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个故事,说一位犹太教的长老,酷爱打高尔夫球。  相似文献   

2.
1995年11月4日星期六,正值犹太教的安息日,也是以色列的法定假日。平时,以色列国内的大部分交通工具都会停驶,许多娱乐场所和大小商店亦会关门歇业。可是,那晚的特拉维夫却灯火通明,热闹异常。约10万市民从四面八方涌到市中心的"国王广场",在那里举行支持和平进程的盛大集会。  相似文献   

3.
12月27日是犹太教的神圣节日"安息日"——上帝创世的第七日,本是休憩、赐福的日子。出人意料的是,这一天中午,以色列战机开始向巴勒斯坦西南部的加沙地带数十处目标同时发动大规模空袭。一时间,加沙哀鸿遍野。已经持续3天的轰炸造成至少31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1400多人受伤。  相似文献   

4.
唐僧的色戒     
在《西游记》的五个向唐僧投怀送抱的女妖中间,要数蝎子精最给力。他俩在一块儿的场面可谓雷人:"那女怪,活泼泼,春意无边;这长老,死丁丁,禅机有在。一个似软玉温香,一个如死灰槁木。那个要贴胸交股和鸾凤,这个要画壁归山访达摩。女怪解衣,卖弄他肌香肤腻;唐僧敛衽,紧藏了糙肉粗皮。”这孤男寡女共处一室在干什么?在斗嘴!  相似文献   

5.
一年多前,英国报业曾掀起一场激烈的“周末战”,各报竞出周末增刊,种种花样接连不断。而今,“战场”又转移到了星期天。有人幽默地说,如果报界巨头们得遂其愿,英国人将不是在休息而是在阅读报纸中度过他们的安息日。今年1月末,《独立报》推出它的星期刊《星期日独立报》,第一期的发行量就达120万份。这是四个月内在英国问世的第二份星期天报纸。此前,英美  相似文献   

6.
一年多前,英国报业曾掀起一场激烈的“周末战”,各报竞出周末增刊,种种花样接连不断。而今,“战场”又转移到了星期天。有人幽默地说,如果报界巨头们得遂其愿,英国人将不是在休息而是在阅读报纸中度过他们的安息日。今年1月末,《独立报》推出它的星期刊《星期日独立报》,第一期的发行量就达120万份。这是四个月内在英国问世的第二份星期天报纸。此前,英美  相似文献   

7.
目击     
《中国新闻周刊》2011,(25):18-19
葬礼6月28日,几名犹太青年在一名拉比的葬礼上凭窗眺望。当天,在以色列伯尼布莱克,数千名极端正统派犹太教徒出席了拉比列夫柯韦兹(Michel YehudaLefkowitz)的葬礼,列夫柯韦兹享年97岁。技比(Rabbi)是对犹太教长老的尊称,是智者的象征。  相似文献   

8.
时兆报馆(The Signs of the Times Publishing House)为基督教复临安息日会在上海所建的印刷机构,为该会文字布道事业之中心。时兆报馆的馆址几经变迁,从荜路蓝缕到逐渐壮大,这个过程与安息日会在华的传教活动休戚与共,时兆报馆出版的《时兆月报》(Signs of the Times Magazine)有较大的发行量与影响力,抗战时期曾是大后方销售量最高的刊物。抗战胜利后,上海时兆报馆自有的印刷厂为全国最大的印刷机构,这为上海印刷学校的建立奠定了物质上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也许算缘份吧,雷锋入伍第一天,我就议论过他。“咋搞的,这么点个孩子能当兵?”一米五几的个,看上去顶多十六七。辽阳接兵的新兵营营长老靳说,没法子,我们说他身体条件不合格,可他跑到《辽阳日报》去发了篇文章《我决心应征》,第二天拿着报纸上门来,你说咋办。从那天到现在,31年了,我一直在“议论”雷锋,写出的雷锋事迹百万字。有人说是我“第一个”写雷锋,这概念太笼统,严格地讲,我是第一  相似文献   

10.
市县动态     
《档案与建设》2015,(2):93-95
苏州市档案局推动灵岩寺建档2015年2月16日,苏州市副市长盛蕾带领有关部门负责人对木渎灵岩山景区春节期间安全情况进行检查,并看望和慰问了灵岩寺住持明学长老。明学长老是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江苏省和苏州市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院长。市档案局局长肖芃陪同看望,并向明学长老赠送了档案盒、目录册等档案用品。  相似文献   

11.
罗懋登著《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简称《西洋记》,是晚明的一部著名小说,历来颇受研究者重视。该书虽以明永乐、宣德年间郑和出使三十余国的经历为框架,但故事主体乃是神魔之争和种种奇闻异事,所以人们都将之归入神魔小说,而不把它看作历史演义。与此相应,该书虽以郑和命名,但实际上最重要的人物是金碧峰(碧峰长老),他相当于《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而郑和则近似于唐僧。根据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的概括,《西洋记》"第一至第七回为碧峰长老下生、出家及降魔之事,第八至十四回为碧峰与张天师斗法之事,第十五回以下则郑和挂印、招兵西征、天师及碧峰助之、斩除妖孽、诸国入贡、郑和建祠之事也。"这种格局也与《西游记》前七回为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第八至十二回写取经缘起、第十三回以下才是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结构机杼相同。在征服西洋各种妖魔鬼怪过程  相似文献   

12.
老舍的信仰     
我不是天才,一心想勤能补拙(不过也没做到),所以格外仰慕努力型作家。比如阿西莫夫,每周写七天,每天写八小时,每小时写5000字。再比如斯蒂芬·金,他自称天天写,除7月4日国庆和生日之外。还有老舍,他也是:“除了星期天和闹肚子的时候,天天总动动笔,多少不拘,反正得写点儿。”我一直以为老舍的星期天不营业,和斯蒂芬·金的国庆一样,是一种噱头。闲来没事,翻他的年表,才知道,他23岁那一年,在基督教堂受了洗。立刻电光石火,反应过来他是守安息日。老舍是教徒?可是,为什么,从没听他提过。再细看,我又知道了,他是借教会的举荐,才得到了英国东方学…  相似文献   

13.
杨陈晨 《声屏世界》2007,(12):67-67
“猪啊!”还记得《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里这句令人忍俊不禁的台词吗?那是斧头帮长老从照妖镜中看见自己的真形后发出的绝望叫声。2007年10月,伴随着由中国青年报主办,人民网、新浪网等媒体协办的“红辣椒——2007中国最差电视剧奖”评选活动的正式启动,国内电视剧的这面“照妖镜”也浮出了水面。  相似文献   

14.
粤西民众在社会经济的剧烈变迁中对年例文化符号意义进行了重构。年例文化符号的意义表征在不断的自我平衡中鲜活呈现。年例筵席的兴盛是粤西乡土社会血缘和地缘关系部分淡化,拟血亲关系和业缘关系突现的外在表现。年例习俗由神圣走向世俗的趋向较为明显,呈现出传统性与现代性融合、神我关系和族我关系理性化的特点,年例习俗的文化象征意义逐渐走向多样化。年例习俗中长老秩序的弱化伴随着中青年力量的崛起,彰显了年例习俗的活力所在。当地民众既重视历史传统又尊重现世之需求,以善于变通、务实开放的人生态度实现了年例习俗的现代转型和文化符号意义的延展。  相似文献   

15.
南宋著名词人张孝祥有《赠震山主》诗云:“震公住山年,与我共壬子。”(《于湖居士文集》卷五)用这种句法表年岁,已见于前人文集,如王宗稷《东坡先生年谱》引谱主《赠长芦长老》诗云:“与公同丙子,三万六千日。”《东坡七集》《前集》卷十四《送沈逵赴广南》诗云:“嗟我与君皆丙子,四十九年穷不死。”《后集》卷七有诗,题曰《永和清都观谢道士,童颜须发,问其年,生于丙子,盖与予同,求此诗》,均说明苏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岁次丙子。张诗句法与苏诗同,意谓震公长老始住持震山寺之年,与己之生,同在壬子,即岁次壬子的高宗绍兴二年;与《于湖居士文集》附录《宣城张氏信谱传》所言“绍兴甲戌,廷试擢进士第一,时年二十有三”相符,知孝祥生年为绍兴二年(1132)无疑。 徐鹏先生校点之《于湖居士文集》,一九八○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此前,《宣城张氏信谱传》传播未广,而《宋史·张孝祥传》未载传主生年,故有关论著于张孝祥生年,大都存疑或有误。《信谱传》随《文集》得广传后,有关论著大都对张氏生年作了审订,但仍有一些论著未予订正,订正了的也未引用可作为内证的上述诗,故略志于此。  相似文献   

16.
一个记者在写一条关于火灾的新闻。除他以外,另外有一个记者在开始叙述最高法院的一项判决。另外还有一个人正在仔细地为一篇描写一个瞎眼男孩丢失了小狗的通讯找出一个恰当的导语。同时在房内的另一个角落里,一个体育记者在动手写一条关于当天的壘球比赛的新闻。  相似文献   

17.
各地的革命烈士纪念馆较多,有纪念某一个烈士的,有纪念一个地区烈士的,有纪念在一个重要战役、一个重要历史事件或某一个历史时期牺牲的烈士等等。在这些纪念馆的陈列中都碰到一些需要研究的问题,有些是共同的,有些是独特的。本文主要就一个地区的烈士纪念馆陈列中的一些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作者从一个个细小动人的故事着笔,在一个个人物投入的关爱救助行动中展开相关的内容,在一个个贫困儿童命运改变和某一个地区教育状况的改变过程中,在一个个善行的表现中,以文学和故事方式记述了希望工程20年华彩厚重的历史。  相似文献   

19.
随笔     
我在福建的一个小城已住了一个多月,这里喝酒的朋友不多,晚上无聊,经常以逛小书店打发时间。这无疑是消磨时间的一个良方,尤其是在外地逛书店,总是觉得比在北京逛书店心里踏实,完全可以说是“坦坦地”。 不知为什么,在北京一个人逛书店,  相似文献   

20.
社里只有一个职员。任何时候都一样,就我一个人在干。只有一个人的出版社,像岩田书院这样年出版新书40种的,在日本恐怕没有第二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