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排球运动的发展 ,大学排球普修课教学中除进行正常的传、垫、发球及扣球的教学 ,还应注意排球时空知觉、运动知觉的训练 ,以提高学生在排球比赛实战中的应变能力 ,进而提高排球运动水平。  相似文献   

2.
由于沙滩与室内排球比赛场景的不同,导致了兼职排球运动员从室内排球转打沙滩排球后运动知觉需要重建,结合二者技术特点的不同,分析并提出了排球运动员在换项过程中客体运动知觉和主体运动知觉的重建。  相似文献   

3.
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对现代排球运动的时空观进行了仔细分析,认为它的本质是时空知觉,并提出排球运动的训练应与运动员的时空知觉相结合,以待对排球运动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任何体育运动项目都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才能完成。排球,是一项在全世界开展十分广泛,深受人们喜爱的运动,排球基本技术的教学与训练也是体育学院教学与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对排球基本技术的教学与训练规律的研究,不断提高教学和训练的质量,是排球教师和教练员的重要责任。 我们知道,运动技能的形成有三个主要因素.就是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这三个因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尤其是时间知觉和空间知觉,更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运动知觉与排球技术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知觉是人脑对外界物体和机体自身运动的反映。排球的运动知觉就是人脑反映排球在空中飞行的速度、弧度和落点的运动形象的过程及人做动作的内部肌肉运动知觉。而排球技术主要由步法和手法两部分组成。步法是指快速灵活的脚步移动和起跳动作,保持好人与球的合理位置关系。手法是指击球的手指、手  相似文献   

6.
运动知觉是人脑对当前运动着的物体在空间和时间上位移过程的反映。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形态知觉、运动幅度知觉以及本体感觉,贯穿到乒、羽、网击球四个环节的全过程,它们是构成三拍技术十分重要的心理因素。对击球四个环节中的运动知觉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意识、时空、力的分化、运动表象等方面对提高三拍技术的作用,进而提出了运动知觉教育和运动感知的训练途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仅围绕如何提高排球运动的时空知觉这一技术加以论述,并提出相应的训练方法。手段,使学生充分掌握、理解时间、空间的概念,从而提高排球运动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体操技术教学为研究对象,从时间知觉、空间知觉和运动知觉三个不同角度,分别对它们从各自的概念和特征进行阐述,并对这三者进行了简单的比较。认为在教学和训练中对学生进行时间知觉、空间知觉和运动知觉训练,不断地有意识地加强他们的知觉培养,会有改进体操技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运动技术水平的效果,并且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40名排球专选班的男生为实验对象,在实施18周排球教学后,对运动员的距离知觉、高度知觉、重量知觉、时间知觉进行对比研究,分析排球教学对运动员感知觉的影响。结果发现:排球教学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感知觉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在前期质性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赛艇运动员专项知觉运动技能问卷,并采用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等量化研究手段,对该概念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显示,赛艇运动员专项运动知觉技能包括自身状态知觉运动技能、艇状态知觉运动技能、桨状态知觉运动技能3个维度;自身状态知觉运动技能包含自身用力知觉和自身体能知觉2个子维度;艇状态知觉运动技能包括艇速知觉运动技能、艇平衡知觉运动技能、艇身状态知觉运动技能和滑座运动状态知觉4个子维度;桨状态知觉运动技能包括划桨效果知觉运动技能、划桨动作调控能力、桨频知觉调控能力和桨力知觉调控能力4个子维度。量化研究检验的赛艇运动员专项运动知觉技能概念模型与前期质化研究结果基本一致,问卷信效度良好,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张博  臧帅 《体育科研》2007,28(6):58-60
随着排球运动的不断发展,现在排球运动的实质是将人、球、时间和空间限制在一个特定区域和特定的规则下,所表现出的个人对时间的掌握,对空间的控制、团体对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利用以及对球的攻防而展开的拼搏。其最终的目的就是抓住机会,利用时间和空间多方位的竞争把球打入对方的场地。时间和空间成为排球运动的主要特征和制约因素,所以把哲学中时间与空间辩证关系的理念运用到排球运动中来,对排球运动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排球运动中的时间和空间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排球运动的时间和空间特性、排球运动中时间与空间的相互关系及实战中时间和空间特性的掌握运用问题,认为排球运动的复杂性就在于时间和空间的复杂变化,掌握变化规律对于选材、教学、训练、比赛都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借鉴了运动心理学有关球感的理论,依据排球正面扣球动作技术的时间与空间特征,结合多年教学的实践经验,在分析与探讨了球感练习对排球正面扣球动作技能形成的作用的基础上,对排球正面扣球动作技术教学申球感练习选择的依据、练习顺序、练习手段及基本要求以及运用球感练习的基本原则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4.
徐建德  黎禾 《浙江体育科学》2005,27(5):57-59,63
利用浙江女排在两个赛季的临场技术统计数据,对女排四号位强攻个人战术运用的设想与效果进行了有深度的分析,并就强攻时的区域变化、时空变化和手法变化,丰富个人战术运用能力的训练,提出了新的设想.  相似文献   

15.
排球运动健身方法的创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红律 《山东体育科技》2001,23(3):79-80,46
从排球运动健身方法的特点和分类、创编原则、设计过程、刨编方法以及在教学中运用应注意的事项等方面对排球运动健身方法的创编设计进行了阐释,旨在从健身方法的创编设计领域为促进排球运动的发展开拓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沙滩排球训练对运动员膝、踝关节肌群肌力的影响,沙滩排球训练周期前后,对我国12名兼职沙滩女排运动员的膝、踝关节肌群进行了BIODEX肌力测试。结果表明,沙滩训练后,膝关节屈肌群快肌纤维的爆发力,伸肌群快肌纤维的最大力和爆发力,踝关节跖肌群慢、快肌纤维的最大肌力和爆发力增长有显性意义,这是沙滩训练后原地纵跳成绩提高的重的肌力原因。  相似文献   

17.
论排球运动中的“节奏制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志雄 《体育科研》2004,25(6):44-46
通过对排球运动特征和规律的深入研究,尤其从攻防双方节奏的角度,提出中国及亚洲排球应倡导"二传快、第三次击球更快"的技战术的应用,以"节奏制胜"来对抗欧美球队的"体能制胜",确立"节奏制胜"在排球运动发展、创新中的主导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在沙滩这种特殊的介质上进行排球训练对运动员膝、踝关节肌群肌力的影响.在1998年沙滩排球训练周期前后.对我国12名兼职沙滩女排运动员的膝、踩关节屈伸肌群进行了等速向心收缩肌力测试。结果表明。沙滩训练后.膝关节屈肌群快肌纤维的爆发力.伸肌群快肌纤维的最大肌力和爆发力,踝关节跖肌群慢、快肌纤维的最大肌力和爆发力增长有显性意义。这是沙滩训练后原地纵跳成绩提高的重要肌力原因。  相似文献   

19.
排球运动员接发球过程中视觉搜索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3名不同水平排球运动员为被试,将时间阻断范式、眼动记录技术相结合,探讨排球运动员接发球过程中的视觉搜索特征。结果表明:在接发球过程中,不同水平排球运动员的视觉搜索特征存在显著差异。优秀排球运动员可以根据运动情景中任务的变化迅速调整视觉搜索模式,在接发球的预期阶段采用了注视次数少、注视持续时间长、眼跳距离小、注视轨迹简单、集中的搜索模式;在动作操作阶段采用了注视次数多、注视持续时间短、眼跳距离大、注视轨迹分散成网状的搜索模式。优秀排球运动员对发球落点进行预判时,在反应时和准确性指标上存在明显的优势,但是,随着运动水平的提高,反应准确性不是优秀排球运动员预期能力的主要区分标准。提示:对于测试、评价运动员在运动情景中的信息加工处理能力不能根据单一运动情景的眼动特征进行,要综合运动情景中的不同任务的眼动指标和行为预判探讨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的视觉搜索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