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校园环境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一所学校学风、校风乃至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重要窗口。这里所讲的校园环境是指学校为创造良好的育人条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创建的各种环境的总称。其中包括学校自然环境、教学条件环境、文化氛围环境、德育环境、校园周...  相似文献   

2.
建设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部分,也是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的必然要求.建设和谐校园需要全体师生一齐努力.首先,应立足学校实际,通过有效的教育管理,增强全体师生的和谐校园意识;其次,学校应致力于人文精神的塑造和育人环境的优化,打造校园文化特色,激发师生投身建设和谐校园实践的热情;此外,要发挥学校现有的特色优势,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为建设和谐校园创设良好的德育氛围.  相似文献   

3.
社会信息化不仅极大促进了社会环境改变,也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的变化。教育乃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国家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为根本的学校德育是素质教育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历来受到人们以及教育学家、社会学家的广泛关注。进入新时代,国家高度重视学校德育工作,要在“互联网+”条件下,努力提高初中德育管理实效,充分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加强智慧校园建设,让校园处处成为育人场所。  相似文献   

4.
少先队的文化建设越是建立良好的育人环境,就是带有鲜明的学校印迹的校园文化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建构优美的校园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育的目的,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教育工作者们越来越来重视校园环境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它是学校的育人方式之一。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不仅自身能够发挥育人作用,而且对教书、管理和服务育人工作的开展和实施也能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校园环境可分为物质环境和非物质环境。校园非物质环境也被称为人  相似文献   

6.
严格学校管理优化育人环境全椒县逸夫小学谢扬名学校是育人的场所,因而必须有良好的环境。这个环境包括校园的自然环境以及师生的心理环境。小学生正处于学龄期,世界观刚刚萌芽,可塑性大,模仿性强。因此环境教育与影响尤为重耍。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  相似文献   

7.
创设“静·净·敬·竞”的校园氛围推进素质教育肇州县第三中学校霍晓光创建校园的幽雅环境,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我校把创建育人环境纳入素质教育轨道,实现了“静、净、敬、竞”的目标。一、静,即宁静。指加强学校的纪律管理,建立良好的教育教学工作秩序,...  相似文献   

8.
学校的本质功能是育人。素质教育体现了与学校育人功能的一致性。素质教育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到21世纪中叶,我国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时候,今天的学生,将是整个现代化建设的领导者、建设者,那个时候的中国人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我们必须在今天的教育中进行充分的考虑,在今天的素质教育中,应更多地强调德育,强调创新和实践。德育应该是学校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全体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德育实效性,是我们长期以来致力于解决的重点问题,更是我们苦心求解的难题。究其原因,固然是因为德育规律复杂,涉及到主观与客观…  相似文献   

9.
《教育文汇》2013,(2):2-F0002
十一五期间,淮南师范附属小学落实学校育德育人根本任务"为目标,把打造信息化校园德育环境体系、构建凸显信息化德育应用课程体系、探索信息化环境下的发展性德育评价体系作为课题研究重点,从创新学校德育管理、发挥校园电视台功能、整合学校传统德育活动、构建家校互动网络平台、优化品德课教学、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开展  相似文献   

10.
建设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部分,也是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的必然要求。建设和谐校园需要全体师生一齐努力。首先,应立足学校实际,通过有效的教育管理,增强全体师生的和谐校园意识;其次,学校应致力于人文精神的塑造和育人环境的优化,  相似文献   

11.
良好的校园环境是一位无声的老师 ,可以熏陶师生的道德情操和思想情操 ,促进师生的身心健康 ,促进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 ,对推进素质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我局近几年来 ,通过抓办学条件的改善、校容校貌的治理、校园净化、绿化、美化、创设校园文化环境等方面工作 ,使全县校园育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育人氛围逐渐形成 ,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精神文明建设 ,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素质教育水平奠定了基础。  一、改善办学条件 ,是创设良好育人环境的重要基础   1 加大投入 ,努力改善校舍环境  我县于 1990年基本完成抢修中小学危房的任…  相似文献   

12.
重视校园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呼和浩特市二中副校长刘文理学校教育是在一定环境中进行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这里所说的是学校环境,主要是室内外的自然环境。室外环境包括校园的庭院、道路、花草树木、园艺、亭台、体育场等。室内环境包括教室、实验室、图书阅览...  相似文献   

13.
精神文明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相对于物质文明建设而言,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是以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己任.在学校集中表现为:培育“四有”新人,一个学校其根本的任务就是立足于“四有”新人的培养.要培养“四有”新人,就要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良好的育人氛围与精神文明建设,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存在决定意识,客观决定主观,人的思想道德及综合素质的提高,是要受一定社会环境影响的,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才能达到社会环境改善与人的素质提高相一致.学校是文化、文明的集散地,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在跨世纪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对于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怎样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培养合格人才呢?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4.
校园文化是体现一所学校办学理念、精神和风气的一种群体性文化,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过程中积淀而成的育人条件、历史传统和校园氛围等物质因素和非物质因素的总和。良好的校园文化对整合育人资源、拓宽育人渠道、强化育人效果、提升学校品位具有重要作用。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校园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加强校园管理就是要为学生创建一个安全、文明、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环境。就是要优化育人环境。良好的育人环境既包括干净整洁、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又包括文明礼貌、和谐有序的人文环境。校园管理的核心是对学生的管理。学生行为习惯如何.直接影响着校园管理的质量。校园管理是学校管理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6.
<正>在学校这个特定的育人环境中,校园文化从深广意义上来讲,它已不单单以客观形式的存在,而且在各种意识上也存在着无形的综合形式。除了强大的育人功能,文化在校园中同样对学生德育方面也存在着一种密切的辩证关系和影响作用。尤其是小学,良好的校园文化将对学生的德育起到绝对的重要作用。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整体、全局的校园文化,在我国教育机制上一直都是个聚焦热点和经久不变的话题。作为两个不同的范畴,校园文化和德育,二者间在具有教育的统一性之余,还存在教育的互补性。客观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怎样创造人,人也就怎样创造环境,人的成长是依赖于他的生存环境的。一般而言,环境包括杜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人生活于其中,能够影响人的一切条件的综合。学校是育人的场所,而育人环境对受教育者的影响是一种客观的巨大的教育力量,为受教育者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和条件。本文就学校育人环境构成的因素、概念、功能和如何建设等问题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环境与人,双向互动,作用互补,以环境育人已成为当今教育界的共识。笔者认为,能够育人的环境应是和谐环境,这样才能万事兴。环境和才能人才盛,作为教学管理人员,我们要全面充分地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努力构建三个层面的和谐环境。首先,必须构建和谐的学校环境,以优化育人的效果,我们应从外部环境即客观上和内部环境即主观上全力构建,尽最大可能使学校建设格局合理、设施齐全。配备先进设备,校园优雅、生活便捷;领导民主团结、求实创新;教师敬业爱生、积极进取;学生自觉主动、刻苦乐观。既能深挖潜力,张扬个性,又能有序互补,合作共进,弘扬团队…  相似文献   

19.
首先对大学生成才素质教育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并按环境主体的不同将素质教育育人环境分为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在此基础上结合大学生成才素质教育的内涵和时代特征,探讨大学生成才素质教育育人环境的建设,为高校素质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高等学校的德育要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实现培养跨世纪人才的目标,就必须做到全方位育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要成为德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高校的基层党组织要把德育列入工作职责;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要以德育为核心;同时,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教化作用,重视环境的育人功能。在高校形成教室、校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大课堂;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教职员工共同育人的新格局,使高校真正担负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