育,是完成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体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培养学生竞争意识,促进学生智力、体质发展的重要学科。  相似文献   

3.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学校教育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促进学校生动活泼的发展,办出各自的特点”。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一个首要问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中小学由应试教育走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一项伟大的工程。学校是每个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搞好素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怎样搞好素质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4.
论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命题,也是当前我国教育界特别重视和提倡的重要教育内容和方法。校园是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发展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各方面素质能力的重要园地。学生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知识的吸收和内化、素质能力的培养无不带有校园文化的色彩。学生进入学校,不仅仅接受课堂教育,学校的风尚、习惯、道德规范、人际关系、班集体的精神面貌、文化观念都对学生产生着影响。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对推进素质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现阶段学校教育改革的整体目标,而体育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开发智慧、潜能、形成学生健康个性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活动。这就要求体育教师不仅要更新教育思想,更要更新自身的专业素质。从传统的“专业教育”的局限中解放出来,发展自己的素质能力。而要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教育能力,必须从自身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及身体素质着手。  相似文献   

6.
以学生为本 促进素质教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革新》2005,(4):31-31
在学校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新时代中,如何促进“素质教育”发展,我们认为学校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前提,以学生为动力,以培养和造就实用型人才为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7.
素质教育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根本,它决定着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教育目标的设定。学校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结合学生自身,发挥教育特性,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要求,使学校体育教育更加具有活泼性、创造性,使学生在享受学校体育教育的同时促进其全身心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的概念从提出至今,经历了一个从不认识到认识,从争论到达成共识的过程。素质教育之所以成为一项指导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的战略措施,主要是因为素质教育反映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体现了现代的教育思想,展示了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素质教育所体现的现代教育思想  1.素质教育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一直把对知识教育高效率的追求作为学校教育活动和教育科研的中心,结果,“人”常常不知不觉中为知识所奴役。学校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的教育活动几乎全部围绕着让学生掌握某些具体…  相似文献   

9.
(一)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又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素质教育的内涵。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讲,素质教育有三个要义: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第二是使学生德、智、体、美得到全面发展,第三是使学生主小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一、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就是面向全体。能否面向全体学生,是素质教育实施与否的一个根本标志。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来讲,实现面向全体,就是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当前,就是要把工作重心向薄弱学校转移。如,充实和加强这些学校的领导班子,优化师资队伍,经费…  相似文献   

10.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接受体育教学的重要阶段,体育教学对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现有的学校体育教学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素质教育的需要,必须加以改革。  相似文献   

11.
周国萍 《江西教育》2002,(20):13-14
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充分反映和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规律,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青少年学生是公民道德教育的重点人群,学校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学校要把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建设放在重要位置。《纲要》的贯彻,对学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切实抓好学校道德建设,提高学生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以素质教育观念,形成学校道德建设的…  相似文献   

12.
赵清正 《江苏教育》2006,(2A):35-35
我校积极实施“文艺兴校”战略,创新艺术教育发展机制,创建艺术教育特色,打造艺术教育品牌,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提升,学校的艺术教育成果多次获全国、省、市级奖励,学校被评为首批江苏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  相似文献   

13.
“培养和造就二十世纪新型人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发展。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本文以服装设计课谈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几点尝试。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作为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作为尊重主体、面向全体、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教育模式,它不可能脱离课堂教学这一学校教育的中心来实现其教育目标。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的作用呢笔者认为,应做到如下几个结合。一是全面发展育的全部意义在于塑造人。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当前一些学校由于对素质教育的片面理解或浅层理解,认为多开设选修课,多开展课外活动,就是发展特长,实则不然。课堂教学才是素质教育的主战场,课堂教学的素质…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南街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学生服务,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更优良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力促人人发展,务求人人成才”为教育宗旨,不断加强教育教学科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切实可行的素质教育之路,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质量和社会效益,先后被命名为“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办学管理规范化学校”、“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现代化教育实验学校”等称号。  相似文献   

16.
何咏燕 《教育导刊》2004,(15):53-54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注重发展学生的科学与环境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环境意识。我们坚持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活动,使科技工作、环境教育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并以此创造了学校的特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相似文献   

17.
培养青年教师推动素质教育尚传钢与应试教育相对,素质教育是旨有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培养学生的身心素质,健全学生的个性,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这种崭新的教育模式,对我们来说,既是一次挑战,又是一次机遇。就学校教育而言,在素质教育立足点最具主动性和...  相似文献   

18.
减轻学生负担,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目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也是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难得机遇。素质教育与减负的大力推进,使学校体育教学有了重要的地位,从而使学校体育教学有了重要保障。只有抓好好以下四个方面:(一)确立全面发展的体系教育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强化素质教育;(三)加强教学实践,提高学生能力;(四)突出学校体育的教育作用——的工作,学校体育教学才能真正适应素质的发展,推进学校减负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实施中小学素质教育,必须探索和建立新的学校管理体制。只有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切实改革和完善学校管理工作,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才能从根本上得到保障。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学校管理工作进行哪些方面的变革呢?一、变封闭的学校管理模式为开放的学校管理模式在应试教育下,中小学校管理是相对封闭的,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中小学管理就必须积极探索开放的模式。1.教育对象开放素质教育的主要教育对象是学生,但不仅是学生。素质教育的对象应该扩展到学生家庭及社会。这是因为,要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不仅是学校领导和老师的任务,也…  相似文献   

20.
在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职校学生的个性应得到充分发展。教育合作是促进职校学生个性充分发展的重要途径,教育合作关键在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相互之间和学校与学生之间实行教育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