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庭小实验就是学生在家庭中自己设计 ,自己寻找实验用品 ,通过自己动手 ,自己总结结论的简单而又容易完成的实验。它作为一种新的实验形式 ,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动手动脑的机会 ,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应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开展家庭小实验可以加强化学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化学课本中的概念、原理都比较抽象 ,难于理解且比较枯燥。家庭小实验能起到联系书本知识与日常生活的作用。例如通过做蜡烛燃烧、二氧化碳熄灭蜡烛火焰、用铅笔芯打开生锈的锁、铁生锈等家庭小实验 ,使学生懂得了物质燃…  相似文献   

2.
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的一个基本定律,它表明了化学变化中物质之间量的关系。比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是因为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也无增减所致。质量守恒定律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依据。除外.它还用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确定物质的组成题目的特征是告诉某一反应物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后的生成物,要求根据生成物的组成元素来推断反应物中肯定含有的元素或可能含有的元素。例1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则蜡烛中一定含有元素和元素。解析因为蜡烛燃烧是蜡烛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T化学反应。而在蜡…  相似文献   

3.
1 前言 蜡烛燃烧是初中化学课程中的一个核心探究活动,承载了许多物理、化学知识.燃烧现象能够激起很多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学生也会针对燃烧现象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使实验现象更加鲜明、有趣,许多教师对蜡烛燃烧的相关实验进行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些文章以蜡烛燃烧为主线,结合一些常见的燃烧现象,对什么物质在燃烧,火焰中有哪些成分,如何检验反应产物,燃烧为什么会形成火焰,火焰的形状、温度、颜色、亮度,蜡烛在失重条件下能否燃烧、如何燃烧等问题展开讨论,并探讨如何由实验观察提出探究问题,反思进行实验改进与设计的通用性思维策略.  相似文献   

4.
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变化中的一条重要定律,它从量的方面反映了化学变化的规律,它是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前提与依据。因此,正确地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对于培养同学们定量研究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就近年来各省市中考题中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予以归纳,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一、根据元素守恒推断物质组成元素守恒就是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保持不变。例1(94年河南题)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由此推断蜡烛中一定含有和两种元素。解析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的种类都不改变。蜡烛燃烧后的生成物是二…  相似文献   

5.
正《蜡烛及其燃烧》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实验教材中的第一个活动与探究,应该怎样教学才能达到新课程标准,我校化学教研组在研讨和实践中先后实施了三种不同的教学方案,实施后分别收到显著不同的教学效果,对新课改的实施很有借鉴意义.方案一老师以直观的演示实验、清晰的叙述语言、适时的课堂提问,必要的板书以及简单的原因分析等,使学生比较轻松的了解蜡烛在点燃前、燃烧时、熄灭后的各种现象及其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6.
正【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燃烧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本节课以蜡烛为载体,引领学生探究蜡烛在燃烧过程中出现火焰分层的原因以及蜡烛燃烧的产物,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反思.【教育教学目标分析】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本节课的教育教学目标是:(1)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2)巩固药品取用、仪器连接、气密性检查等基本的实验操作;(3)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7.
首先要明确,任何一个化学反应都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无一例外。一些表面看似违背质量守恒定律的现象(如镁带燃烧后质量增加了、煤燃烧后质量减少了),恰恰需要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才能作出科学、合理的解释,它们都是由于少计算了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8.
杨志华  曹圣华 《考试周刊》2010,(12):187-188
蜡烛是人们生活中的日常用品,也是学生实验中常见的化学用品,蜡烛燃烧是常见的化学变化。一支小小蜡烛的燃烧深藏着许多化学道理,闪烁着化学原理,越来越被中考化学命题者所关注。本文从蜡烛燃烧隐藏着的化学道理入手,结合中考化学试题,分析蜡烛燃烧背后隐藏的化学原理。  相似文献   

9.
胡云 《考试周刊》2013,(50):147+120-147,120
<正>一、问题的提出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130页课堂探究——灭火的原理(如下图)。点燃三支蜡烛,在其中一支蜡烛上扣一个烧杯;将另两支蜡烛分别放在两个烧杯中,然后向一个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钠和盐酸,蜡烛燃烧的现象有什么不同?请用灭火原理分析。根据灭火原理分析,现象是左边第一个烧杯中的蜡烛熄灭,原因是与空气隔绝,所以蜡烛熄灭。上课时有学生提出问题:蜡烛熄灭后,烧杯中究竟还有没有氧气呢?学生的这个问题引起了我的思考。于是我设计了实验进行了验证,装置如下图:  相似文献   

10.
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手段,科学严密、操作简单、现象直观的实验设计更是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载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对教材中实验的重视利用与研究创新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对实现知识目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严谨的科学素养等具有重要作用。义务教育人教版教材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一节中,安排了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的探究实验。笔者认为该实验的设计  相似文献   

11.
蜡烛燃烧是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在现行九年级上教版化学教材中到处都闪烁着蜡烛燃烧的光芒.一支小小的蜡烛燃烧蕴藏着许多深刻的化学道理,有关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已成为中考命题的热点.一、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例1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把一条粗金属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对这一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B.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C.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就不会很快熄灭  相似文献   

12.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一得定远二中吴兰英在按大纲要求完成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内容的教学后,学生对课后习题“氯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质量比反应物质量轻”,“镁条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镁条质量增加”这二现象往往都解释得不尽人意,甚至不少同学反应漠然。分...  相似文献   

13.
在《化学课程标准》中,物质的化学变化主要包括: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认识几种化学反应、质量守恒定律三部分内容.在历年各地中招考试中,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断,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分辨,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的计算,化学变化前后的能量变化和现象以及运用以上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等,都是考查的热点和重点.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4.
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学科中的重要定律。为使学生深刻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教师应总结教学经验,借助经典例题为学生讲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具体应用,使学生彻底掌握,灵活应用。  相似文献   

15.
《蜡烛及其燃烧》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实验教材中的第一个活动与探究 ,应该怎样教学才能达到新课程标准 ?无锡市社桥中学教研组在研讨和实践中先后实施了三种不同的教学方案 ,实施后分别收到显著不同的教学效果 ,对新课改的实施很有借鉴意义。整理出来 ,供同行们参考。方案一 :老师以直观的演示实验、清晰的叙述语言、适时的课堂提问 ,必要的板书以及简单的原因分析等 ,使学生比较轻松的了解蜡烛在点燃前、燃烧时、熄灭后的各种现象及其基本原理。点评 :活动与探究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由于老师上课目…  相似文献   

16.
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首先,结合化学学科特点,多启发学生把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联系,用所学化学原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多让学生参与课堂演示实验,指导学生建立家庭小小实验室。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趣味小实验;播放教学录像。展现活生生的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等,让学生真实、深切地体会到化学学科如何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在教学"质量守恒定律"一课时,用实验来探究该定律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学生的难点,尤其是选择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如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镁带的燃烧等实验,由于反应中有气体生成且逸散到空气中,或因为空气中的氧气参与反应,致使探究中观察到天平失去平衡,尽管借助化学反应原理可以分析出它们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仍然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担现象不明显,不能直观地得出质量守恒定律,因而该内容的学习也成了一部分学生的"痛处"和"盲点".  相似文献   

18.
初中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学习的质量对学生未来进一步发展有较大影响。化学与我们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但是学生并没有形成太多的理性认识。这种状况会造成学生对化学现象和知识产生严重的陌生感和排斥感,导致他们学不好化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教师想到了将“趣味”融入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其中用得最多的就是趣味化学实验。  相似文献   

19.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因此做好化学实验是学好化学的关键 ,对于教师来讲 ,上好实验课也是教好化学的关键。如何上好化学实验课呢 ?应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1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化学实验的分析包括现象分析和数据分析。现象分析是通过实验现象来总结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而数据分析则是通过实验所得的有关数据来推测出物质的组成及性质等。无论是哪一方面都要求学生有良好的观察能力。对于初学化学的学生 ,也许观察能力不够全面仔细 ,蜡烛的燃烧。一般的学生可能是这样描述的 ,“蜡烛剧烈燃烧 ,有火焰 ,放出热量”。这种…  相似文献   

20.
"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第二单元的一个重要实验,该实验初次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创新意识、合作意识等化学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教材实验在"推测蜡烛燃烧生成的产物"及"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处存在以下不足: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蜡烛燃烧生成的水蒸气会在烧杯内壁形成水雾,但在实际实验操作中,火焰上方烧杯壁温度高,烧杯壁易发烫,出现的水雾随即蒸发,现象不易捕捉,若烧杯离火焰稍远,则没有明显的水雾现象;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罩在火焰上,通过观察烧杯内壁是否出现浑浊,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产生,因烧杯放置时间长短、内壁石灰水多少等因素影响,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极不明显;蜡烛火焰熄灭后白烟的点燃,因吹蜡烛时用力大小、熄灭前蜡烛火焰大小、燃烧时间长短等因素影响,学生实验时白烟重燃实验成功率低(见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