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时评正越来越成为媒体设置社会议题、引导社会舆论的特殊手段.时评对时事和时政进行评论,既对新闻事件和人物发表议论,也可以就身边之事、心中所想发表意见.  相似文献   

2.
黄德劲 《青年记者》2007,(14):74-74
作为“旗帜”、“灵魂”,评论对一张报纸,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在一个充分信息化的时代,有生命力的新闻时评,意在反思社会转型时代的信鼠加速对社会生产和社会存在所产生的强大影响。这一影响不仅仅是不断扩大信息流量,同时也在扩大传播主体的社会范畴。  相似文献   

3.
议题设置是进行社会控制的方法之一,是舆论引导力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Web2.0时代的互联网发展,给议题设置带来了新情况、新问题。面对议题设置的挑战,首先要及时传递议题,获得议题设置主动权;同时要不断优化议题设置,吸引受众关注,使相关议题转变为受众议题;最重要的就是议题设置后影响网民向着既定的方向思考议题,产生预期的传播效果。虚实结合、网络上下互动中找到议题设置的创新机制是有效议题设置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的转型,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热情的提升,为言论的表达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使中国的新闻评论在近几年呈现出"井喷"的趋势,并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新闻评论作者,盛大林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盛大林坚持每日撰写评论稿件,且优秀作品频出,基本上每周都有文章登上四大门户网站的首页,被网友誉为"网上最牛的公民"和"十大最具影响力评论家".他在从事新闻评论十余年间,发表文章近两千篇.盛大林的时评带有对社会的深思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的评论,用富有逻辑的论证,进行理性的分析判断,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他的时评选题广泛、视角独特;他的文字散发着理性、建设性;他的观点深刻、一针见血,充满着真知灼见;综观盛大林的时评作品,体现出他对社会的独特洞察力和强烈的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5.
议题设置是进行社会控制的方法之一,是舆论引导力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Web2.0时代的互联网发展,给议题设置带来了新情况、新问题.面对议题设置的挑战,首先要及时传递议题,获得议题设置主动权;同时要不断优化议题设置,吸引受众关注,使相关议题转变为受众议题;最重要的就是议题设置后影响网民向着既定的方向思考议题,产生预期的传播效果.虚实结合、网络上下互动中找到议题设置的创新机制是有效议题设置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6.
新闻评论要具备大局意识,以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为根基,把握时度效,深耕特色领域;树立问题意识,紧盯前沿问题,在“没有路的地方”探索可行之路,在矛盾交汇处做文章;培养受众意识,追求议题设置的“最大公约数”,将与受众的共情融入评论全过程,保持清醒与理性,让评论更有针对性和说服力。  相似文献   

7.
能征惯战、久经沙场的战将,不能只会使用一种武器;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记者,不能只会采写本报讯,写杂文、评论也应是记者不可缺少的基本功。既然是基本功,就不能荒疏,要勤学苦练,争取日有长进、月有提高。  相似文献   

8.
正开设新闻时评专栏、专版,成为当前纸媒的一大特色。面对社会转型期时常暴露出来的急躁、喧嚣、迷惘等情绪,以"观点制胜、以理服人"的时评,要正视公众"价值观念日益多元,行为选择日益多样"的现实,围绕核心价值观选设议题,用健康阳光、乐观豁达、宽容平和的思想源导向,使公众在关注和接受"媒体思想"的过程中,逐步温润社会心态,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社会心态趋向引发关注,写入"十二五"规划  相似文献   

9.
陈颖 《新闻知识》2012,(6):14+11
所谓时评,讲究的是及时评论,一般在新闻发生的第一时间发声评议。对于纸媒而言,则一般在新闻见报的同时刊发评论,有时还要在新闻的引文后缀上相关报道的版面,以方便读者对应新闻阅读。但时评是不是越快越好呢?也不尽然。以笔者编辑西安晚报《今日时评》版面的经验来看,时评稿件的选择,虽然要追求及时性,但更应避免上假新闻的当,做出乌龙评论;或者在新闻事实尚不明朗的情况下浮光掠影地评议,抓不住问题的实质。这里,首先探讨一个时评的时机问题。  相似文献   

10.
庄电一 《今传媒》2010,(1):81-81
能征惯战、久经沙场的战将,不能只会使用一种武器;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记者,不能只会采写本报讯,写杂文、评论也应是记者不可缺少的基本功。既然是基本功,就不能荒疏,要勤学苦练,争取日有长进、月有提高。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社会科学,要坚持正确导向,唱响主旋律,为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思想舆论氛围。新闻媒体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坚持正确导向、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也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任务。新闻评论是媒体阐述立场、观点,影响、引导舆论的“灵魂”和“旗帜”。近年来,新闻时评作为新闻评论中的一个受  相似文献   

12.
王兰 《新闻记者》2007,(3):44-45
时评要有新闻性强的由头评论是新闻的衍生物,是对新闻的进一步拓展,所评论的新闻本身是否可读及可拓展,对时评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时评由头的新闻性强,受众的关注度高,评论的读者相对来说也会较多。而且比较而言,在评论之中,时评的时效性要求更高一些,这也是时评从其它评  相似文献   

13.
首发在2011年5月26日《人民日报·观点版(14版)》,由人民日报社评论部集体写作的新闻评论《倾听那些“沉没的声音”》,获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这是一篇针对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热点.呼吁政府关注和倾听弱势群体利益诉求的新闻评论,其观点准确清晰,导向鲜明有力,思想深刻,洞察力强,在议题设置积极作为、论证方式力求创新、语言清新直自口语化等方面尤为突出.值得新闻评论工作者学习和借鉴。议题设置积极作为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从评论的写作过程看,立论是评论写作的第一道程序。立论,就是提出评论的论题和论断,也就是提出所要评论的问题和作者对解决这一问题的见解。那么,且看我们的评论作者都有什么见解呢刁沈我读到的一些评论来看,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评论作者立论太简单化,太想当然了,常常是形而上学地看身份下笔写评论。譬如,只要是余秋雨在电视上多说几句,我们的评论一定说人家在卖弄文化;如果是演员罢演,那一定是耍大牌;女人开宝马撞了路边商贩,则招来富人霸道耍横的痛骂。暂且不说这样的评论角度能给人多少新的启发,单是这样的武断和片面.就很难让人信服。  相似文献   

15.
评论要真正起到灵魂和旗帜的作用,不仅要“守正”,要政治正确,还要以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正确的思想传播出去,真正做到入脑入心。作为安徽主流新闻媒体中安在线的评论栏目,中安时评坚持以“守正”引领“创新”,用“创新”提升“守正”,让坚定正确的政治思想和积极和谐的公序良俗始终占领舆论高地。  相似文献   

16.
时评,就是对当前时事的评论,对一段时间内或一个时期内时事的评论都算时评。可见,时评的时间性较事件报道要宽泛。可一些报纸、一些编辑把时评时间限制得太死,认为最好是昨天上午刊登的新闻,上午就写出评论,下午就传到报社,下午编出来,今天登出来,这就是当前编辑们追求的“昨日评论”。  相似文献   

17.
党报评论的双重属性,决定了既要清醒地认识到它的特殊性质和功能定位,又要遵循新闻传播的一般规律。党报评论要做活政论,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贴近群众的生产生活,让主题宣传深入人心;要做强时评,多关注社会热点、及时回应群众需求,满足受众的表达欲望;要做精短评,根据受众的需求,采取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党报观点立场、主流价值取向更好地传播给受众。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时评蓬勃发展,各类时评就刚刚发生的新闻事件,围绕舆论关注的焦点、百姓关心的热点及时、快速地发表评论,以权威、有力的评述,明快、犀利的语言产生极强的冲击力和感染力,成为公众话语权寻求表达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19.
我是半个时评人,以写经济评论为主,偶尔也写点时政评论。时间久了,也认识了几位所谓的时评高人,他们的章也算是满天飞。但看这些激扬的字,除了指责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失误外,除了同情弱势群体外,往往只开两个药方,即在体制上要强化人大监督;在制度上,要立法跟上。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当前成为舆论热点的"归真堂"事件为例,阐述了议程设置理论在大众传播包括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报道当中的运用。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通过设置各种与事件相关的议题,围绕议题展开报道,并实现议程互动,发挥了引导舆论、影响社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