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题性校本教研活动源于教师的需要,是以问题为驱动、以课例为载体、有着鲜明主题的教研方式,它围绕教学中、课堂上某一层面的具体问题(主题),以问题真正解决为目的,相应学科教师全员参与的教学研究活动。它把每一次教研活动作为一个实实在在的课题来做,让每一次活动解决一个具体问题。带着问题去研讨,在研讨中学习,在研讨中实践,在研讨中反思,从问题中来,带着问题去,  相似文献   

2.
前些时日,笔者所在的区举行了一次公开教学研讨活动,研讨的主题是:深入解读文本,提高教学效率。活动围绕主题展示了人教版的三节研讨课:《越州桥》(三上)、《长城》(四上)、《圆明圆的毁灭》(五上)。三节课,有的因文本解读适度、内容选择得当而好评如潮,有的因文本解读失当、内  相似文献   

3.
主持人是主题课例研讨活动的灵魂人物,其专业水平、组织能力、对主题课例研究方向的正确把握,直接影响着主题课例研讨活动的效果。因此,主持人必须做好主题课例研讨前的准备工作,准确把握主题课例研讨活动现场,充分发挥主题课例研讨活动中专业引领作用,才能使主题课例研讨活动达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近期,石狮市进修学校小学教研室提出了"读中悟写,学读习文"的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主题。围绕这一主题,灵秀中心校就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开展了一系列研讨活动,以展示课、研讨课的形式,围绕"领悟课标精神,打造高效课堂"这一核心开展课例研修活动。一、活动,基于课堂,源于反思著名语文教学家张志公先生曾经指出:"段的训练是语言的训练,逻辑的训练,思想认识的训练,又是文体、风格以至艺术的训练。"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也清楚地认识到段是  相似文献   

5.
“一主题二课时三研讨”校本教研模式即围绕“一个主题”,体验“二个课时”,强化“三个研讨”,它是依据学校自身特点,尊重教师个体差异,利用“一课多研”形式,开展的以课例为载体的行动研究。  相似文献   

6.
前些时.区里举行了一次公开教学研讨活动,研讨的主题是:深入解读文本,提高教学效率。围绕这仑主题展示的研讨课,有的因文本解读适度、内容选择得当而好评如潮,有的因文本解读失当、内容选择失度而引发争议。现节录《长城》两个教学片段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7.
<正>2023年5月9~10日,福建省第五届“明师之道”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在厦门市海沧区拉开帷幕。本次研讨活动围绕“聚焦课堂教与学,关注学习方式变革”这一主题,呈现了10节观摩研讨课,3场各具特色的研讨沙龙,以及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朱国荣老师、张齐华老师的专家讲座与交流分享。研讨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为来自全国各地的1300多名教师带来了视觉和理念上的冲击,  相似文献   

8.
一个中学片区语文学科指导小组针对教师反映新课程中语文文言文怎么上的问题,安排了八年级语文(人教版)文言文单元的《三峡》研课活动。为开展好这次主题活动,各校教师先在本校对此主题进行了研讨,并形成了一定的方案集中到片区中心校“会诊”,在进行说课研讨时,教师各执一方,主要形成了以下三种方案:[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2007年秋,我校教研组开展了以"有效教学"为主题,以"同课异构"为模式的主题教研活动。所谓"同课异构",其基本程序是:发现问题—确立主题—学习理论—课前会课—研讨课例也就是递进式授课(行为改进—发现新问题—又进行新一轮研究)—课堂观摩—教师论谈—综合评价。具体而言就是"三阶段五环节"。所谓三  相似文献   

10.
对一个教师来说.上一节课容易,围绕一个主题上好一节课就难了,而要让教师明白这节课为什么要这样上就更困难了。课例研究就是让教师明白为什么要这样上课的教研方式。它通过广泛开展一人同课多轮、多人同课异构、多人同课同构、跟踪式听课等行之有效的课例研讨方式,让教师在真实的课堂教学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实践一反思一再实践一再反思”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1.
所谓“系列化”。就是围绕选定的主题设计安排一组相关的活动内容并加以有机地整合.使之形成一个系列。其目的在于通过这一系列连续性的活动过程,从总体上把握。整体上优化,从而尽可能地去获取最佳活动效果。一个完整的主题化教研活动过程应包括“准备阶段-实践阶段-研讨阶段-总结阶段”四个环节。  相似文献   

12.
钱湛恩 《现代教学》2007,(7):106-109
最近我们组织了一次以“教材处理”为主题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并邀请市有关教学专家一起参加。在活动形式上一改传统的“教师上课、说课、专家点评”的教研活动模式,而是采取“执教教师上课、专家围绕‘教材处理’这一主题根据课堂教学的情况提出问题、然后执教教师回答、听课老师评议”这一形式展开,以达到专家与教师对某一课时教学在“教材处理”方面的意见统一。  相似文献   

13.
一节好课往往是主题明显而且围绕主题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而主题是课的灵魂。一个有效的教研活动也需要主题,基于主题确定活动内容,就能更好地实现活动的诸多目标。反恩以往工作,我是开展了很多教研活动,但相对注重外在形式与过程,忽略了主题内容与活动目标。课听多了,活动搞多了,蓦然间发现自己在教研活动的探索中走入误区。如...  相似文献   

14.
我园依托教科室的理论引领,依托备课组的交流研讨,围绕教学主题的选择、构建、实施和评价,使园本课程处于动态的优化过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对我园大班语言备课组一次理课活动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方案制定课     
制定科学合理的活动方案是每一个主题活动有效开展的基础,方案制定课是主题课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虚心合作、大胆交流、解决问题,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种新的课型。方案制定过程中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活动主题确定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引导  相似文献   

16.
《鸡西大学学报》2022,(1):43-48
多维研讨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学生面临的现实问题精心设计与准备教学主题,根据教学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并反馈教学成果,从而激发大学生的研究思维活力。简述多维研讨式教学模式在马克思主义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问题,探究将该教学模式应用于马克思主义思政课教学中的现实价值及意义。提出目标研讨式教学、开放研讨式教学、互动研讨式教学、网络调研研讨式教学、案例研讨式教学、模拟竞赛式教学等路径,有效激发了学生参与思政课研讨活动的热情,为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与效率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7.
2020年,温州市教研院加快教研转型,力推温州教育向高品质发展,围绕"改革""突破""创新",交出了"十三五"收官之年的高分答卷。党建思政引领开辟新航路举办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创新研讨活动,确认35所学校为价值观教育基地学校,研发48节《价值观主题教育》系列主题微课,编辑出版《后疫情时期中小学价值观教育48课》。  相似文献   

18.
董艳香 《考试周刊》2014,(97):140-140
初中政治"主题探究课"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改革创新,实质上它是将每一课都视作一个主题,以师生共同探究主题的形式组织教学,通过活动、体验、探究和践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重点围绕初中政治"主题探究课"的组织与开展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9.
一般的教研形式往往存在“信息传递的单向性、缺乏互动交流、研讨味不浓”等局限性。为了突破这些局限,我们设计了一种“问课一剖课一辩课”的课例教研形式。这种教研形式的基本程序与主要任务有:研讨主题与素材的确定;听者问课与授者答课;行家剖课引出研讨问题;通过辩课交流提出整改方案。该教研方式能够使研讨信息由“单向性”变为“互动性”,使评课行家由“评判者”变为“指引者”,使活动人员由“参与者”变为“研讨者”,从而提高研讨活动的实效。  相似文献   

20.
笔者经常参加各类教研活动,但较少能触及自己的神经末梢.而今年3月由省教研室组织的江苏省青年骨干教师教学研讨活动,却是感触很深.2010年3月7日,一批省骨干青年教师云集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举行为期三天的教学研讨活动,围绕课例“余弦定理”进行一课三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