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导电聚合物/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是开发同时具有电、磁性能的功能材料的最佳选择之一,是制备电磁屏蔽材料,电磁波吸收剂等功能材料的重要途径。这里介绍了一种导电聚合物,磁性纳米复合材料-聚苯胺/Fe3O4的制备方法,并对其进行了TEM与XRD测试。  相似文献   

2.
聚合物能带隙工程作为半导体聚合物研究的新兴领域,对于半导体聚合物材料的应用以及半导体聚合物器件的各项性能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简要地说明了实施聚合物能带隙工程的缘由,然后详细地介绍了聚合物能带隙工程在导电聚合物、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电致发光二极管、场效应晶体管等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科学》     
《科学中国人》2023,(6):39-39
一种高性能液态金属基的导电弹性体《科学》封面:聚合物中液体金属粒子的通用组装构建弹性印刷电路板。《科学》杂志第6620期封面文章报道了一种高导电和坚韧的液体金属基弹性导体。研究者通过声场作用于液体金属-聚合物复合材料,形成了包括一个长程有序组装的液态金属粒子网络。这种结构可以实现高变形下材料电阻变化几乎不变。这种方式可以在各种聚合物基质中生成液态金属粒子网络。由于分散的液体金属仍保持微米甚至纳米级的颗粒状,因此这个材料不会发生液体金属的泄漏。这种合成方式的柔性电子材料可以满足多种柔性电子设备的性能需求。  相似文献   

4.
新型导电塑料美国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新型导电塑料,它可能比工业上使用的普通塑料更容易生产,并且很容易吸纳化学附着物形成新的材料。这种Oligotron聚合物由科罗拉多州TDA研究公司研制而成,它是由中心导电、两端绝缘的微型材料片构成的。绝缘端使这种塑料可以在溶剂中溶解并吸纳特殊分子。几十年来,研究者一直试图用塑料取代金属作为导电材料,制造电子设备。除了能减轻重量、节约成本之外,导电塑料还可以根据需要制成各种形状,从而令传输数据的光纤和超薄影碟机等发明得以实现。然而,由于最初研制出来的导电塑料的非溶解性,它们不能像用…  相似文献   

5.
由于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光学性以及可加工性,共轭导电聚合物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扼要综述了共轭导电聚合物的导电特性、常见的制备及加工方法。介绍了聚合物在各方面的应用,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顾莉洁 《大众科技》2007,(9):128-129
由于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光学性以及可加工性,共轭导电聚合物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扼要综述了共轭导电聚合物的导电特性、常见的制备及加工方法.介绍了聚合物在各方面的应用,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密度偏低,实现大容量储能较为困难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同时对新型储能元件超级电容器的材料发展,提出按电容器材料分为碳素材料、金属氧化物、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就其各自特点和性能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8.
导电聚吡咯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导电聚合物是7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兴研究领域,其中聚吡咯(PPy)具有空气稳定性好、易于电化学聚合成膜、无毒等优点,在聚合物电池、电解电容器、聚合物电子器件、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而近十多年来受到广泛重视。本项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主要研究了一些基础科学问题,如吡咯在水溶液中的电化学聚合过程,PPy的链结构特征,PPy在水溶液中的电化学特性以及导电PPy复合膜的制备、结构和性质等。  相似文献   

9.
智能防护衣     
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立实验室研制出一种新型智能防护衣,它被划破之后会自动发出报警信号,能更好地保障在放射性、有毒生物或化学环境下工作的人员的安全。 这种“智能”防护衣使用了一种特殊的粘稠导电聚合物,它由聚乙烯醇和氯化钠溶人甘油中制成。防护衣中共包含两层这种导电聚合物,每层中都嵌入电极,两层之间以一层绝缘聚合物隔开。当防护衣被刺破或开裂时,绝缘层遭到破坏,两层导电聚合物局部接触,连通报警电路,使防护衣面罩中的发光二极管发光,或者发出声音示警。 据报道,现有的防护衣要么不能实时检测衣服受损情况,要么只有在导电金属外物戳破防护衣时才发出报警信息。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发明的这种新型防护衣,在被木头等绝缘材料刺破时也能发出报警信号。  相似文献   

10.
正"3D打印先进制造"科技创新团队为西安科技大学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2016年度立项建设的创新团队。团队骨干成员9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1名,讲师5名;团队4名成员拥有博士学位。团队主要研究方向包括3D打印制造工艺及材料研究、模具开发、矿山设备安全检测与评价、基于可降解聚合物的植入式给药系统设计与制备、基于导电聚合物的水凝胶材料的制备及其快速制造成型研究等。近年来,团队成员先后承担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国  相似文献   

11.
赵娇  杨婧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4):306+57-306,57
导电发热水泥基材料是近年来在国内外发展较快的一种新型功能水泥基复合材料,它是将具有导电发热功能的组分掺加到水泥基材料中,通过外加电场的作用使混凝土这种传统材料既保持了原有的物理化学性能又增加了其导电发热功能的复合材料。使用这种导电发热功能的混凝土,室内可用作采暖材料,室外可用作人行道、车道及机场跑道等的冬季除冰材料。从干湿环境和直流电交流电两个方面入手研究了碳纤维混凝土电热效应。  相似文献   

12.
氧化石墨烯/聚合物复合质子交换膜由于具有较为优异的导电性能、机械稳定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微生物燃料电池(MFC)质子交换膜。着重介绍了氧化石墨烯/聚合物复合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和性能,并展望了氧化石墨烯/聚合物复合质子交换膜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美国科学家创造出第一种零电阻导电塑料。一些从事有机材料工程和凝聚物质物理学研究的欧洲专家称赞这一发现是“惊人的”突破。瑞典林雪平大学的奥勒·因加内斯在一份声明中说 :“这为今后的研究开辟了新路。”最终 ,这种材料生产的塑料元件可能带来根据量子力学原理设计的新一代超速元件。但是 ,参与这项研究的伯特伦·巴特洛格等人认为 ,这种塑料得到实际应用的可能性还很小 ,因为它的超导特性只有在其自身降到零下 2 70 .5摄氏度时才能显现出来。科学家们以前曾试图把碳基聚合物转化成超导体 ,但没有成功 ;部分原因是多数聚合物的原子结…  相似文献   

14.
前沿     
俄发明能导电的塑料俄罗斯乌法有机化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成功地研制出能够导电的聚合塑料。专家认为,该科研成果将会引起微电子技术和仪表制造工艺的革命。这个具有导电性的塑料薄得像蜘蛛网一样,并呈透明状。科研人员是在研究该聚合物的溶解性和耐高温性的过程中,偶然发现其导电性能的。此聚合塑料能承受超过400摄氏度的高温,并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变成绝缘体或者导电体。几年前,美国和日本科学家因发明能导电的塑料而获得了诺贝尔奖,但其导电性是在塑料中添加了金属粉末后才表现出来的。俄科研人员发明的能导电的塑料中没有添加任何金属粉…  相似文献   

15.
疏水疏油材料的功能复合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从疏水疏油导电功能材料的自清洁应用角度出发,分别对疏水疏油设计原理、材料导电机理、技术研究进展等方面作了归纳和简述,认为成本、制造装备、微纳结构强度以及性能持久性是制约疏水疏油导电复合材料应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自1977年美国科学家艾伦·黑格、艾伦·马克迪尔米德和日本科学家白川英树发现掺杂聚乙炔具有金属导电特性以来,导电高分子这一新兴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已有40余年,早期有关导电高分子导电机制等基本问题及其在二次电池、传感、电子器件等领域的基础应用研究,极大地促进了导电高分子学科的发展。近年来,纳米尺度导电高分子功能材料的优异性能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从分子水平探究导电高分子的组装机理,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5):544-544
化学所分子纳米结构与纳米技术院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长期致力于纳微结构储锂电极材料研究。在前期工作中他们提出“分级三维混合导电网络”指导下电极材料设计的新思想,通过构筑出同时具有纳米级和微米级三维混合导电网络结构的正负极材料,大大提升了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  相似文献   

18.
《发明与创新》2003,(11):46-47
能导电的塑料俄罗斯乌法有机化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成功地研制出能够导电的塑料。有关专家认为,该科研成果将会引起微电子技术和仪表制造工艺的革命。俄罗斯《独立电视台》27日报道了这项研究成果。从电视上看到,具有导电性的塑料薄得像蜘蛛网一样,并呈透明状。据报道,科研人员是在研究该聚合物的溶解性和耐高温性的过程中,偶然发现其导电性能的。此聚合塑料能承受超过400摄氏度的高温,并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变成绝缘体或者导电体。几年前,美国和日本科学家因发明能导电的塑料而获得了诺贝尔奖,但其导电性是在塑料中添加了金属粉末后才表现出…  相似文献   

19.
响应性聚合物材料在信息科学等众多领域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本文就响应性聚合物材料的合成情况进行简要分析,并对响应性聚合物材料在检测方面的应用情况进行探讨,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新型材料     
正导电无机正极材料助力高能量密度有机电池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清洁能源实验室E01组索鎏敏研究团队,利用具有优异电子电导的无机正极材料来代替非活性的导电碳。相关成果发表于Advanced Materials。该导电无机正极材料的加入,不仅可以为整个电极的反应传导电子,而且提高了电极中活性材料的占比,降低了孔隙率和吸液量,从而提升了有机电池的能量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