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学知识快速记忆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时,有许多理论、概念需要记忆,记忆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必需。心理学研究表明,简单的复述不足以使短时记忆的信息转入长时记忆。只有通过对识记内容进行整合性复述(即精细的复述),即将要复述内容加以组织,与其它信息联系起来或在更深层次上进行加...  相似文献   

2.
短时记忆容量的年龄特点和材料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认知心理学关于记忆的多存储模型,已得到了大量实验的验证,并为人们所广泛接受。这个模型把记忆分成彼此联系的三个系统,即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其中的短时记忆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来自环境的信息和来自长时记忆的信息,都要在短时记忆中支配人的当前的活动。短时记忆容量是短时记忆的重要参数,其有限性体现了我们心理能力的基本限度。为了测定短时记忆容量,近年来国内外心理学工作者已作过一些探索研究,认为短时记忆容量为7±2个“组块”,但这个结论大多是在成人记忆语言文字材料的情况下得到的,未免过于笼统。而对从儿童到成人的各  相似文献   

3.
从静态的情绪品质角度出发,探讨情绪品质和记忆品质的关系。采用艾森克人格量表和Wat-son的简式正性/负性问卷对170名被试进行施测,从中选择95名被试让他们参与“学习和记忆实验”,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被试变量,这四个实验的结果指标作为因变量。结果表明:情绪稳定性这一情绪品质对瞬时记忆容量、长时记忆准确性和记忆广度有积极促进作用,对短时记忆容量没有显著影响;正性情绪这一情绪品质对瞬时记忆容量和长时记忆准确性产生积极影响,对短时记忆容量和记忆广度无显著影响;负性情绪这一情绪品质对长时记忆准确性有消极影响,而对瞬时记忆容量、短时记忆容量和记忆广度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李洪华 《教育艺术》2007,(10):43-44
现代信息加工心理学家在研究人类的学习与记忆时,把学习与记忆看成是信息加工过程,并根据信息在头脑中停留时间的长短,把记忆区分为三个系统,即瞬时记忆系统、短时记忆系统和长时记忆系统.  相似文献   

5.
记忆有三种类型:即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只有长时记忆,才是有价值的记忆。 长时记忆是一种神经元反反复复地接受刺激而连续兴奋,相互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牢固的产物。一旦出现指令,所载信息即可输出。 然而,中小学生却长于瞬时记忆和短时记忆,而短于长时记忆。改变中小学生在阅读中的这一记忆状况,主要方法有六种。 一、潜心专注记忆法。 这是注重阅读心态的记忆方法。阅读中必须调  相似文献   

6.
一、实验目的识记系列材料,这是我们日常工作和学习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关于系列材料记忆的研究,国内外已有一些实验。但选用不同性质的系列材料和不同年龄的被试,从长时和短时记忆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的,还不多  相似文献   

7.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知识获得靠记忆。”记忆对于我们的读书活动,实在是很重要。认知心理学的记忆贮存系统把记忆归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其中,短时记忆在记忆系统中显得尤为重要。短时记忆是有意义、有意识信息加工的主要环节。.大多数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家认为人的信息加工活动都与短时记忆的活动有关。短时记忆不仅可以短时保留有限的从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中选择的信息,而且能对当前进行的认知活动的信息进行有意识加工从而使加工主体适应环境的需要。在教学活动中,我们离不开短时记忆。学生阅读文章、回答问题、记录笔记等等,靠的都是短时记忆的操作。所以,有人又把短时记忆称为操作记忆。既然如此,我们不仅要了解并顺应短时记忆的特点,遵循短时记忆的规律,而且要自觉、主动运用与之相关的教学策略,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识记效率。  相似文献   

8.
眭永翔 《成才之路》2014,(21):76-77
一、问题的提出 受传统观念影响,一些家长和教师形成一种思维定式,即把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强弱和学习成绩的好差归因为智力问题。认知心理学的发展让更多的人逐渐认识到,大多数学生的先天智力并无明显差异,出现学习障碍的主要原因是后天形成的知识框架的缺陷,知识的缺陷就会表现为能力的不足和成绩的差异。教学过程是教师“传道受业解惑”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记忆、积累、应用知识的过程。学生的知识掌握得是否扎实,能否灵活应用,关键是看所学知识是否转化成了长时记忆,能否在需要时随时从知识结构中迅速提取。二、理论依据 当代心理学家把人的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对解决问题思维过程而言,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更有应用价值和实际意义。长时记忆好比是存放各种知识的“仓库”,思维需要什么知识就可以到“仓库”中搜索并提取,长时记忆中的知识越多,思维反应越快。短时记忆则如同是形成思维结果的“加工间”,通过思维过程形成的结论、推理等,都是在短时记忆中实现的。简单地讲,长时记忆就是知识记忆的时间比较长久,短时记忆就是知识记忆的时间比较短暂。德国的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为我们揭示了人的记忆和遗忘规律,说明遗忘是先快后慢的,要及时巩固,以便把短时记忆及时转化为长时记忆。利用遗忘规律,引导学生正确学习和记忆,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正> 心理学家米勒在1956年通过研究发现,人的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有限制的,只有7±2个组块。这里的组块就是测量人短时记忆量的最小单位。由于短时记忆是知识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必经通道,所以短时记忆就成了学习中的瓶颈。但组块中的信息量大小是不固定的,它可以是一个符号、一个词、一个公式、一个图像、一首诗、一段话等等。有人曾经做过一  相似文献   

10.
组块化是指个体利用存储于长时记忆中的知识对进入短时记忆的新信息加以组织,使之构成自己所熟悉的、有意义的、较大的信息单位的策略。组块化可以在数学学科教学中应用,也可以在班级管理中应用。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记忆材料要想保持下来必须在短时记忆中停留足够的时间,才能把它储存到长时记忆中;复现是使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转入长时记忆的关键.已出版的基础汉语教材,语法点的复现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探索基础汉语教材编写中语法点的复现问题.  相似文献   

12.
记忆与外语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大脑将短时记忆的信息进行复述、复习或系统化,短时记忆的信息便可转化成长时记忆的信息。然而识记后所进行的各式各样的心理活动的干扰作用妨碍了记忆,由此引起遗忘。但辩证地看,这正是人脑自动调节的优越性。一些关系不大或不再有意义的信息,遗忘是必要的。有失才有得,这就是记忆的辩证法。知识是以一种系统的方式构成的,所有记忆方法都基于信息的构造,这样信息便易于保持记忆痕迹,克服遗忘,提高外语学习的效率。通过认识我们自身的认知能力,特别是记忆的几个阶段,了解和掌握遗忘规律,并且合理运用一些记忆策略、技巧和步骤,我们的外语学习就有可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该实验用17名被试研究了汉字音形特征对汉字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影响。结果发现:记忆集为2时,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受识记内容所处位置和识记内容的性质两种因素的交互影响。记忆集为5时,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受识记内容所处住置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系列位置效应。探测项目与记忆集中的汉字具有不同的特质时,最容易被觉察出来。  相似文献   

14.
一、联想词汇记忆策略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对词汇的掌握离不开记忆和频繁使用。而其中关键在于记忆,一般认为,词汇学习绝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有效的词汇学习包含各种学习策略,尤其是记忆策略。信息加工理论认为,记忆就是对信息的编码。如果信息受到注意则进人短时记忆,以语义的形式储存,经过复述,精细加工,组织编码等,则进入长时记忆。  相似文献   

15.
李国防 《考试周刊》2007,(40):91-92
根据神经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的记忆信息模式,人的短时记忆保持时间很短,而且易受干扰。而口译是一种瞬时性的高强度的脑力劳动,信息瞬间即逝,加之口译中频频出现的人名、地名、数字等特殊词也增加了口译的困难,因而要想保持短时记忆不受阻碍就必须插入新的识记活动。本文基于此,拟就口译的必要性在语言学层面理论支撑进行尝试,为口译实践同理论支撑搭建稳固的桥梁。  相似文献   

16.
记忆是经历过的某种信息在头脑中的保持,它包括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在地理教学中,只有借助于记忆,才能实现知识的存贮,并为应用知识和获得新知识提供必要的条件.实践证明,增强地理记忆的趣味性,会激发学生的记忆兴趣,对学生保持长时记忆和解决学生记忆地理知识难的问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词汇学习是英语学习的基础,直接影响英语学习者听、说、读、写、译能力的提高。本文根据记忆的心理学原理,提出运用全感官记忆策略提高感官记忆效率,运用归类记忆策略增大短时记忆容量,运用联系记忆策略激发词汇学习兴趣,运用复习记忆策略最终使词汇信息进入长时记忆,从而提高英语词汇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听觉记忆系列材料的实验研究天津市唐口一号路小学校科研组一、实验目的学生学习中经常需要通过听觉记忆系列材料。本实验的目的确定为:1)探讨小学生听觉系列材料的长时与短时记忆的特点和规律,以为指导学习服务;2)与视觉系列材料的长时与短时记忆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19.
记忆编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举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们对事物、知识的记忆过程,是一个信息在头脑中编码的过程。美国心理学家加涅认为“从学习的观点看,信息最为关键的变化发生在它离开短时记忆而进入长时记忆的时候,该过程叫做编码。加拿大认知心理学家戴斯认为“当我们用已知的信息去解释新的或输入的信息时,编码就发生了。因此,编码视为“依照学习者原有的知识背景与学习经历,将新信息纳入原有知识体系,并重新进行建构”。  相似文献   

20.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记忆材料要想保持下来必须使它在短时记忆中停留足够的时间,才能把它储存到长时记忆中;复现是使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转入长时记忆的关键1该文探讨了基础汉语课堂教学中的生词复现技巧问题,作者认为,生词的复现不仅仅是教材编写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教师课堂教学也应该注意这个问题1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实践与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