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293K~313K温度范围内测定了Er(ClO4)3在DMF溶剂中的电导率,根据λ=(K液-K剂)×10-3/c公式求得Er(ClO4)3的摩尔电导率λ值,应用Kohlraush经验规则:λ=λ0(1-βc),使用Origin软件进行线性拟合,作图外推求得Er(ClO4)3在DMF溶剂中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λ0值,讨论了Er(ClO4)3在DMF溶剂中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电导法测定298K时NdCl3在DMF和H2O中的活度系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电导法在298K时测定了稀土氯化盐NdCl3在混合溶剂(DMF-H2O)中的电导率;利用公式计算了NdCl3的摩尔电导率;应用Kohlraush经验规则,使用Origin软件进行线性拟合,外推得到298K时NdCl3在混合溶剂(DMF-H2O)中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λ0 =300.01 (S*cm2 *mol-1);应用Debye-Hücker 和Osager-Falkenhangen公式计算了NdCl3在混合溶剂(DMF-H2O)中的活度系数,并讨论了在298K时浓度对稀土盐NdCl3溶液活度系数的影响,随稀土氯化盐溶液浓度的增加,稀土盐溶液的活度系数降低.  相似文献   

3.
应用电导率仪在293K时测定了 4 种稀土氯化盐 ErCl3、DyCl3、NdCl3 和 YCl3 在极性水溶剂中的电导率,利用公式λ= (k液- k剂)×10-3c计算了稀土氯化盐在水中的摩尔电导率,并讨论了在293K时浓度对稀土氯化盐水溶液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293K-313K温度范围内测定了ErCl3在DMF溶剂中的电导率,求得ErCl3的摩尔电导率A值,并作图外推求得ErCl,在DMF溶剂中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λ0值,讨论了ErCl3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在293~313K温度范围内测定了DyCl3在DMF溶剂中的电导率,求得DyCl3的摩尔电导率值,应用Kohlraush经验规则,使用Origin软件进行线性拟合,作图外推求得DyCl3在DMF中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值,讨论了DyCl3在DMF中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分别在298 K、303 K、308 K、313 K时测定了KBr在葡萄糖-水混合溶剂中的电导率,计算了KBr的摩尔电导率值.应用Kohlrausch经验规则,使用Origin软件进行线形拟合,作图外推求得KBr在葡萄糖-水混合溶剂中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λ0值,讨论了KBr在葡萄糖一水混合溶液中的电导率、摩尔电导率、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随温度、浓度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7.
测定了298.15 K条件下乙酸钠在三种甘氨酰二肽(甘氨酰甘氨酸,甘氨酰-L-缬氨酸和甘氨酰-L-亮氨酸)水溶液中的电导率,计算了乙酸钠在这些体系中的极限摩尔电导率和walden值.结果表明:电解质乙酸钠在甘氨酰二肽一水混合溶剂中的极限摩尔电导率随着混合溶剂中肽浓度的增加而减小,waIden值不为常数.  相似文献   

8.
应用电导法测定了298K时稀土氯化盐DyCl3在混合溶荆(DMF7-H20)中的活度系数,在298K时测定了稀土氯化盐DyCl3在混合溶剂(DMF7-H20)中的电导率,利用公式计算了稀土氯化盐DyCl3的摩尔电导率,应用Debye—HUcker和Osager-Falkenhangen公式计算了DyCl3在混合溶剂(DMF—H20)中的活度系数,并讨论了在298K时浓度对稀土盐Dycl3溶液活度系数的影响,随稀土氯化盐溶液浓度增加,稀土盐溶液的活度系数降低.  相似文献   

9.
按照文[1]献合成了三元配合物[La(C9H6NO)2(C6H5COO]·H2O,通过红外光谱进行表征.利用Hess定理设计了配位反应的热化学循环,并在常压、298.15 K下,分别测定了七水氯化镧、苯甲酸、8-羟基喹啉以及配合物在混合溶剂中的溶解焓,求出了298.15 K时配位反应的反应焓,并进一步计算出了三元配合物[La(C9H6NO)2(C6H5COO)]·H2O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相似文献   

10.
按照文献合成了三元固体配合物[Sm(C9H6NO)2(C6H5COO)]·H2O,通过红外光谱进行表征.利用Hess定理设计了配位反应的热化学循环,并在常压298.15K下,分别测定了六水氯化钐、苯甲酸、8-羟基喹啉以及配合物在混合溶剂中的溶解焓,根据热化学原理求出了298.15K时,配位反应的反应焓;并进一步计算出了[Sm(C9H6NO)2(C6H5COO)]·H2O三元固体配合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相似文献   

11.
按照文[1]献合成了三元配合物[La(C_9H_6NO)_2(C_6H_5COO)]·H_2O,通过红外光谱进行表征.利用Hess定理设计了配位反应的热化学循环,并在常压、298.15 K下,分别测定了七水氯化镧、苯甲酸、8-羟基喹啉以及配合物在混合溶剂中的溶解焓,求出了298.15 K时配位反应的反应焓,并进一步计算出了三元配合物[La(C_9H_6NO)_2(C_6H_5COO)]·H_2O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相似文献   

12.
按照文献合成了三元固体配合物[Sm(C9H6NO)2(C6H5COO)]·H2O通过红外光谱进行表征.利用Hess定理设计了配位反应的热化学循环,并在常压298.15K下,分别测定了六水氯化钐、苯甲酸、8-羟基喹啉以及配合物在混合溶剂中的溶解焓,根据热化学原理求出了298.15K时,配位反应的反应焓;并进一步计算出了[Sm(C9H6NO)2(C6H5COO)]·H2O三元固体配合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相似文献   

13.
《大连大学学报》2018,(3):27-33
合成了四种成分不同的新型三组分金属深共融溶剂:四丁基氯化铵:聚乙二醇-400:三氯化铁(TBAC:PEG:Fe Cl3)、四丁基氯化铵:聚乙二醇-400:氯化锌(TBAC:PEG:Zn Cl2)、四丁基氯化铵:聚乙二醇-400:氯化镍(TBAC:PEG:Ni Cl2)、四丁基氯化铵:聚乙二醇-400:氯化铜(TBAC:PEG:Cu Cl2)。四丁基氯化铵、聚乙二醇-400和金属盐的摩尔比为4:1:0.05。在293.15 338.15 K温度范围内,以5K为一间隔,测量了深共融溶剂的密度、电导率、动力粘度及折光率,结果表明温度对其物理性质影响很大。通过经验方程得到了深共融溶剂的热膨胀系数、分子体积、标准摩尔熵及晶格能等热力学性质参数。从电导率和密度计算出了深共融溶剂的摩尔电导率。利用Vogel-Fulcher-Tamman(VFT)和Arrhenius方程,将测量的动力粘度和电导率对温度进行拟合,得到了动力粘度和电导率随温度变化的方程。通过Walden规则,建立了粘度与摩尔电导率之间的联系。此研究对金属深共融溶剂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用具有恒定温度环境的新型的反应量热计,以3 mol·dm-3H2SO4溶液作为量热溶剂,在298.2 K温度下,测定了具有无水钾镁矾结构的硫酸复盐K2Mn2(SO4)3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其值为-3 534.63±0.11 kJ·mol-1.  相似文献   

15.
硝酸铒与丙氨酸配离子的标准生成焓未见文献报道。本文合成了硝酸铒与丙氨酸的稀土氨基酸配合物Er(Ala)4(NO3)3·H2O。采用具有恒温环境的反应热量计,在298.2K时,测定了Er(Ala)4(NO3)3·H2O在水中的溶解焓△8Hm^θ,=7.346±0.17kJ·mol^-1,根据热化学原理计算出配离子Er(Ala)4^3+在298.2K时的标准生成焓△Hf,m^θ[Er(Ala)4^3+,aq,298.2K]=-2910.02kJ·mol^-1。  相似文献   

16.
用恒温热量计测定了Zn2 HIO6 ·1.2 5H2 O在 3mol·dm- 3HNO3水溶液中的标准摩尔溶解焓变 ,计算出了相应的标准摩尔自由能变与标准摩尔熵变 ,用线性回归分析并修正了用分光光度计在 2 98.5 - 32 8K范围内测定与计算的文献值  相似文献   

17.
采用吸光光谱和发光光谱法研究了RE(NO3)3.nH2O(RE=La,Sm,Gd,Tb,Er)同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C10H10N2O4,简称H3L)和异烟酸(Hiso)形成的混配体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RE2(HL)(L)(iso).4H2O(RE=La,Sm,Gd)与DNA的作用方式是包括静电结合的部分插入,后两种配合物则是主要以插入方式结合。  相似文献   

18.
用具有恒温环境的溶解-反应量热计,测定了在T = 298.15K时[SmCl3 6H2O (s) + 2Hhq (s)+NaAc(s)]和[Sm(hq)2Ac(s)+NaCl(s)+2HCl(g)+6H2O(l)]反应的标准摩尔反应焓为(213.6±1.5)kJ mol-l,根据上述标准摩尔反应焓和其它的热力学数据可求得在T = 298.15 K时Sm(hq)2Ac-l的标准生成焓是 (1217.7±3.4)kJ mol.  相似文献   

19.
硝酸铒与丙氨酸配离子的标准生成焓未见文献报道。本文合成了硝酸铒与丙氨酸的稀土氨基酸配合物Er(Ala)4(NO3)3·H2O。采用具有恒温环境的反应热量计,在298.2K时,测定了Er(Ala)4(NO3)3·H2O在水中的溶解焓△8Hm^θ,=7.346±0.17kJ·mol^-1,根据热化学原理计算出配离子Er(Ala)4^3+在298.2K时的标准生成焓△Hf,m^θ[Er(Ala)4^3+,aq,298.2K]=-2910.02kJ·mol^-1。  相似文献   

20.
采用第一性原理结合周期性平板模型的方法,对O2在完整和缺陷WO3 (001)表面的吸附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计算结果表明:WO3 (001)完整表面上吸附态的O2不易成为表面氧化反应的活性氧物种,当吸附质与表面作用时,将优先与表面晶格氧(Ot)成键,进而形成表面缺陷态,体系呈现金属性,电导率增大.比较O2在缺陷表面上各吸附构型的吸附能发现,O2的吸附倾向于发生在缺陷位置(Wv)上,且表现为氧气分子中的两个氧原子均与缺陷位Wv作用,形成新的活性氧物种(O2-);吸附后表面被氧化,电导率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