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华北平原地下水流模拟及地下水资源评价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华北平原三维地下水流模型,并用于评价模拟区地下水资源量。首先在对华北平原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概化,垂向上分为3个含水层组。运用地下水模型软件GMS建模,将模拟区剖分为164行、148列4km×4km的规则网格。以2002年~2003年作为模拟期,通过深浅层地下水流场和65个典型观测孔的拟合对模型进行识别,并进行了模拟期的地下水均衡分析。运用所建立的地下水流模型,评价出1991年~2003年华北平原平均地下水补给资源量为256.68×108m3/a;总可开采资源量为213.49×108m3/a,其中浅层水可开采资源量为191.65×108m3/a,深层为22.64×108m3/a。最后对模型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山地丘陵地区农地资源价值评估——以湖北省宜昌市为例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本文在回顾农地价值理论及评估方法的基础上,以湖北省宜昌市农地为代表,采用收益还原法和条件价值法,通过实地抽样调查对不同地类的农地的市场价值和非市场价值进行评估。在尽量减少评估偏差的前提下,得到宜昌市农地主要地类资源总价值:宜昌市耕地总价值约为396.32×108元,园地总价值约为509.24×108元,林地总价值约为29.37×108元,水域总价值约为30.30×108元。其中,单位耕地的市场价值约为9.44×104元/hm2,非市场价值约为2.49×104元/hm2;园地的市场价值约为54.88×104元/hm2,非市场价值约为3.97×104元/hm2;林地的非市场价值约为0.23×104元/hm2;水域的非市场价值约为6.32×104元/hm2。根据价值评估过程,得到相关结论:农地总价值应该包含市场价值和非市场价值;农地非市场价值与支付者对农地生态功能的认识有显著关系;不同地类的资源价值对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具有较强的参考意义;对农地非市场价值的认识加深有助于优化农地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3.
华北平原地下水调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根据华北平原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对可调蓄地层、调蓄空间、调蓄水源以及调蓄有利地带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华北平原地下水最大可调蓄空间为1478.05×108m3,现状地下水位埋深条件下的可调蓄空间为326.29×108m3。制定了地下水调蓄有利地带的选取原则,华北平原地下水调蓄的最好地带是山前冲洪积扇和中东部平原的古河道带。本文在山前冲积扇地带选择了7处地下水调蓄有利地带进行专门研究,提出了各调蓄有利地带调蓄空间、调蓄水源以及调蓄方式。7处调蓄有利地带利用当地水源调蓄方案实施后,地下水可增加补给量为16.68×108m3/d。运用地下水数值模拟方法对3处有利地带的调蓄效果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水调蓄方案实施后对地下水供水环境的恢复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4.
华北平原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通过对华北平原1991年~2003年系列地下水资源潜力及供需分析,浅层地下水总体处于采补平衡状态,但黄河沿岸及中东部平原古河道带尚有54.95×108m3/a潜力,而在山前平原的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区地下水超采27.83×108m3/a;深层地下水除豫北平原、鲁北平原部分地区尚有一定潜力外基本处于严重超采,总超采量12.44×108m3/a;南水北调工程虽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但在短期内可满足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因此利用南水北调的契机涵养水源是地下水可持续利用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5.
盐城国家级珍禽保护区物种栖息地经济价值评估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物种栖息地经济价值评估是当今世界上生态经济学的热点和难点之一,其评估工作及其结果可以为管理决策者提供一个经济价值评价尺度,有利于提高公众对自然保护区等重要物种栖息地的保护意识。在简单评述物种栖息地价值常用评估方法的基础上,本文以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为例,选择并利用替代法和生态价值法等方法,在考虑物价变化和社会发展阶段水平等因素前提下,初步估算保护区作为重要物种栖息地的经济价值,结果表明,保护区 建成后实际用于保护的投入共0.8076×108元,只占盐城地区人们对该项功能价值支付水平的59.6%,因此该保护区现阶段的栖息地功能价值为1.355×108元,单位面积价值为3.59×104元/km2,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6.14×104元/km2),这说明在盐城,乃至中国这种恩格尔系数较高的发展中地区,人们对环境和自然保护的关注程度还不高。  相似文献   

6.
石睿 《科技风》2013,(23):19-20,26
石油开采过程中由于对原油外泄及开采过程中油田废水的处置不当,致使地下水遭受污染。通过结合对研究区区域地质背景、地下水的污染源的大量调查研究,分析得出石油类污染物主要是通过原油外泄及油田污水直接及间接造成地下水污染。工业污染与生活污水直接影响区内黄土潜水与白垩系环河组地下水水质,石油开采造成白垩系洛河组水质恶化。同时石油开采工艺、石油与含水层的空间位置、水文地质条件等也可对地下水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7.
武汉市农地资源非市场价值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蔡银莺  张安录 《资源科学》2006,28(6):104-111
非市场价值是农地资源价值中无法忽略的重要组成。估算农地资源的非市场价值,将其纳入农地资源的成本核算中,不仅能够弥补市场机制作用的不足给农地城市流转决策带来的影响,而且通过提高土地资源农业利用的比较效益,能够真正起到缓解农地流失的作用。文章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对武汉市农地资源的非市场价值进行估算,在对471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后的研究表明:①随着农地保护意识的增强,武汉居民已经意识到农地资源非市场价值的存在;②从居民参与农地保护的支付意愿(Willingness to pay,WTP)出发,武汉居民每年保护农地资源的支付意愿为30.00×108元,折合单位农地资源的非市场价值11.62×104元/hm2;③从农民作为农地保护执行主体参与农地保护需要接受政府补偿(willingness to accept, WTA)的角度出发,农地资源的非市场价值为1.64×104元/hm2,是目前国家鼓励农民种植粮食作物发放补贴(中稻225/hm2元,折合无限年期价值4 978元)的3.30倍。   相似文献   

8.
都市休闲农业中农地的非市场价值估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都市休闲农业将传统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利用农田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融合农业生产、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等人文景观,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游憩和文化教育等多重功能。文章以武汉市和平农庄为例,应用旅游成本法(TCM)和条件价值评估法(CVM)估算该农庄农地的非市场价值。在对农庄及247位受访游客随机抽样调查获取数据的基础上,研究表明:①和平农庄2006年总的消费者剩余(Total consumer surplus, TCS)在1591.36×104元,游客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 CS)530.45元/人,约为旅游平均费用的2.6倍,休闲农庄农地景观年均游憩价值397845元/hm2;②从游客的支付意愿(willingness to pay, WTP)出发,和平农庄农地景观每年保护的补偿价值(compensation variation, CV)达153.14×104元,农地年均存在价值38 285.1元/hm2;③相对传统农业而言,休闲农业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显著,单位土地经济产值是传统种植业产值(4628.10元/hm2)的5.4倍,然而其目前无法通过市场配置实现的非市场价值则更加显著,单位游憩价值和保存价值分别是传统种植业收益的85.96倍和8.27倍;④保护型农地提供的环境舒适、景观等非市场价值远远高于其传统的经济产出价值,然而其在现行的资源价值核算体系中却往往被遗漏,意味着在土地分配决策与消费实践中,如果只单纯考虑经济产出,土地用途转换过程中会造成大量的福利损失。  相似文献   

9.
区域土地整理综合效益测算——以徐州市贾汪区为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是土地整理技术研究的一项基础工作。土地整理具有经济产出价值、生态服务价值及社会保障价值,针对这3种价值,本文分别提出3种测算方法即传统市场法、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法、替代市场法。传统市场法即采用收益还原法;生态功能价值系数法是根据各地类生态服务价值系数,来测算土地整理实施的生态服务价值;而替代市场法则以土地作为农民社会保障的替代物,以用商业保险的方式计算一次性投保所需的资金作为土地整理社会保险的价值。本文以徐州市贾汪区为例,全面、科学地测算了区域土地整理带来的价值,研究表明:该区域自1999年以来,土地整理效益总价值达9.98×108元,其中经济产出价值达5.57×108元,社会保障价值达7.10×108元,达到了增加有效耕地,改善经营生产条件的目的;然而生态服务价值却损失2.69×108元,表明土地整理的生态风险防治还没有纳入土地整理的内容。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很好地测算土地整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经济价值,为综合评价土地整理效益并指导土地整理的实践活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华北平原典型城市地下水供水安全保障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地下水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和战略资源,是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保证。本文介绍了北京市供水特点及历年出现的供水危机,提出了建设应急备用地下水源地保证城市供水的措施,对地下水应急备用水源地的条件进行了分析。以北京市怀柔应急水源地为实例,介绍了应急水源地论证、勘探、建设过程,分析了地下水位动态变化情况及供水保证程度,提出了停采后增加地下水入渗补给能力的恢复措施,对应急备用水源地的保护提出了5点措施。北京市建设的5个应急备用水源地可提供(90×93)×104m3/d左右的开采量,保障了连续9年持续干旱条件下的首都供水安全,其建设具有典型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人力资本损耗计量环境污染经济损失的模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人力资本损耗建立带有环境污染影响的人力资本存量计量模型,应用卢卡斯人力资本外部性内生生产函数,沿着环境污染—人力资本损耗—经济增长的路径,比较存在环境污染和不存在环境污染下的经济产出,可以间接衡量环境污染的经济损失,从而建立基于人力资本损耗的环境污染经济计量模型。  相似文献   

12.
李霜  张安录 《资源科学》2014,36(2):303-310
我国的耕地保护形势正面临严峻挑战,征地面积逐年增加,是农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既要保证充足的建设用地支持社会经济发展,又要保证农地的质量和数量,维护生态平衡、粮食安全和农民的利益,这是一个两难的抉择。农地城市流转的决策过程应考虑各种外部性的影响,以达到社会均衡状态为目标。本文通过武汉城市圈的实证,计算农地城市流转的净外部性。结果表明,农地流转的净外部性小于农地保有的外部性,导致社会的外部性损失,并且其结果与征地的用途和周围环境有关。为了减少农地流转带来的社会损失,控制土地供给的源头,改变以需求为导向的土地供应模式;加强对失地农民的生活质量保障,严格对土地开发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行控制和监管是切实可行的办法。  相似文献   

13.
农田氮损失及其阻控对策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探讨了农田氮肥损失的途径及其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并提出了一些减少农田肥氮肥损失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乌梁素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评估   总被引:36,自引:3,他引:36  
干旱半干旱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区域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在大量详实的基础数据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之上,综合运用生态学、经济学方法对内蒙古乌梁素海建立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评价的框架和方法.将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为具有直接使用价值的生产产品功能和具有间接使用价值的生命支持系统功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直接使用价值(包括提供生态系统产品功能、休闲娱乐功能)约为0.45×108元,主要是芦苇资源的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包括水资源调节功能、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功能、水质净化功能、大气调节功能、文化科学功能)为6.68×08元,间接价值远远大于直接价值,其中大气调节功能是价值量最高的服务功能.水量短缺和富营养化是影响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发挥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张小林 《资源科学》1996,18(3):6-13
土壤侵蚀是三峡库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造成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系统输出能力低下,制约了该区农村经济的发展。1989年开展的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工程,以小流域为单元实施综合防治,5a来一期工程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594.44km2,工程区的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土壤侵蚀、综合治理、环  相似文献   

16.
基于选择实验法的胶州湾湿地围垦生态效益损失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实验法是当前国际上用于评估资源环境价值的前沿方法。本文针对胶州湾湿地围垦生态影响,应用选择实验法,评估湿地围垦造成的生态效益损失,提出生态修复优选方案。在查阅文献和咨询专家的基础上,确定了湿地面积、植被覆盖率、湿地水质和生物多样性4项湿地修复属性。通过对胶州湾地区293名居民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定量评估了湿地修复中不同属性的支付意愿价值,评估结果显示:若将湿地的各项属性修复至基线水平,居民的支付意愿约为321.78元/(年·户),据此测算胶州湾湿地围垦的生态效益损失约为7.67亿元/年。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4个属性中居民对湿地面积变化的关注程度最高,其次是湿地水质,因此政府应当制定以恢复湿地面积为重点的湿地保护和修复政策。  相似文献   

17.
赖力  黄贤金 《资源科学》2008,30(10):1579-1584
摘要:网围养殖虽有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但生态环境胁迫效应亦较强。以网箱养殖对东太湖生态环境的胁迫效应分析为基础,对1984年~2003年湖区网围养殖的生态环境成本做出测算。结果显示:①近年来网围养殖的生态环境成本占其产值20%强;②20世纪90年代以来湖区生态环境成本快速攀升,90年代中后期更是进入高成本持续阶段;③成本结构中,水资源供给成本、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和天然渔业资源损失几项最多。最后,笔者提出推行产权制度改革,提倡轮种轮养和生态养殖,强化规划先导,生态环境成本内部化以及实施生态补偿等对策以有效减缓东太湖的生态环境成本。  相似文献   

18.
虚拟市场评价法(CVM)是目前环境经济价值货币评估中最为广泛应用的方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经济理论基础已日趋完善,但受可能发生的偏差的影响较大,其准确性受到一些学者的质疑。当前国际上最为推崇的两阶段二分式选择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偏差。本文讨论了虚拟市场评价法以及两阶段二分式选择法的原理,推演了应用两阶段二分式选择法计算支付意愿金额(WTP)的数学模型,并应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环境价值评价案例,详细说明如何应用两阶段二分式虚拟市场评价模型设计调查问卷,并据此估算支付意愿金额。  相似文献   

19.
尹建华  弓丽栋  王森 《科研管理》2006,41(1):254-264
以2015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废水国控重点监控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制度基础观理论,提出失信惩戒对企业污染违规的寒蝉效应假说,利用Tobit回归和分样本检验等方式进一步分析了企业异质性和城市异质性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1)失信惩戒正向影响企业污染违规。(2)惩戒强度与企业污染违规之间存在特定的“寒蝉效应”约束,二者满足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特征。(3)国有企业对惩戒强度更敏感,在惩戒过程中将率先达到拐点,起到了示范先行的头雁作用;(4)城市工业化水平越高、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越大,惩戒强度的拐点值越向右上方偏移,失信惩戒对企业污染违规的约束作用越弱。  相似文献   

20.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官厅水库流域张家口地区为例,针对水资源利用中的问题,对区域现存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结合流域长远发展,提出了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经济发展模式,为流域长期发展规划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