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天参加这个纪念会,非常高兴。我真心诚意地向从事三家书店工作的同志表示祝贺。特别是向一些革命的老前辈,在三十年代从事三家工作的革命老前辈表示感谢。象在座的钱俊瑞同志、张仲实同志,在当时都做出了很大的成绩。三十年代三家书店的工作,由于这些老同志、老前辈的努力,使党的影响在青年一代中大大扩展。可以说,在当时,是整整一代青年在三家书店的影响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刚才邓力群同志讲到了这个问题,我是深有同感的。当时就我自己的情况来说,也是由于三家书店各种工作的影响才走上了  相似文献   

2.
刚才几位领导同志肯定了三家书店的成绩。周扬同志讲,这三家书店是我们党直接领导的事业。这一点非常重要。我想讲两点。第一点,党怎样领导三家书店,三家书店同人、同志们怎样争取党的领导;第二个问题,简单讲一讲三家书店几位主持人,在党的领导下怎样组织它的各种事业。党的领导。首先,敬爱的周总理对三家书店特别关心,非常细致地领导。我记得1936年国共谈判开始,他派潘汉年、冯雪峰到上海来领导我们的工作。当时,周扬同志、胡乔木同志主持的  相似文献   

3.
我觉得在刘义权同志身上,有三个方面特别值得我学习: 一、组织观念和大局意识。 因为建军80周年上海市档案馆与解放军档案馆合作办展的缘故,我与解放军档案馆参加中美军事档案合作的同志有过一些交流,从交谈中能感受到参与这项工作的同志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自豪感。  相似文献   

4.
我过去长期从事新闻工作,许多新闻界前辈曾经在多方面给予我帮助,三年前不幸病逝的邵宗汉同志,就是这些前辈中的一位。宗汉同志是国际新闻社(简称国新社)的创始人之一。国新社于1938年由周恩来同志授命创办,团结了许多进步的  相似文献   

5.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在省委支部建设杂志社担任编辑和记者时,曾经三下原平县采访赵文和同志。时至今日,事隔二十余年,但仍记忆犹新。为了采访赵文和,我曾三下原平县,真像蝶恋花、蜂酿蜜,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头一次去东南贾村看赵文和,是我和老作家束为一道,以访问老朋友和结识新同志的名义,去当地了解情况和听取反映的。“文革”之前,李束为同志已经跟赵文和同志交成了老朋友,经过“史无前例”的洗礼,老友重逢,倍感亲切。因为有束为同志的引荐,我和赵文和同志虽是初次见面,但却一见如故,彼此之间心心相印。赵文和热情地招…  相似文献   

6.
写杂文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怎样才能写好杂文? 夏衍同志给《杂文报》写了一篇小文章《杂文三忌》(《人民日报》也转载了),他认为写杂文忌三点:一忌教条八股,二忌“怕”字,三忌冗长。他从“忌”的角度讲了杂文写作应该注意的问题。我今天从“贵”的角度讲。杂文“贵”在哪里? 我先念唐弢同志的一封信。二十年前,我在中央高级党校理论班学习,当时唐弢同志也住在中央党校编教材。我就把自己写的几十篇杂文剪报交给他,请他看看,提提意见。唐弢同志挺认真,看后写了封信给我。那时我三十出头,勉强可以算个青年。唐弢同志是老前辈了,他专门写了这封信,体现了他对青年作者的关怀和帮助。这封信中这样写道: ……今晚灯下,把全部剪报读了一过,其中有好些篇,报上发表时我就读过的,而且至今还留有  相似文献   

7.
我今天参加生活、读书、新知三家书店革命出版工作五十周年纪念会,是很高兴的。我跟这三家书店有五十年的关系了,有半个世纪的联系。今天在座的有不少是当时三家书店的负责人,如徐伯昕同志、钱俊瑞同志,胡绳同志也是吧,好多位啰。可以说,我们是同志的关系,不是出版家与写作人的关系。就是在那时,我们也是同志的关系。所以,今天来参加这个会,我感到很高兴,有一种友谊的感情。五十年了,半个世纪,时间不短哪! 我当时不认识邹韬奋同志,没有跟他见过面。我与徐伯昕同志交道打得最多,因为我要靠他维持生活,拿稿费。与俊瑞,也  相似文献   

8.
范长江同志离开我们18年了。回忆他的生前,我曾在三个不同时期和他有过接触,并在一起生活过。第一次是1940年在重庆,我在长江同志直接领导下的国新社重庆办事处工作近一年。长江同志早在新闻界享有盛名,我对他怀有敬慕之情,能在他领导下工作,自然感到十分高兴。国新社是由长江同志和我国新闻文化界一些知名人士发起创办的。国新社在重  相似文献   

9.
朝鲜开城停战谈判期间,在我方代表团,我曾与浓建图同志共事三年,而且大部分时间是在他的直接领导下工作。当时,特别是在斗争比较艰难的时刻,建图同志的榜样曾给我很大的启示和教育。令人难忘的是建图同志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由于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建图同志在朝鲜三年,不但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而且应该说是大大超额地完成了任务。人们都很熟悉建图同志以吴敏的笔名发自开城的许多锋利的报道和短评,有人以为建图同志就是新华社驻开城的专职记者。事实上,建图同志当时肩负着很繁重的任务,作为代表团新闻处的处长,他  相似文献   

10.
邓拓同志是党的新闻战线上的一位卓越的领导人,笔走龙蛇,文论纵横,二十几年如一日.在战争年代的晋察冀日报,我曾经有幸在他直接领导下工作过三年。当时我刚到报社,对于办报完全是外行。三年中间,邓拓同志耳提面命,言传身教,使我受益良多。邓拓同志离开我们已经二十年了,但飞驰的岁月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委副书记刘正,去年十二月二十日在收到湖南日报编辑杨泽皇的信后,二十日即写信给该报总编辑注立康和杨泽皇同志。信中说:杨泽皇同志所提意见很好。我历来主张领导人的一般活动要尽量少见报。这三条消息报道事先我不知道。请报社今后注意避免此类现象,并请代向老杨同志致谢。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委副书记刘正,去年十二月二十日在收到湖南日报编辑杨泽皇的信后,二十日即写信给该报总编辑汪立康和杨泽皇同志。信中说:枥泽皇同志所提意见很好。我历来主张领导人的一般活动要尽量少见报。这三条消息报道事先我不知道。请报社今后注意避免此类现象,并请代向老杨同志致谢。  相似文献   

13.
学习和宣传焦裕禄的三次高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同志1964年5月14日病逝。三天后,省政府在民权县召开林业现场会,当时我作为河南日报记前去采访。会议开始,副省长王维群同志作了简短讲话之后,兰考县委副书记、县长张钦礼作典型发言。他一开始就两眼流泪,哽咽着说:“三天前,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同志因患肝癌在郑州抢救无效逝世。我是处理完他的丧事,赶来参加会议的。  相似文献   

14.
前几日,从新闻广播里听到了全国档案战线的优秀楷模刘义权同志不幸病逝的消息,他走完了近60年忠诚而执着、平凡而伟大的人生,我被深深地震动了。这也许是因为我与刘义权同志有一些相似之处而产生的共鸣。一是我也曾经当过兵;二是我也曾在部队做过档案管理;三是我现在仍从事档案工作。  相似文献   

15.
纪念陈云同志九十诞辰 做好古籍整理研究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陈云同志诞辰九十周年之际,新版《陈云文选》一至三卷及《陈云画册》在全国出版发行了。中共中央为此举行了座谈会,江泽民同志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代表中央,肯定了陈云同志“为中国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奋斗七十多年,功勋卓著,永载史册”。并指出,“《陈云文选》三卷本,集中了他的思想和观点,是他长期从事领导工作丰富经验的理论概括,对于我们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党的建设,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江泽民同志的讲话,对于陈云同志的光辉业绩和重要著作作了准确的评价。每当学习陈云同志的这部重要著作,我都由衷地尊敬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现在就我所从事的工作,对陈云同志关于要十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关教导,关于做好古籍整理工作、继承祖国文化遗产的有关指示,谈谈我的粗浅体会,以缅怀陈云同志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杰出贡献。 1981年,我还在原教育部工作,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全体教师推举安  相似文献   

16.
钱学森同志致函朱光烈同志朱光烈副主编:你6月28日来信及5本杂志都收到,我很感谢!您在信中对我过奖了,我不敢当!读了您和其他几位同志的文章后,我有以下几点想法,写下来请您指教:(一)"知识"、"文化"、"力量"这三个词的含义,大家的认识是难于统一的。...  相似文献   

17.
我60年代初对毛泽东同志诗词手书产生了兴趣,当时买了三本这方面的书,一本是毛主席诗词线装本,一本是《毛主席诗词手书选集》,另一本是《毛主席诗词试解》。三十多年来,我虽然调动不少单位,也丢失了不少书,但毛主席诗词这三本书,一直保存至今。有空余之时就翻翻看看,有时也仿照毛泽东同志诗词手书练上几笔。最初练的是“毛泽东”这几个字,我觉得这几个字连接得很好,写得也很好,很有意思。后来我就学仿毛主席的“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这是我近几年经常练,练得最多的几个字。有时毛主席诗词手书也临习写一写。特别是毛主席诗词…  相似文献   

18.
几个月来,刘义权同志的先进事迹通过多种媒体报道后,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学习刘义权同志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的热潮在不断兴起。最近,再次观看刘义权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心灵又一次得到震撼。做为档案工作者,我们向刘义权同志学习的地方很多,但我感觉,最基本的应该是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谈起“领导重视”,我认为贵在相互理解。这种理解首先对档案人员有三:一是理解领导同志由于分管多项工作,精力有限,对档案工作只能“弹钢琴”点到而已,不能认为领导同志没有全力以赴就是不重视。二是理解档案工作不是处于一线的主要工作,不能认为领导同志没有象抓一线工作那样抓档案工作就是不重视。三是理解领导同志处于各部门包围中,常言:“会哭的孩  相似文献   

20.
邓拓同志是党的新闻战线上的一位卓越的领导人,笔走龙蛇,文论纵横,二十几年如一日。在战争年代的晋察冀日报,我曾经有幸在他直接领导下工作过三年。当时我刚到报社,对于办报完全是外行。三年中间,邓拓同志耳提面命,言传身教,使我受益良多。邓拓同志离开我们已经二十年了,但飞驰的岁月却卷不走他的优秀品格在我心头留下的印记;每当和报社同志们一起忆起有关他的往事,反觉得更加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