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体育教学内容中的竞技运动项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坤 《四川体育科学》2004,(3):182-183,193
体育教学内容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因素,是体育教学改革的中心环节。本文主要对体育教学内容中的竞技运动项目在我国的发展现状、进入原因、弊端等进行分析,并论述了竞技运动项目教材化的具体途径及程序。  相似文献   

2.
现代竞技已经有100年的历史,它是从游戏派生并发展而来的,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作为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已被采用了几十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由于学校体育教学思想观念的更新以及现代竞技运动中存有规则的严格化、技术技能的高度化、竞争的激烈化等倾向,学校体育教材内容完全照搬竞技运动项目越来越不适应体育教育目标的完成。改造学校体育教材中竞技运动项目已成必然。可行性的理由是:  相似文献   

3.
随着学校体育“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提出,竞技运动由于其固有的一些弊端而淡出了体育课堂。但是竞技体育是具有教育价值的体育存在,体育教学发展不能脱离竞技体育,应当做的是有选择性地把竞技体育的具体形式——竞技运动引入课堂,并合理地对其进行改造,使其符合体育教学的需要,即处理好竞技运动教材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目前学校体育教材照搬竞技运动项目所产生的弊端,分析了改造竞技运动项目教材作为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可行性,为学校体育教材内容的改革提供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对竞技运动教材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打破学校体育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中心的竞技运动教学观。其核心工作是竞技运动的教材化。明确传授冀,竺炼手段与方法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及体育意识,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是当前学校体育的主要任务。并对竞技运动如何教材化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谈竞技运动体育手段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作为人类历史长河中经过长期实践和锤炼形成的文化,竞技运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和完善。体育在发展的初期,照搬和借鉴竞技运动本是无可厚非的。但在进入80年代后,由于竞技运动的发展甚至异化和体育对“增强体质”这一根本目的的回归,使得体育手段再原封不动地照搬竞技运动项目越来越不适应体育目标的完成,在“全民健身计划”方兴未艾之时,对竞技运动进行改造,使其体育手段化,从而为“增强体质”服务,已经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本文就竞技运动体育手段化的可行性、必要性以及基本方法和途径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徐大成 《精武》2013,(23):106-108,110
有人认为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下降的祸根在于运动技术的学习,认为体育课现状与饭炼身体目的形成落差,学生厌恶体育课、教师无心体育课溥学效果不佳、在物质条件上脱离学校实际、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化等都是“竞技运动项目教材化”遣成的。本文对这一问题重新解读,从“竞技运动项目教材化”的定义,内涵,地位、方法,现实意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便对此理论有客观,公正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随着竞技运动教材化改革的推进,对学校竞技化体育器材的教学化改造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学校体育中竞技化器材的现状、产生矛盾的分析,探讨了学校体育中竞技化体育器材的教学化改造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目前学校体育教材照搬竞技运动项目所产生的弊端,分析了改造竞技运动项目教材作为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可行性,为学校体育教材内容的改革提供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文献资料的方法,首先对竞技运动教材化提出质疑,然后对竞技运动项目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淡化规范技术要求、实现教法改革、精选教材内容、重视场地器材改造。这样才能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进健康。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提出了从健康第一的角度来审视我国高校竞技项目教材化改革与发展。立足于高校教学实际,论述了竞技项目教材化改革的迫切性、应遵循的原则和相应的对策,从而为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独特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2.
竞技体育学理论和运动训练学理论不是一个层次的理论问题,传统竞技体育学理论涵盖了运动员选材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竞赛学以及竞技体育管理学等4个子学科;从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结构的完整性和运动选材学科发展的需要,有必要把“运动员选材学”发展成为“运动选材学”;并提出了新的竞技体育理论体系构成的有序结构,使竞技体育专项系统层的目标、任务更加明确,为运动训练各个阶段训练工作的具体操作确定明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存在教学项目竞技化、教学强调技术化、教学组织一体化、部分中学存在教学“达标化”、毕业班体育课淡化误区。构建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是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目标需要。构建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应体现课程目标科学化、教学内容多样化、课内外一体化三项基本要求,采取有效的措施,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构建并形成具有各类学校特色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4.
竞技运动教材化--现代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孟刚 《体育学刊》2002,9(5):8-10
通过对竞技运动本质事项及其发展过程的分析与研究,论述了竞技运动作为体育手段的必然性、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了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实施竞技运动教材化的基本原则、方法程序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重点在于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建设。文化治理强调运用制度手段来影响竞技运动项目的组织结构,政策实践是组织结构良性运转的重要保障。文章阐释了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建设的意义与动因,以我国竞技运动项目组织治理和政策实践的问题与挑战,国外竞技运动项目组织文化建设的经验和特点为分析框架,结合我国本土实际提出竞技运动项目组织文化建设的策略选择。我国竞技运动项目组织文化建设面临着运动项目多元价值未能充分发挥、多元主体共治的组织体系不健全等挑战,应从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治理能力、发挥项目协会在竞技运动项目治理中的突出作用、完善竞赛体系等方面提升应对挑战和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探讨竞技体育跨项选材现实动因和一般规律,并针对目前竞技体育领域跨项选材存在问题进行理性反思。我国竞技体育领域跨项选材呈现以下规律:借助身体素质优势,由运动基础大项向其他项目流转;抓住关键技术环节,在奥运各大项之间高频互跨;依据项目特征和制胜规律,在同一项群互跨;依托综合竞技能力迁移,从早期专项化项目向晚期专项化项目流转。针对跨项选材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未来竞技体育跨项选材应精准把握项目特征,科学构建指标体系;深化跨项规律认识,准确捕捉跨项时机;科学划定选材范围,引导人才合理流动;加强跨项统筹管理,建立健全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7.
专项体育课在实施终身体育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竞技运动项目应该而且必须为学校体育教学所采纳吸收,作为高校体育课的主要内容。竞技运动作为实施教育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展现人的技艺,变成运动训练课。专项体育课对于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运动能力,满足社会对学生素质的需要及学生对体育的需要,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与习惯等,都起到积极作用。不能把学校体育中的竞技运动项目与竞技体育及技术,教育的手段与专业训练的手段混为一谈。那种认为实施终身体育教育应脱离竞技运动项目这条主线转为健身教育的观点,是不妥的  相似文献   

18.
跆拳道的体育教材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跆拳道运动素材的功能价值与体育教材化的可行性进行深入分析,并且从“竞技运动教材化”的视角出发,探讨跆拳道如何走近课堂,实现教材化的问题。文章旨在为当前学校体育教育的改革提出一点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重点在于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建设。文化治理强调运用制度手段来影响竞技运动项目的组织结构,政策实践是组织结构良性运转的重要保障。文章阐释了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建设的意义与动因,以我国竞技运动项目组织治理和政策实践的问题与挑战,国外竞技运动项目组织文化建设的经验和特点为分析框架,结合我国本土实际提出竞技运动项目组织文化建设的策略选择。我国竞技运动项目组织文化建设面临着运动项目多元价值未能充分发挥、多元主体共治的组织体系不健全等挑战,应从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治理能力、发挥项目协会在竞技运动项目治理中的突出作用、完善竞赛体系等方面提升应对挑战和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思维滥觞及体育、竞技在科教文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PE)和竞技(Sport)思维滥觞体现在体育和竞技语词、概念双脱落,认为身体化即体育,金字塔大体育,不计特性和本质,“历史因果链条”说,“家族相似”说。指出体育(PE)和竞技(Sport)在教科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