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研究目的:探讨运动自信、运动心理应激和个性特征与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关系.研究方法:采用"运动员疲劳问卷"、"特质运动自信量表"、"运动员心理应激量表"和"艾森克个性问卷"对135名残障人游泳运动员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运动员疲劳问卷之三个维度"成就感的降低"、"情绪/体力耗竭"和"运动负评价"与特质运动自信、运动心理应激及个性特征诸多因子存在着明显的相关;运动疲劳三个维度高分组与低分组某些测试指标存在着明显差异;运动特质应对自信、运动心理应激之"人际"和"受伤"因子、运动心理应激之总分、个性特征之"内外向性"和"情绪稳定性"维度可以有效地预测残障人游泳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研究结论:残障人游泳运动运动性心理疲劳程度与运动心理应激、运动特质自信及个性特征存在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对四川省射击运动员的心理咨询和训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备战九运会的四川省12名射击运动员接受了作者半年的心理咨询和训练,提高了在比赛中的竞技心理能力。文中探讨并总结出适合基层射击运动员心理咨询和训练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提高射击运动员比赛心理调控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参加北京奥运会的中国射击队运动员为对象,以运动心理咨询理论为依据,针对错误的比赛心理定向、消极思维和自我怀疑等问题展开心理咨询,实施积极的认知干预策略;以心率变异性为指标,运用SPCS进行结合生物反馈的心理技能训练,提高了射击运动员心理训练的积极性和应用效果;采用质的方法分析射击比赛方案,提炼“本土概念”和关键内容,唤起运动员对自我认知和比赛心理调控的感悟;利用主场优势,有效实施了赛前和临场的心理支持工作。  相似文献   

4.
对自行车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运动员在自行车比赛中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充分发挥自身的体能及技、战术水平,必须重视和加强对运动员进行赛前心理训练。根据自行车运动员赛前的心理状态,提出了赛前心理训练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体育科学技术和心理科学理论的快速发展,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作为一种新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已应用于学校业余训练之中,它同身体训练、技术训练和战术训练相结合,构成了现代体育运动训练的完整体系。赛前加强运动员心理训练能消除运动员各种紧张的心理状态,通过对链球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旨在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来提高运动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6.
比赛应激为运动员个体感知的比赛环境要求与自我能力认识间处于不平衡的身心状态。本研究通过对体能类项目优秀运动员血睾酮(T),血红蛋白(HB)指标在赛前、赛中和赛后的比较研究,探讨比赛心理应激唤醒水平与运动员血液生化指标之间的相互影响特征,并以此反应比赛心理应激水平的变化特征。为今后在大赛中调控比赛心理应激水平,保持较好的生理和心理能量阈值和良好的竞技状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针对高校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的训练现状,阐述了实行11分制后运动员在比赛中出现的心理状态变化.强调了在现代乒乓球运动中赛前心理训练的重要性,提出了乒乓球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赛前训练是保证运动员在比赛中正常或超常发挥极为重要的训练阶段.对赛前训练适宜安排的探索需经反复尝试和调整,并根据运动员状态的发展变化而变化.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个案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对国内外部分高水平游泳运动员参加国际性大型比赛以及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游泳比赛的赛前训练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世界高水平游泳运动员赛前训练的时间安排介于2到9周之间,大部分为3周,可通过“赛后赛”反推赛前训练的适宜时间.赛前训练的负荷安排是减量提质,运动员的各种生理迹象是赛前调整成功与否的重要依据.现代竞技游泳更加注重技术细节的控制和追求.高水平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调整甚为重要.赛前训练阶段常用的方法手段有模拟比赛训练、测验比赛及高原训练.  相似文献   

9.
采用谭先明运动员心理应激量表,对江西地区来自偏远贫困农村的体育高考生进行术科考试心理应激因素调查。结果表明:比赛失利因子均分值最高,且男、女生存在显著性差异。男生除在比赛失利因子上的均分低于女生外,其他均高于女生。各因子均分值存在高低差别,日常生活遭遇,内外压力等因子明显高于其它因子,但无显著性别差异。结论:贫困农村体育高考生心理应激因素以比赛失利最为显著,并存在性别差异;内外压力因子中以对自己身体状况感觉不好的单因素分值最高;在日常生活遭遇因子中严重失眠影响考试的单因素分值最高。其原因与这些考生生活的社会环境、基础教育和他们对高考"龙门一跃"的极高期望值等关系密切;是值得社会关注的群体。  相似文献   

10.
采用《运动认知特质焦虑量表》对吉首大学健美操运动员进行测试,发现运动员在社会评价焦虑、比赛准备焦虑、失败焦虑、对方实力焦虑因子上得分高于常模,并在社会评价焦虑、失败焦虑因子上出现显著差异,在对方实力焦虑因子上出现非常显著差异。根据测试结果,运用合理情绪疗法(RET)对健美操运动员在大赛前存在的过度焦虑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结果表明:心理咨询提高了大学生健美操运动员焦虑调控能力,为其在比赛中达到最佳竞技状态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1.
运动员心理应激量表的编制与初步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根据心理问卷的编制原则,笔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运动员心理应激问卷,并进行了相关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问卷45个条目可以分属于不同的因子维度之中,效度及信度都比较理想,可以用来评价运动员的心理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12.
耗散结构理论视角下网络成瘾者心理失调及运动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耗散结构理论透析了网络成瘾者心理系统结构、特征及失调原因。按耗散结构理论成立条件归纳应从开放系统、主观需要、系统内协同作用、反馈机制、关注涨落和突变等方法入手,并认为运动调适是有效的干预方法。其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运动为网络成瘾者提供良好的心理系统开放情境;在运动中激发网络成瘾者"远离平衡态";在运动中关注网络成瘾者心理子系统的协同作用;运动情境中综合网络成瘾者内部反馈与外部反馈;运动情境中放大涨落;运动情境中促进网络成瘾者心理系统内突变。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选择华南师范大学2005和2006级体育选修课四个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在技术、战术和体能方面的内容相同,实验组在练习前和练习过程中增加表象训练,自我暗示训练和放松训练的心理训练内容,通过一学期比较研究,得出:在足球教学中,辅以心理训练能大大减少运动损伤发生的人数和人次,尤其以减少相对轻症损伤及再次和多次发生运动损伤为明显,因此,有必要在足球体育教学中推广心理训练,以提高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心理调适能力,积极有效地预防各类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谈我国足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年来,运动损伤一直困扰着足球运动员教学、训练和比赛的正常进行。根据这一情况,本将对影响足球运动员损伤的物理因素及心理因素两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减少物理因素和心理因素造成运动员损伤的有效措施,从而为提高我国足球运动水平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认知特质焦虑与心理技能是运动心理学领域中研究的重要问题。本研究以109名雪上技巧性项目优秀运动员为参与者,考察了其认知特质焦虑与心理技能的特点,并利用典型相关分析,探讨了运动员认知特质焦虑与心理技能的关系。结果表明:(1)优秀运动员认知状态焦虑普遍高于常模;并且在目标设置、自信心和成就动机、接受指导能力等心理技能上应用较好。(2)女运动比男运动员更多的体会到认知特质焦虑;男运动员比女运动员心理技能应用的更好。国家一线队队运动员在竞技水平发挥焦虑、受伤焦虑体验更深;并且心理技能应用的也更好。非独生运动员在社会评价焦虑维度上体验更深;而城市运动员在社会评价焦虑和目标设置上更明显。(3)运动员认知特质焦虑与心理技能存在显著性相关。失败焦虑与比赛准备焦虑会削弱应对逆境能力和接受教练员指导能力以及降低运动员的自信心和成就动机;但会提高运动员承受压力能力。竞赛水平发挥焦虑会削弱运动员应对逆境、承受压力和集中注意能力,但是会提高接受教练员指导能力。而随着对对方实力焦虑的增加,会提高运动员应对逆境、承受压力和集中注意能力,但会削弱运动员接受教练指导能力。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观察座谈等方法研究篮球运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心理素质训练的重要性。结合教学课、训练课及赛前安排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进行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7.
对近年来的国内运动心理学者对我国的足球运动员的心理品质和特征,以及足球队的群体心理氛围进行综述,力图能整合性的更深一步的探讨运动员,以寻求相应的对策,提高运动员心理素质的稳定性和潜能,提高运动成绩。对于球队所存在的心理方面的问题,本文将着重从运动员个体的心理品质和足球队整体(女足)的群体心理气氛两个角度来阐述。  相似文献   

18.
认知训练法在运动训练中应用较为广泛,它通过表象或思维、言语指导等方法,尽可能地发挥训练的与运动项目相适应、涉及的多方面感觉,使心理活动参与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加快了训练运动技术的掌握,提高了训练的训练效益。应用认知训练法对格斗擒敌技术动作的教学训练效果进行对比研究,发现认知训练法在格斗技能形成中具有较为明显的训练效益。  相似文献   

19.
结合平时田径训练的实际情况,从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入手,对运动员放松能力培养以及心理与所练内容之间的意念沟通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进一步增强心理训练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20.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临场应激的应对心理机制进行尝试性探讨.结果表明:应对技能训练,提高临场应激的应对能力有很大的作业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