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英国新工党执政以后对社会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教育政策是新工党政治理念的最佳诠释。文章试图从新工党的高等教育的理念及其面对的困境着手,介绍及评述新工党关于高等教育和社会公平之间的理念,并且从政府角度看待学生收费和大学经费的问题,对英国的高等教育财政存在的资金不足、资金使用不当、对收取学生学费、师资缺乏以及教育质量下降等扩招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评价,进而评价新工党政府的教育政策的利弊与得失。  相似文献   

2.
二战后执政的英国工党政府在中等教育政策方面延续了传统的"机会均等"的价值取向,两任教育部长都积极倡导中等教育的"三轨制".而工党内部以全国工党教师联合会为代表的压力集团则积极倡导中等教育的综合化,因此出现了工党年会所倡导的政策与教育部长执行的政策之间的抵牾.在纷繁的利益冲突和错综的政治背景中解析战后英国首届工党政府在中等教育政策方面的摇摆,有利于更为深入地透析出"问题背后的问题",把握教育政策与政党政治之间的微妙张力.  相似文献   

3.
英国"新工党"学前教育政策及其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英国"新工党"取得大选胜利以来,在"第三条道路"执政理念的指导下,不断对学前教育进行改革. "新工党"政府学前教育政策的历史演变充分印证了政策在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英国学前教育政策在其自身的演进过程中呈现出推进学前教育的政府角色转换、改善处境不利儿童的保育和教育、坚持终身教育理念、促进保育和教育的融合和追求卓越的教师教育等基本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4.
艾德礼政府时期工党与工会总体保持密切合作,相互支持的和谐关系。工会支持工党的内外政策,在工资等问题上表现出明显的克制;工党的政策则带有鲜明的工会考虑,重视维护和提高工会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这种局面形成的原因有工党和工会30年代以来在劳工运动中密切合作、相互确立适宜的政策与态度和英国选民结构的特点。工党与工会之间的这种密切合作关系对工党具有明显的两重效应。它既帮助工党取得巨大的执政绩效,也是工党争取连续执政和发展壮大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5.
1997年新工党上台执政以后,对学前教育投入了空前的改革力度。新工党先后出台了"全国儿童保育战略"、"儿童保育十年战略"两大专项战略行动计划,当中详细部署了学前教育改革的实施方案。其执政13年间积累的主要改革经验有:(1)从国家层面谋划学前教育的全局性、长远性地发展;(2)注重公平与效率并重的学前教育改革整体设计;(3)将学前教育改革视作"社会投资国家"战略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6.
根据英国国会1984年地方税法案授权,中央政府可以有选择地对那些支出较高的地方实行"地税封顶"政策,这是第一次由国会授权中央政府限制地方政府的地方税,是撒切尔政府为控制地方支出而推行的一项重要政策。随着1984年7月第一批处罚名单的发布,该政策遭到了许多地方——主要是工党控制地区的激烈反对。在伦敦朗伯斯区,由工党主导的朗伯斯议会与中央政府进行了激烈的对抗博弈,并拖延成为最后一个设定地方税的地区。高等法院最终裁定,对31名参与对抗的朗伯斯工党议员处以巨额罚金,并剥夺公职。地方反对地税封顶是撒切尔时期地方财税改革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反映了地方税改革以及中央与地方财税关系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7.
英国工会是英国工党的主要缔造者,没有工会就没有工党。从1900年工党成立到1945年工党在二战后首次大选中获胜,是工党与工会关系发展的早期阶段。在这一阶段,二者关系具有总体处于和谐局面、工会居于主导地位、工会推动工党发展、世界大战起促进作用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英国在保守党政府执政时期,出现了公立学校私有化的迹象,1997年新工党上台之后私有化成为其重要的执政议题,政府通过各种政策为企业和商业部门进入公立学校提供便利.从保守党到新工党执政,公立学校的私有化政策从起源经历了不断的演进,通过各种方式对公立学校进行变革,尤其是学院(Academies)将私人资本引入公共教育,新工党政府的历史与传统价值观念对其私有化的政策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保守党和工党两届政府的发展,私人资本迅速在公立学校内扩大影响和势力.  相似文献   

9.
R.H.托尼是英国工党史上一位颇为重要的人物,他对20世纪的英国工党政治产生了巨大影响:一方面,通过起草《人人接受中等教育》、《工党与国家》和《为了社会主义与和平》等重要政策,托尼对20世纪英国工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另一方面,无论是对工党左派还是右派,无论是对老工党还是新工党,托尼的思想都具有持久的影响力,成为其政策制定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0.
随着1997年英国工党领袖托尼·布菜尔的上台和"第三条道路"的兴起,英国"新工党"在意识形态、政策主张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对传统的社会民主主义进行了创新和改造,在社会、家庭、责任与义务、经济和劳工市场政策、福利政策等几个方面与基督教民主主义既有相似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