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但近年来,德育实效性低下却是困扰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大问题。当然,德育实效性低下的问题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其中既有社会环境方面的因素,也有学校德育方面的因素。前者是教育工作者  相似文献   

2.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但近年来,德育实效性低下成为困扰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大问题。当然,德育实效性低下的问题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其中既有社会环境方面的因素,也有学校德育方面的因素。前者是教育工作者难以改变的,而学校德育自身的一些问题很值得我们去思考。学校德育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道德知识,形成深厚的道德情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就道德教育的本性来说,是德性的培育。但这是道德教育的最终成就,在此过程中仍需他律的扶持与支撑,因而各种制度规则、规范就理应成为我们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与方式。本文拟从分析学校德育制度的角度出发,对学校德育实效性低下的原因作一些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长期的学校教育中,一直困惑我们的一大难题就是如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诚然,影响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因素非常复杂,有对德育本质的认识问题,有德育的方式、方法和途径问题,有是否遵循规律开展德育的问题。有教育工作者的认识与育人水平问题,有家庭和社会大环境的问题等等。但我们在习以为常的学校管理中,却往往忽视了对德育“工作化”的认识,德育“工作化”把学校德育实践引入了一个误区,并已影响到德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工作局部的失范、失效及其顽强的疏远性一直是现代德育的顽疾,也是困扰学校德育的一个难题,尽管学校在德育工作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低下依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于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低下的原因,有论者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  相似文献   

5.
学校德育实效性差既有学枝内的原因,更有学校外的因素。“高、大、空”的德育目标以及重道德认知、轻道德实践的德育模式是学校德育失效的根本原因。道德建设离不开教育.但关键在实践。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实效性低下是困扰德育自身发展的一个重大难题。在众多制约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影响因素中,"去生活化"无疑是导致学校德育实效性低下的一个重要因素。学校德育"去生活化"主要表现为德育目标圣人化、德育过程智育化、德育内容抽象化、德育方法简单化。德育"去生活化"是制度化教育与科技理性合谋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学校德育实效性差既有学校内的原因,更有学校外的因素。“高、大、空”的德育目标以及重道德认知、轻道德实践的德育模式是学校德育失效的根本原因。道德建设离不开教育,但关键在实践。  相似文献   

8.
德育工作是系统工程,必须从多方面分析造成德育效果低下的原因,其中有社会、学校、家庭几个方面的失误。优化社会环境是培养青少年良好思想品德的前提;德育途径的扩展是德育效果的必要保证;加强德育理论研究,构建学校德育工作的新体系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突破口;提高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发挥他们的主导作用才能使德育从困境中走出来。  相似文献   

9.
德育实效性是教育界乃至全社会都十分关注的问题,是德育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它涉及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也涉及学校德育工作以外的许多相关因素,如家庭、社会的影响等。在诸多影响因素中,我认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组织实施德育的管理理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是学校德育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当前,社会道德文化变动所产生的丰富素材,以及社会道德观念的变动、碰撞,为学校德育提供了富有时代气息的教育环境,但随之而来的种种道德问题。又无不对学校德育的方方面面产生冲击。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和新的内涵,强调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然而,目前学校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日益偏低成为素质教育中不和谐的音符,甚至成为制约素质教育开展的瓶颈。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学校德育策略单一、僵化,偏重道德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如何走出这一困境呢?理论和实践证明,开展活动德育是行之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