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校图书馆员读书修养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文章重点分析了知识社会图书馆员读书的价值和意义,提出馆员读书的特征与方法,试图构建馆员职业读书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2.
在学习化社会的大形势下,社会成员必须增长知识。图书馆与书店、租书部相比,它是读书的首选,是读书的中心。  相似文献   

3.
浅谈高效图书馆员读书的价值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分析了知识社会高校图书馆员读书的价值和方法,试图构建馆员职业读书的基本框架.以便引导读者读好书,从书中受益。  相似文献   

4.
浅谈高校图书馆员读书的价值和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点分析了知识社会高校图书馆员读书的价值和方法,试图构建馆员职业读书的基本框架,以便引导读者读好书,从书中受益。  相似文献   

5.
近水楼台先得月——试论图书馆员读书习惯的养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今天,图书馆员的读书价值和意义更加明确。图书馆员要率先建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让读书成为习惯,让终身读书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行为,成为一种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6.
邬和镒 《图书馆论坛》2000,20(3):92-93,95
“中国名人读书生涯”丛书,已出版《毛泽东读书生涯》、《鲁迅读书生涯》、《胡适读书生涯》等11本。这套丛书属传记类,一般来说,侧重写传主读书、治学、著述及其方法。但人生道路不同,更兼“文无定法”,故传主生活经历的取舍、写书方法的采用不尽相同,多依传主的实际情况而定。人,不能离开社会,他必须在当时的社会中走过,故翻阅这套丛书,不但能了解、认识传主(尤其是他们的成才之路),而且能学到许多近代现代历史知识,十分有益。《康有为读书生涯》(黄正雨著,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20万字)和《孙中山读书生涯》(张笃勤著,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1…  相似文献   

7.
让学生喜欢读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辅导作用,培养学生获取信息,驾驭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文章简要介绍了张载的读书观,论述了张载的读书之志、读书之要、读书之方,以期为读者阅读古代经典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并进一步明确了读书的目的不仅是获取知识,更为重要的是不断完善人格.  相似文献   

9.
功利性读书的文化报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认为“功利性读书”不是历史的必然,而是人类读书活动的一种波折。我们必将遭受功利读书的报复,必将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功利性读书”是由社会就业力不足导致的问题。要想根本改变这种状况,我们还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我们相信为了人类和自己的全面发展而读书的春天必将来临。  相似文献   

10.
元兴 《出版视野》2006,(2):38-38
为什么要读书?或者说,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公认的传统的回答应该是:增长知识,练好本领,打好基础,为建设祖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当我们上小学。进中学,跨出大学校门走向社会、参加工作,有的甚至在某专业方面小有成就时,才发觉花了十几年,读了各门各类成千上万种教科书及其辅导读物。事实上是没有多大用处的。或者说在学校所学的绝大多数知识是派不上用场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从阅读推广的视角来探究图书馆朗读亭的建设,基于大数据分析图书馆朗读亭用户朗读偏好差异,提出图书馆朗读亭阅读推广的策略。[方法/过程]在界定朗读亭是一种新的阅读推广形式后,对12所图书馆105 496条朗读数据进行编码,运用SPSS 21.0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检验,在此基础上以质性研究方法探讨朗读亭的阅读推广策略。[结果/结论]案例分析结果显示朗读作品时长与播放次数呈显著负相关;朗读作品的查看次数与受众播放次数呈正相关关系;经典文学类素材、休闲作品类素材和主题教育类素材对播放次数有显著的正效应;受众对休闲片段类作品查看后播放率最高,主题教育类作品标准差最高;不同图书馆类型对于朗读播放次数有显著影响。据此提出针对朗读亭的阅读推广策略可以从运营方对上线的作品分类审视及服务优化、图书馆开展系列阅读推广活动并引导深度阅读、阅读协会等社团和朗读者积极发挥阅读推广人作用等三个方面推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当前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日益重要,针对读书会这一有效的蓷推广方式,分析其利弊,有助于完善读者书会的组织方式,引导读书会更好地发展。[方法/过程]查阅文献资料,搜集整理优秀的读书会案例,调查了解其组织方式,总结国内外读书会的发展史、分类、组织方式及特色,分析并探讨目前我国国内读书会普遍存在的不足之外。[结果/结论]读书会由于小众、自由,同其他阅读推广方式相比,缺乏影响力,未来发展应注重联合多方资源与力量,强化内部管理,并借助多媒体平台,推动读书会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3.
移动互联网用户阅读利用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阅读认知理论与阅读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移动阅读利用行为的框架。实证分析发现,当前的主要移动阅读方法是快速浏览,主要移动阅读内容是新闻、娱乐等轻阅读内容,移动阅读内容的主要加工形式是摘要、目录和综述,主要载体形式是文本+图和纯文本,主要出版形式是网页和图书;大部分用户阅读短篇内容更多;一半用户明确反对移动阅读内容中的广告;用户每次进行移动阅读的平均时长主要在30分钟以内,每天的平均时长主要在1小时以内;用户移动阅读的时间(地点)主要分布在交通途中、等候时、家中无聊时、睡觉前。基于调查分析结论,提出有针对性改进移动阅读服务内容和方式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调查分析图书馆现有的阅读推广活动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豆瓣读书"社会化阅读平台的服务模式及其对图书馆开展社会化阅读推广服务的启示,提出基于"豆瓣读书"模式的图书馆社会化阅读推广策略,包括变主导者为服务者、建立以阅读为中心的交流社区、提供基于用户阅读行为数据分析的增值服务、建立用户阅读质量评价指标、实行跨平台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社会化阅读推广等。  相似文献   

15.
数字化阅读让阅读更精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与传统阅读方式相比,数字化阅读具有便利、快捷、海量等特点,它对传统的阅读方式产生了巨大冲击,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同时也拓展了阅读的定义。数字化阅读掀起了出版业的革命,推动着现代阅读的发展,数字化是未来阅读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 探究国外阅读立法对阅读推广的影响,讨论阅读立法的有效性,为我国阅读立法工作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采用分析和比较的方法,调研国外阅读立法的相关情况,从机构、科研、项目及评估4个视角出发研究国外阅读立法对阅读推广产生的影响。[结果/结论] 实证研究表明,①国外阅读推广机构在阅读立法后产生了职能和架构的变化;②相关文献增长趋势与国外阅读立法的进程密切相关;③国外阅读立法产生了一批成功的阅读推广项目;④国外阅读立法形成或影响了一些阅读推广评估标准,且从评估的成绩来看国外阅读立法同样卓有成效。借鉴国外阅读立法显著影响了阅读推广的经验,我国应当就全民阅读进行立法。  相似文献   

17.
袁曦临  王骏  陈霞 《图书馆建设》2012,(3):74-76,81
随着网络环境和移动阅读设备的发展,阅读步入数字化时代。通过对照组实验的方法从信息获取、信息理解和信息整合3个方面对移动阅读和纸质阅读的认知效果差异进行分析发现,纸质阅读适合深度、系统、宏观的学习,而移动阅读更适用于微观的信息查询和瞬时性学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探索文学圈、读书会、对话式阅读3种课外阅读小组的干预形式与效果,以及对阅读服务人才的要求,为选择不同的阅读干预形式及培养阅读服务人才提供依据.[方法/过程]将同一个班的三年级小学生均衡地分配到4种干预程度不同的课外阅读小组,开展为期4周的阅读干预实验,运用问卷调查、访谈和阅读实测法获取数据.[结果/结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为更好地传播知识,提升阅读效果,研究针对电子阅读与纸质阅读的效果差异,以实验的形式探究影响媒介阅读效果的作用机制。[方法/过程]通过实验,比较学习者在高背景信息水平的纸质阅读(P-book)条件、中等背景信息水平的iReader电子阅读条件和低背景信息水平的Word电子阅读条件下的不同阅读效果。[结果/结论]结果发现:P-book条件下,学习者在迁移测验、认知负荷、阅读速度、视角疲劳程度上的表现都要显著好于Word条件,在迁移测验上也显著好于iReader组。iReader组在阅读速度和认知负荷上显著好于Word组。得出结论:阅读效果同时受阅读媒介和阅读环境中的背景信息标记的影响。纸质阅读环境中的背景信息标记,能够缓解视觉疲劳,降低认知负荷,提高阅读阅读速度;但是阅读效果中的知识理解却更容易受阅读媒介的影响,纸质媒体更利用于知识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论文分析研究国民阅读新趋势、新特点,如碎片化阅读蔓延、速读与缩读出现、读图与读网并存、注重休闲阅读、喜好数字化阅读等。指出图书馆应正确认识阅读新趋势,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导读工作,如加强读者研究,注重导读网页的互动,创建读书组织并定期举办读书活动,使读者能及时感受新技术带来的阅读新体验,将阅读推动工作做成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