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区思想政治工作隐性教育模式是深入探讨和推进我国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创新和拓展,也是衡量我国基层组织治理、服务和教育等工作的重要指标。然而,在信息化、网络化时代背景下,外来思想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念对我国的冲击与渗透加剧,探讨社区思想政治工作隐性教育模式以提升我国基层群众主流的思想、政治、道德、法律等教育实效性,从而促进我国民众的凝聚力和国家认同感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立足于探讨城市社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通过分析在指导理论、工作载体、工作过程中的问题,并阐述详细原因,总结出了相应的解决、改进的措施,致力于促进基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最大限度发挥,促进基层人民大众乐于接受国家主流思想意识形态,促进自觉培育社会主义高尚的精神文明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2.
高校学生社区,已经成为学生之间内相互沟通、共同成长的重要场所,推进党建工作进社区,已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得不面临的问题。笔者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围绕高校学生社区党建,从大学生党员和群众的角度进行了抽样和访谈调查,在梳理大学生党员和群众对社区党建现状和愿景的基础上,提出社区党建网格化管理、加强党建宣传和构建科学合理激励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新理念,需要注重对社区居民开展以公民教育为核心的社区居民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建立健全社区自治机制,需要创设社区学校等形式,在载体上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4.
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升思政教育工作实效性成为各大高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社会整体环境和学生心理思想都发生了巨大改变,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的融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视角,教师引入社会工作的助人自助、接纳尊重、服务奉献、公平正义等理念以及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等专业方法,有利于凸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适应社会变化,还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5.
建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社区”,有助于营造和谐的思想政治环境,具有重大政治和教育意义。高校在新媒体时代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社区”应着力改善教育主客体之间、学生与主流意识形态之间、教育客体与教育环境之间的多重关系,通过搭建高校“微社区”平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信息素养、加强教育主体网络安全教育及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等有效策略,架构相对完善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社区”,力争在新时代为推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更加贴近学生实际,应通过建立一支服务型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整合教育资源,形成育人合力,让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走近学生的精神世界,开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以微信息、微媒体、微社区为主要形态的双向互动"微时代"的新网络空间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交往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带来了冲击,思想建构的独立性与交互需求的强化、价值建构碎片化与核心价值边缘化、媒介融合虚拟化与高校缺失话语权等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实质挑战,构建"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追求和实践转向,高校要通过探索互联网+思维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和新理念,引导大学生重塑社会主流价值观,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以实现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8.
在新形势下做好中职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时效性,必须处理好思想政治工作与为人师表、学生管理工作、新型网络的关系。用表率、榜样启迪和激励学生;用科学理论思想教育、说服、转化学生思想认识,建立自觉意识;用信息网络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推进技校学生思想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必修课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十九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进网络、进学生社区"(以下简称"五进")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的一种创新和探索,尤其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扎实做好"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进网络、进学生社区"。本文提出了研究生"五进"的可行性实施方案,以期促进广大研究生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九大精神上来。  相似文献   

10.
当前,高职院校在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的过程中,存在宣传形式单一、针对性与实效性不足等问题。高职院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的推进应根植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特点,深度耕耘思政教材,守正创新思政课堂,多措并举打造大思政工作格局,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