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4 毫秒
1.
对于通常“三线摆”实验装置,摆角所造成的系统误差可在测量结果中进行适当修正,因此摆角限值不应要求相当小.  相似文献   

2.
在一根没有质量不能伸长的细线下端系一个质量为m的质点,固定在一个悬点下面,这就构成一个理想单摆.如图1所示,摆动时如图2所示,摆动周期为T=2π,其适用条件是:不计空气阻力;摆角θ≤5°;摆球的线度远小于摆线的长度;摆线不可伸长.对于T=2π如能熟练掌握,适时地作等效变换,并灵活运用,则可巧妙地解答某些难题,下面举例说明, 一、L的等效 例1用两根长度相等的细线L系住摆球m,如图3,使这个双线摆在垂直纸面的方向作小幅振动,求其摆动周期. 分析与解:双线摆的摆动周期相当于在双线悬挂点A、B的中点O处…  相似文献   

3.
图1所示为一种记录地震装置的水平摆,摆球质量m固定在边长为L,质量可忽略不计的等边三角形的顶点A上,它的对边BC跟竖直线成不大的夹角α,摆球可绕固定轴BC摆动,求摆球做微小摆动时的周期。  相似文献   

4.
田径运动项目多,技术较复杂,各个项目的动作结构又往往各不相同,彼此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在技术与动作环节中,却都有共同的特点──蹬与摆.蹬与摆是典型的用力方式,是不可分割的重要配合形式,是掌握技术动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教师应重视蹬与摆的配合.如跑的后蹬与前摆,跳跃项目的摆腿与起跳、投掷项目的蹬摆结合等,都强调了蹬摆配合.摆动动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蹬地动作,同样,蹬地动作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摆动动作.因此,必须重视蹬地与摆动动作的配合在动作掌握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1后蹬与前摆动…  相似文献   

5.
异型摆:结构和受力不同于单摆的摆.通过受力分析和等效处理可以将它归结为单摆.利用单摆的周期公式,通过求等效摆长和等效重力加速度可求得异型摆的周期.  相似文献   

6.
案例一:被冷落的规律。在“找规律”教学的练习中.教师设计安排了许多活动。(1)摆一摆.用学具摆出有规律的形体。(2)找一找,找出日常生活中有规律的现象。(3)演一演,设计一组有规律的动作。(4)画一画.画出你喜欢的有规律的图形,课堂热热闹闹,富有生机。课尾,教师让学生谈谈“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有的学生说做游戏很好玩,有的学生说堆摆学具很有意思,还有的说画了一匹好神气的斑马……  相似文献   

7.
单摆也叫数学摆.由一质量可忽略不计的且不能伸长的细线或细杆,悬挂一个可看做质点的小物体组成.细线或细杆的上端固定,细线或细杆叫摆线,其长度叫摆长l,小物叫摆锤,质量为m.当摆锤悬线与铅垂线成一小角θ≤5&;#176;,放开后,单摆就作往复振动,变成一个单摆了.  相似文献   

8.
王慧 《山东教育》2002,(25):53-53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88页、89页。教学目的:1.通过看一看、摆一摆、拍一拍、想一想,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2.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知道数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过程:在学习“找规律这一节课中,学生通过看一看、摆一摆、找一找初步认识了简单的排列规律后,我设计了联系生活找规律这一环节:师:同学们只用三、四种学具就创造出这么多的规律,真是小小发明家,掌声表扬一下自己。(连续表扬三次,顿时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师:哎,你们发…  相似文献   

9.
单摆的加速度肖子祥(北京288信箱第一中学,102413)问题一单摆拉开一个角度后自由释放,问摆球向平衡位置运动过程中加速度是如何变化的?错解1根据加速度的公式:a=v2/R.图1当摆球向平衡位置运动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所以加速度也越来越大.错解...  相似文献   

10.
刘爱民 《天中学刊》2004,19(2):103-104
拼摆游戏是创造性游戏中结构游戏的一种,实践中普遍认为其对发展创新思维有效,但缺乏明确、具体的分析和实验数据的支持.通过实验,证明拼摆游戏对幼儿创新思维的影响是确切的、积极的.  相似文献   

11.
从摆类问题谈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杭州外国语学校吕敏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学习过程中使用某一认知方式进行思维,经历得越多越有效,并且,在新的相似情景中,就会优先使用这一方式,这就是思维定势.在物理解题中,学生运用记忆中储存的知识可加快解题速度,使思维定势...  相似文献   

12.
1.T是单摆振的周期.秒摆的周期为2秒. 2.L是摆长,即从摆球重心到固定悬挂点的距离,有别于悬线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课前思考】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摆一摆、想一想”这个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之后安排的一次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在“数位表”上摆“珠子”的操作活动.写出所摆的珠子表示的数.以便进一步巩固数位和位值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100以内数的特点及排列规律。课前我进行了学情调研。  相似文献   

14.
题1 蛇形摆是一个用于演示单摆周期与摆长关系的实验仪器(如图1).若干个摆球位于同一高度并等间距地排成一条直线,它们的悬挂点在不同的高度上,摆长依次减小.设重力加速度g=9.8m/s^2.试设计一个包含十个单摆的蛇形摆(即求出每个摆的摆长),要求满足:(a)每个摆的摆长不小于0.450m,不大于1.000m;(b)初始时将所有摆球由平衡点沿x轴正方向移动相同的一个小位移xO(xO≤0.450m),然后同时释放,经过40s后,所有的摆能够同时回到初始状态.  相似文献   

15.
近日.听了一堂数学公开课——人教版新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的“9加几”。老师让学生尝试箅“9+2”.用小棒摆一摆,并说说怎样想的。老师提示,我们已学习了“10加几”,想想如何将“9加几换成10加一个数”。一会儿,学生纷纷作答。  相似文献   

16.
一、选择题 1.单摆做简谐振动,当摆球连续两次经过平衡位置时,摆球的A、加速度相同,速度相同;B、加速度相同,动能相同;C、动能相同,动量相同;D、动量相同,速度相同。  相似文献   

17.
一、初步感知,进行探索导向。 1.教师让学生用两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一个长方形,并说出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感知长方形面积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下面的探索实践进行导向。 (1)让学生摆一摆、看一看、说一说。引导学生发现:长方形的宽没有变,长发生了变化,面积随着发生变化,说明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有关。 (2)再次让学生摆一摆、看一看、说一说。引导学生发现:长方形的长没有变,宽发生了变化,面积随着发生变化,说明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宽有关。 二、深入感知,引导探素关系。 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相似文献   

18.
在机械振动中,摆钟快慢的计算问题往往是同学们学习的难点.本文就谈谈对这类问题理解和处理.首先要正确理解摆钟走时原理摆钟实际上是利用钟摆的周期性摆动,通过一系列的机械传动,从而带动钟面上的指针转动.钟摆每摆动一次,指针就转过一个角度,并且这个角度θ0是固定的,其大小就表示钟面走过的时间.对走时准确的摆钟而言,钟摆摆一次,实际耗时瓦(即摆的振动周期)指针转过的角度巩当然就应表示钟面走时为瓦.  相似文献   

19.
卢隆宏 《职教论坛》2002,(12):44-44
汽车转向器摆振,俗称方向“打摆”,它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有的是在特定的速度区域内发生,如低速摆振,中速摆振,中高速摆振;有的是随速度上升而加剧,速度越高摆振得越厉害;有的则是和道路有关,好路是不摆振,一上搓板路,或一遇颠簸就摆振;有的则只是在特定的条件下才摆振,如50-60Km/h时紧急制动,汽车急剧减速,但就在快要停住时突然又抬起制动踏板,跟上油门,汽车继续行驶,转向器以及整个驾驶室都剧烈地摆振起来。摆振的程度也有差异:低速摆振时只是转向器带动转向盘摆振;中高速摆振时则是转向轮和转向盘一起摆振…  相似文献   

20.
为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在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发展智力,在课堂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具、学具操作,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经常开展“说一说”“摆一摆”“量一量”“比一比”等教学活动,使学生手、眼、口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在实际操作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