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我国体育院系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促进体育院系毕业生的就业,必须加强体育专业课程改革调整.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从社会学的角度对我国体育院系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影响体育院系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因素,提出转变观念,停止体育专业的扩招,严格控制高校新增体育专业,根据社会的需要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加强体育专业学生各方面的技术、技能的培养,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河北省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进行调查,着重分析影响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各种因素,并从国家、学校、学生本人等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旨在为实现体育专业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研究对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研究结果与分析1.目前,对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解还处于一种模糊的状态。对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还没有触及到实质性的内容,目前主要是对概念、必要性以及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评价中介机构等方面进行理论性的研究,还没有触及到如何发展和构建我国体育教育评价机制这一实质性问题。2.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评价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体育教育人才素质影响的双重性;评估对象的散在性;评估过程干扰因素多;缺乏具体的测量指标等几个特点。因此,要对体育教…  相似文献   

4.
部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心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智颖  马青录  郑兵 《体育学刊》2005,12(6):103-104
通过对部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心理的问卷调查,分析毕业生的就业理念和择业心态.提出高校要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减少盲目性,树立艰苦创业的奉献精神,建立对本专业的自信心,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结合当前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对毕业生就业状况和就业期望开展进行了深入调查,针对目前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困境,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187名体育系应届毕业生入学动机及对今后职业选择意向的调查、分析,认为:1.学生入学前职业选择的意向对其毕业前的职业定向产生极大影响。2.入学前、毕业前毕业生中愿意从事体育专业工作的学生居多数,但有四分之一的同学不愿从事体育专业工作。3.毕业前在多数愿意从事体育专业的同学中,仅有四分之一的同学愿意从事中学体育教师工作。4.加强教育工作,对巩固学生专业思想、转化学生的思想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了解体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应对压力方式的特点,以便为有针对性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对山西省体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应对方式的特点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体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应对方式各因素得分均高于非毕业生,在消极因素上差异显著;不同性别的体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压力应对方式存在显著性差异;本科毕业生积极应对显著高于专科毕业生。  相似文献   

8.
论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准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资料法、调查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影响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各种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高校应向毕业生提供就业能力培养与服务、毕业生自身应积极做好就业准备。高校应提高专业培养质量、切实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重视和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实现毕业生就业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河南省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分析,认为河南省体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意向主要受生源地、毕业所在地、就业单位类型、地域、工资薪水及待遇等几个方面的影响.针对河南省体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在择业环境方面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以期为河南省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就业指导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数据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就业特点和就业压力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毕业生就业指导、专业设置、教学改革、市场开拓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当前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以山西省8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就业去向、信息渠道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山西省体育教育专业就业率虽然良好,但能成为国家正式事业编制的体育教师较少,毕业生大多希望到经济发达地区工作等,针对这些现状相应的提供一些促进就业的对策和建议,希望能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专业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方面提供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海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高校体育系体育教育专业临近毕业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总体超出中等水平,在自我评价、收集信息、选择目标、制定规划、问题解决五个维度上的得分相近,均超出中值.找出存在的原因,并进行总结归纳,以期对高校体育教育毕业生就业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陈航 《精武》2013,(21):142-143
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毕业生就业工作已成为所有高校师生和社会普遍共同关注的问题,体育教育毕业生就业范围相对较窄,特别是近几年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压力增大。有必要对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期望进行调查分析,寻找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对西安体育学院体育系2013届体育教育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为高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等方面提高体育专业教育质量,同时为毕业生的就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以及职业发展关乎专业发展方向和趋势。为了推进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可持续性发展,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数理统计法,调查了2007~2013届北方体育院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状况,以及职业发展情况。结果显示,该专业毕业生毕业即就业的比例较低;一次就业地点仍以大中城市为主;进入学校工作的比例最高;并且大多从事非体育专业工作。其中,35.1%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生曾经发生过工作变动;工作变动后,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比例仍然较低;在薪金方面,半数以上的的毕业生工资有所提高;而福利待遇、职业规划与工作环境是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生调动工作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见,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应设立多元化的培养方向,加强学科建设和课程体系改革,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奠定学科专业基础。  相似文献   

15.
董雷 《体育世界》2014,(9):91-92
本文采用文献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以滨州学院健美操专业应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分析讨论了滨州学院健美操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教学能力现状。分析得出滨州学院健美操专业应届毕业生专项技术运用能力欠缺,专业知识基础薄弱,组织管理能力严重不足。希望此结果对健美操专业应届毕业生教师方面发展提供帮助,对学校培养学生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采用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分析不同人群对制订新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意见和建议.结果显示:目前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从事中小学体育教师工作的比例与专业培养目标差距较大;大学生毕业后的首选职业仍是中小学体育教师,但50%以上的毕业生迫于现实压力而转行;不同人群对新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满意度一般.建议:国家应启动包括新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在内的标准体系制订工作;新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制订应在体育新课程实施的大背景下,以专题研究的形式进行.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校招生数量越来越多,但是社会对高校人才的需求量却相对饱和,从而造成了目前高校毕业生特别是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从就业制度改革、高校扩招、毕业生的择业观、体育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等方面分析了影响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具体原因。并从体育在高校中的地位,群众、社区活动增多及各高校新设专业等方面探讨了2008年北京奥运对我国高校体育带来的良好的影响,特别是给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了千栽难逢的机会。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当今社会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生的规格要求,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自我评价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当今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规格要求具有明显的方向性特征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应从培养目标的定位、培养的层次、专业课程设置三个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9.
通过权威性的相关文献资料,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与数据分析法,了解我区高校体育运动训练专业武术专项本科学生就业情况,在此基础上结合有关领导、专家的宝贵建议和该专业毕业生问卷的反馈信息,分析当前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并提出相关对策.本文旨在抛砖引玉,为有关部门提供制定科学的课程设计及学生培养目标参考,以促进我区高校体育人才培养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钦州学院外国语学院2011-2013届应用泰语专业毕业生进行调查分析,可知其就业流向有4个特点:就业率高;大部分学生选择在泰国升本;沿海省份和泰国是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地区;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高。本文将以钦州学院外国语学院2011、2012和2013届应用泰语专业的毕业生(属于高职高专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对其就业情况和就业流向的主要成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