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克勤:《中国经济时报》高级记者。中国当代著名揭黑记者,被业界称之为“中国的林肯·斯蒂芬斯(美国著名揭黑记者)”。近年来先后推出震惊海内外的《北京出租车业垄断黑幕》、《兰州证券黑市狂洗“股民”》、《公选“劣迹人”引曝黑幕》、《甘肃回收市场黑幕》等一系列揭黑性深度调查报道。仅2001年一年在他的笔下仅送进监狱的黑恶分子就达160多人。2002年底,他被《南方周末》评为“2002年度中国传媒杰出人物”。  相似文献   

2.
有人问,王克勤采访北京出租车行业黑幕时是否遇到过危险? 王克勤回答说:“揭露兰州黑股市时,有人扬言500万买我的人头,当时真是危险。调查出租车行业虽然有些障碍,但情况好多了。” 即使“情况好多了”,王克勤的长篇调查报告《北京出租车业垄断黑幕》刊登后,还有同行感叹:一个记者一年能写出一篇这样的报道足矣!  相似文献   

3.
程曦 《新闻记者》2002,(5):26-28
2001年12月2日 ,美国最大的能源商品交易公司、曾在《财富》500强中排名第七的安然公司 (Enron)正式申请破产。此前 ,《财经》杂志揭开了曾被誉为“中国第一蓝筹股”———银广夏的“黑幕” ,监管机构随即介入调查并作出处罚 ,中国证券市场一片哗然。在银广夏和安然事件中 ,媒体扮演了双重角色 ,一方面是误导受众、助纣为虐 ;另一方面又在“黑幕”的揭示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从而使真相早日“大白于天下”。两次事件的发生 ,引发了新闻界对企业监督问题的关注和反思。两个企业“黑幕”的实例《财富》杂志的一项调查曾经连续6…  相似文献   

4.
《财经》杂志以其敏锐的视角、犀利的笔锋、独家的“黑幕”成为国内财经报刊的领头羊,然而,好景不长,终于于今年3月被深圳的上市公司——世纪星源房地产公司告上了法庭,并于今年4月被判败诉。  相似文献   

5.
"和谐媒体"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审慎界定“和谐媒体” 最近以来。在人们论及和谐社会构建中新闻传媒的作用时。“和谐媒体”的概念被频繁使用。要构建和谐社会.无疑需要新闻传媒发挥积极作用、做出切实努力。服务于和谐社会构建的新闻传媒,如果本身并不和谐.那是不可思议的。但“和谐媒体”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学术概念。因此笔者不主张在学术研究的语境中太多地使用这样一个缺乏审慎界定的概念。而如果缺乏审慎的界定,它就很可能被误读。  相似文献   

6.
正确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兼谈食品安全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一系列损害公众利益的食品黑幕频频曝光,在国内掀起了一股食品安全问题的“揭黑”热潮。食品安全已经成为我国公共安全体系中一根脆弱的神经。  相似文献   

7.
曲辰 《档案时空》2003,(7):32-34
解放前,邵阳市发生一起骇人听闻的大惨案,此案震惊全国,元凶竟是堂堂的湖南省邵阳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孙佐齐,同案犯有专署机要秘书傅德明和两位科长,他们以敛财为目的,烧杀、抢劫邵阳最负盛名的“永和金号”店。案发后,烟迷雾绕,官官相护,黑幕中有内幕。  相似文献   

8.
去年杭城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恐怕要数“香辣蟹”了,先是各媒体纷纷惊呼“香辣蟹横行杭州”,各种有关香辣蟹的报道充斥其问,一时间吃香辣蟹成了时髦,没吃过的似乎就给人落伍了的感觉。但仅仅过了不到一个月,媒体又纷纷围剿“香辣蟹”:“揭开香辣蟹的黑幕”、“追踪疑凶香辣蟹”等醒目标题火辣辣地刺激着人们的神经,人们不禁要问:“香辣蟹究竟怎么了,媒体为何对它如此热衷?”  相似文献   

9.
财经类期刊正在重演80年代文化类刊物炙手可热的场景。仅仅是近年来新诞生的以“财富”来标示刊名的就有《时代财富》、《新财富》、《今日财富》、《数字财富》等近十家。 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数《财经》和《证券市场》周刊,前者以《基金黑幕》、《庄家吕梁》、《银广夏陷阱》、《谁在操纵亿安科技?》等文章轰动一时。《华尔街日报》称其为“中国领先的金融出版物”;《南华早报》不无敬意地赞扬《财经》是“深受  相似文献   

10.
媒体点评     
江宁 《传媒》2002,(8):12-12
不应鼓动受众的非理性情绪 6月25日,某报世界杯特刊刊登题为《韩德裁判昨晚干了什么》的文章,文章说,“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执法韩国队对德国队比赛的那名瑞士裁判此刻在干什么?有没有在一个灯光灰暗的地方,干一些天知地知、他知她知、但我们不知的事情?有没有黑幕?有没有交易?有没有接到什么指示?有没有受到什么威胁……”  相似文献   

11.
自4月28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曝光美军虐囚照片以来,虐囚黑幕的潘多拉盒子被打开。《纽约客》杂志,《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等美国主流媒体迅速跟进,世界各国媒体作出强烈反应,从而使之成为全球焦点。迫于舆论压力,美国总统布什及国务卿鲍威尔都公开道歉,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也遭遇尴尬。媒体深入刨挖虐囚黑幕:阿布格里布监狱虐囚严重、美国自“二战”以来的虐囚传统、虐囚是系统性行为、拉姆斯菲尔德批准虐囚,等一一曝光。  相似文献   

12.
去年11月,围绕南京栖霞山发现的一幅“飞天”壁画,两家媒体在报道中唱开了“对台戏”。《××晚报》说《中国发现“东敦煌”》,《××日报》则称《专家质疑“东敦煌”之说》;《××晚报》称《国际学者盛赞“东敦煌”》,《××日报》马上来个《考古报道莫炒作》;《××晚报》紧接着以《既不可夜郎自大,也不应妄自菲薄——专家细释“东敦煌”》、《“东敦煌”为何长期遭冷落》“辟谣”和反诘……一时间,关于“东敦煌”的“争论”变成  相似文献   

13.
俞亮鑫 《新闻记者》2006,(12):50-52
近年来,内地媒体娱乐新闻变得非常热闹,炒种种黑幕、炒性感话题、炒大腕“骂街”、炒女星“怀孕”、炒明星生死……真真假假,此起彼伏.虽然可以炒得一时沸沸扬扬,铺天盖地,不乏轰动之势,但被戳穿后人们就会发现,这类消息大多是娱记们没事找事,故意编造。因此,有人感叹道,娱记,愚记也——专事愚弄读者的记者。这话虽然说得有点刻薄,但实际上,这股恶炒之风在娱乐圈越刮越猛却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4.
张愉 《声屏世界》2006,(3):19-20
被称为北京2008奥运会预演的第10届全运会闭幕后,在品味体育给我们带来快乐的同时,我们能感受到有一种不和谐的声音几乎从全运会开幕前一直贯穿到结束:“误判”、“假摔”、“让牌”……媒体在这场黑幕揭露中扮演着主力军的角色,从新浪网的“钟玲事件”到《体坛周报》的《孙福明究竟输给了谁?》,中国的媒体掀起了一场关于“体育精神”的大讨论,新京报刊登了名为《除了运动员谁还需重塑体育精神》的评论文章。正如评论的题目所示,到底除了运动员,谁还需要重塑体育精神?大众传媒责无旁贷。大众传媒重塑体育精神要明确体育报道所要展示的体育精…  相似文献   

15.
针对时下报刊社等新闻出版单位“文责自负”的声明,有的说报刊社此举是明知不符法律规定而强为之,没用;有的则说报刊社是推卸责任.是在“抵赖”。我以为两说均有失偏颇,故以此文就教方家。  相似文献   

16.
章艳 《新闻前哨》2009,(7):59-61
随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进一步健全.舆论监督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社会进步和公共文明发展不可忽视的环节。据一项调查显示.当有重大问题需要反映或出现纠纷需要解决时.有41.41%的人首先想到的是“新闻媒体”。许多惊人的黑幕。如“云南矿难”、“黑哨事件”、“宝马彩票事件”等.都通过新闻媒体得到了真相大白。  相似文献   

17.
王莹 《青年记者》2006,(9):75-75
在传媒业竞争高度激烈的美国,越来越多的受众厌倦了传统媒体那种循规蹈矩的样式,一位杂志的主编曾抱怨:“所有的报纸看起来都一样,一样的格式,一样的字体,一样抱怨着当地事务的专栏,一样的性爱建议,一样为5000字封面故事留下的空间,连报社的工作人员都是一样的……”那种自上而下集中式的传统媒体传播模式正在经受考验。在美国,由“我”来提供信息,由“我”来设置“报道议程”,以“我”为主体进行传播的多种个性化媒体形式如雨后春笋般萌芽和生长,并且拥有了自己忠实的拥趸。■博客越来越多新闻博客出现。其中,有些博客是传统媒体的记者,他…  相似文献   

18.
马年开年,报业大战硝烟渐散。华东某省城两家强势媒体(且称A媒体和B媒体)为争谁是“第一”公开在报纸上“斗嘴”,直斗得昏天黑地,令读者“雾里看花”,业内人士却视为笑谈。疯狂“斗嘴”的背后,折射出当地媒体在自我约束上的苍白以及行业不正当的竞争手段。这种“斗嘴”,已显示出当今某些媒体近乎“病态”和“畸形”的做法。 且看今年1月9日A报在1版的评论《做秀还是诚信》,文章说,有消息称,“首家进入全国报业百强”的媒体在我省飘然而至,不禁令人平添三生有幸之感。然而遍查有关目录(中国报纸广告监测月报2001.11),却…  相似文献   

19.
《新闻前哨》2009,(10):5-5
据新华网:“3G时代”的来临。在改变了大众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引发了传媒界的新一轮变革。知名专业财经媒体第一财经近日宣布.推出旗下全新数字媒体服务品牌“ONE.”.以顺应愈演愈烈的“数字化浪潮”。  相似文献   

20.
苏苇 《新闻采编》2006,(2):21-22
“公共知识分子”近来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钟南山,万人齐暗中第一个向媒体披露“非典”疫情;吴敬琏,坐镇央视《对话》批揭“基金黑幕”;许志永、俞江、滕彪三位青年法学家,有感于孙志刚事件而上书人大常委会,请求对收容谴送制度的违宪审查,更有众多专家学者在报纸、电视台开设专栏,或发表自己对某类事件的看法,或向社会提出意见或建议……。“公共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群体已吸引了媒体较多的注意。其重要性已经初现端倪。当然,“公共知识分子”也引起了诸多争议,尤其在2004年秋季《南方人物周刊》评出了“影响中国的公共知识分子50人”后,更是引发了社会的大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