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洪萍 《考试周刊》2013,(97):119-119
高中政治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同时是极富情感的人文学科。高中政治教育在教给学生政治知识和政治能力的同时,兼具美的教育、思想教育和感情熏陶等作用。高中政治教科书中的每一章都是一道丰盛的情感盛宴,师生在政治课堂中无不受到文章中所承载的感情的熏陶和感染,可以说每一节政治课的学习都是以此为情感的洗礼。课文的情感性不仅使师生受到了感情教育和熏陶,更是师生感情激荡的桥梁,教师饱含感情的教学极易感染学生,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引起师生的情感共鸣。  相似文献   

2.
<正>新课程改革以来,初中语文情感教育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者的关注。新课标不但要求初中语文教学过程要注重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培养,同时更要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教师对学生情感的关怀。初中语文教材中收录了许多能够充分表达情感的课文,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更容易引起感情上的共鸣,这样有助于引导学生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情感。一、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能使学生在教师爱的阳光照耀下,融于文本作者和教师的情感之中,感受到世间的真情,激活智慧的种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深刻的教育。教师应以情感丰富的教学语言创设情境,点燃激情;挖掘教材内涵,把情感教育融于课堂之中;以富有感情的朗读,激发学生的情感。  相似文献   

4.
<正>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推进情感教育有着重要的必要性。情感教育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与学生通过感情的建立、交流和感染,以心理辅导和情感共鸣为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健全的优良人格,积极的人生态度,不断进取的奋斗精神,正视挑战和抗挫折的能力,善于自我调控、与人为善,团结协作的精神和热爱学习的兴趣的教育。情感教育会对学生  相似文献   

5.
周航 《文教资料》2008,(16):111-112
情感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目的与教育手段的统一.本文阐述了情感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提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真挚的感情、精湛的技能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成功的愿望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在技工学校的物理教学过程中,把情感作为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材的需要,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指出:“教育应当是有情的,离开了感情的教育只能走入单纯传授知识的刻板、枯燥的死胡同。以情感人,以情化人。感情的交流是育人的基础”。创设情境,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意志坚定,情绪正常,愉快学习,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一、以情动人、强化意志,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育工作是一种富有色彩的工作,教师的丰富感情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巨大动力。教师本身的感情状态,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共鸣,受到潜…  相似文献   

7.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就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法国作家雨果说过:“假如人世间没有真爱,太阳也会死亡的.”这些都说明,人世间需要感情和爱,这给我们极大的启示,在教学中要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就必须重视学生的情感心理,发挥“情感效应”.这一作法,同样符合教学规律.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情意过程和认识过程的统一,成功的教学往往建立在师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交流、体验和深化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8.
初中思想政治课情感教学,贯穿于钻研教材、备课、课堂教学、课后反馈的动态过程中,以情感交流为基础,以达到学生知识、能力、觉悟三统一,从而适应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转轨.实践证明,初中思想政治课中情感的运用,把知识交流寓于情感交流之中,是融洽师生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感情和思维的交流.师生关系直接制约学生的感情,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本文在此谈谈如何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创设和谐的情感环境,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情感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个性和教材特点,在教师和学生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沟通,将感情因素融入教学中,全面贯彻新课程改革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需要,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小学数学教学为研究对象,对情感教育与小学数学融合的路径展开探讨,以期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白悦 《文教资料》2011,(11):77-79
社会在不断发展,教育模式在不停地发展变化,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授课形式,以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为特征,在活动中使学生的感情受到激发,用爱鼓励学生,是一种新型并且受学生欢迎的一次教育革新。本文以朱自清的《春》一文为例,阐述提高教学质量需从情感入手,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2.
情感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发展产物,能够帮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主观感受,促进情感上的交流与进步.伴随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情感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日益引起教育界人士的重视.基于客观出发,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对培养学生领悟文章的情感、感知文中传达的情绪大有裨益.而深入挖掘学生的内心情感既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表现,也是新课改的内在要求.本文以初中语文教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情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内涵,并提出了几点落实情感渗透的教学思路,以供广大同行交流探讨,共促进步.  相似文献   

13.
语文作为人文社会科学之基础,不仅传递着丰富的思想和学问,而且还是人们交流情感的工具.在新时代的教育工作中,语文教学必须注重知识、能力、情感三者之联系,并要根据教材特征和实际情况,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笔者以为,欲将情感教育落实到语文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激发学生的情感,应该以"情感"为媒介,并渗透入到学生的思想,使他们在情感的激流中感受语文的魅力.  相似文献   

14.
人的情感是极其丰富的,如高兴、悲伤、愉快、愤怒、欢喜、厌恶等。积极健康的情感促进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消极的情感则会把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引向不正确的方向,甚至起阻碍作用。作为一个英语教师,应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创设积极健康的情感环境,以促进学生的认知过程,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有利学生全身心的发展。一、积极的师生感情交融是学习成功的关键“教贵情深”。教学艺术的魅力在于感情,有了感情,就会增加教育的魅力。积极的情感交流,能促使课堂气氛和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性、主动性、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 ,反映一个人对客观事物的好恶倾向。情感具有两极性 ,既表现为提高人的活动能力的积极情感 ,又表现为降低人的活动能力的消极情感。教育实践证明 :从积极的情感入手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是德育的一个有效途径。1 催化作用师生之间不是单纯的施教与受教的关系 ,二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情感依存关系。健康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善教乐学的基础。因此 ,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 ,就要时刻以自己积极的情感催化学生的情感 ,从而激起学生对老师的信任、理解。只有师生之间产生感情的交流、共鸣 ,学生才肯向教师倾…  相似文献   

16.
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挖掘课文中极富感情的内容,以感染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性情,从而让学生的情感受到熏陶,得到升华。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哪些情感的渗透?笔者认为,有以下三种:一.对祖国的情感;二.对自然的情感;三.对人的情感。  相似文献   

17.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这其中蕴涵着师生之间的感情互动。学生在教师的爱心鼓舞与耐心教育下健康成长,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他们的学习劲头往往受到课堂氛围、教师品质、学习内容等因素的影响。为了确保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教师必须做好与学生的交流工作,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或者丰富的肢体动作,触动学生的听觉和视觉神经,让他们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自觉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分析了如何通过语文教学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相似文献   

18.
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学科,它更重要的作用是学生通过对它的学习可以陶冶情操,交流感情。所以教师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只重视学生的读写教育,还要加强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让学生在情感教育中得到心灵的净化,认识到"美"的存在。  相似文献   

19.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技能,还要注重情感的交流,即实现情感、态度的目标。传统的教育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即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只注重操作过程而忽略了情感的培养过程,知识传递要与情感熏陶相结合,学生才乐于接受,才能积极主动地记忆和运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用情感来激发学生,使其在强烈的感情氛围中奋发向上,陶冶情操,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20.
教育工作是极富情感色彩的工作,教师的丰富感情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巨大动力和源泉.曾经有位名人指出:“教育应当是有情的,离开了感情的教育,只能走入单纯传授知识的刻板、枯燥的死胡同.以情感人,以情化人,感情的交流是育人的基础.”然而。在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常常有一些老师和学生表现出了对数学情感的缺失,很是让人忧虑.本文着重谈谈学生由于情感缺失而产生学习障碍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