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青年科技》2003,(4):11-12
目前影响青少年精神健康的主要问题 青少年作为社会中的群体,他们的心理、行为方式不可避免的要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和受影响最多的不外乎家庭、学校、大众传媒、同学和同辈群体。影响青少年精神不健康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2.
健康心理学是心理学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当代心理健康观逐渐摆脱的单线思维方式与理论支持,形成了"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的理论模式。文化心理学,特别是心理学的本土化兴起,越来越注重本土文化对个体、群体心理的影响。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孕育了许多有价值的心理健康观念,特别是儒道佛的融合从不同侧面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心理健康观念。由于传统文化中糟粕的存在,其心理健康观也有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在与时代相符合的大前提下,融汇当代心理健康观,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心里健康观与方法,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刘玉明 《科教文汇》2009,(3):222-222,227
健康心理学是心理学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当代心理健康观逐渐摆脱的单线思维方式与理论支持,形成了“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的理论模式。文化心理学,特别是心理学的本土化兴起,越来越注重本土文化对个体、群体心理的影响。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孕育了许多有价值的心理健康观念,特别是儒道佛的融合从不同侧面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心理健康观念。由于传统文化中糟粕的存在,其心理健康观也有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在与时代相符合的大前提下,融汇当代心理健康观,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心里健康观与方法,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心理素质会逐渐弱化,有不同的精神生活需求,通过社会、家庭、子女和组织的关注和努力,在心理上、精神上与他们取得沟通,从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两个方面同时入手,以多种形式来提高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5.
拓展训练以“体验式”的教学模式为人们所熟知,它是通过学生的身体力行来完成的实践性科目,旨在通过学员的参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以及改善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6.
马成龙 《科教文汇》2007,(4S):163-164
美国主流文化传统,是指在美国社会中盎格鲁一撒克逊白人传统,其中包括“天赋使命观”、个人主义价值观、实用主义哲学观、宗教理性观和物质主义利益观等。它们对美军战斗精神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黑格尔法伦理思想的特征是精神与效用的特殊存在,在理论与实践上表现为自我与其对象之间的自我否定。黑格尔通过所有权、契约、不法三个纬度在其思辨逻辑中处理法律理性所不能左右的意志自由性。家庭、市民社会、国家是出于伦理实体的三个环节,其中家庭是精神的直接实体性,国家是伦理性的实体,市民社会是以普遍的现实为基础的,三者完成了作为精神与效用的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8.
美国主流文化传统,是指在美国社会中盎格鲁-撒克逊白人传统,其中包括"天赋使命观"、个人主义价值观、实用主义哲学观、宗教理性观和物质主义利益观等.它们对美军战斗精神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贫困大学生是近年来高等学校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在高校学生总人数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由经济条件贫困引发的诸多精神上的贫困,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贫困学生学业的顺利完成、心理的健康发展以及人格的完善。因此,了解和掌握贫困生的心理现状,是高等学校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者做好学生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一环。通过对贫困生“精神贫困”的表现特点与成因的分析,尝试对贫困生的“精神解困”工作提出相关的对策与建议,以期更加全面地做好贫困生工作。  相似文献   

10.
科学精神是科学家在长期科学活动中形成的,体现于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中的一种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从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对科学精神进行讨论,归纳出科学精神的7种具体表现:求真精神、实证精神、怀疑精神、创新精神、平等包容精神、团结协作精神、拼搏奉献精神。虽然说每个人科学精神的形成不具有独立性,并且形成过程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它是个体的所见、所闻、所做、所为以及所想经过内化并凝结而成的。根据这些内容,分析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吗?"这个培养怀疑精神、实证精神的科技馆活动方案。  相似文献   

11.
学校精神是学校的灵魂,是一所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培养和塑造良好的学校精神,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学校精神是一种群体心理定势,它指的是学校群体在相对稳定环境中形成的心理倾向性,学校精神的形成有一个过程,需要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是他们共同的心理行为积淀起来的个性心理特征。一、学校精神的心理功能学校精神是学校师生需要、理想、信念、情操、行为、价值观和道德观水平高低的标志,良好的学校精神使学校群体朝健康的方向发展;反之,不良的学校精神则会起一种极大的消极作用。学校精神主要具有下列功能:驱动功能。这…  相似文献   

12.
城市形态与城市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不仅仅限于环境的物质意义和使用功能,它还具有更为广阔的心理、文化、法律、宗教等社会意义,而现代城市的困境与其说是经济发展的无力不如说是城市精神的缺失。本文从城市形态的历史轨迹出发。以比较研究和文献研究等经验研究方法探讨了城市形态与城市精神的相互关系,总结出城市精神是城市形态进化或突变的重要“基因”,并且进一步指出城市精神从四个方面包括自然环境、政治力量、市场和社会生活影响城市形态,并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城市精神的延续和创新在城市形态转型和进化的路径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今日科苑》2006,(2):43-43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包括机体和精神健康两部分,也可用“五快”(机体健康)和“三良好”(精神健康)来衡量。“五快”是指: (1)吃得快:进餐时,有良好的食欲,不挑剔食物,并能很快吃一顿饭; (2)便得快:一旦有便意,能很快排泄完大小便,而且感觉良好; (3)睡得快:有睡意,上床后能很快入睡,且睡得好,醒后头  相似文献   

14.
苏迪 《科技广场》2007,(4):94-96
和商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和重要的意义,将和商精神融入企业文化,创建和谐企业,有利于促进企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也有利于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最后就企业如何树立和商精神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关于高校贫困生的资助面、受益面在不断扩大,很多贫困生在获得资助的同时缓解了读书期间的经济困难,顺利完成了学业。然而,这种经济资助实质的资助模式弊端凸显,对贫困生更为突出的心理和精神健康引领不够,为此,笔者提出"经济资助——精神引领——能力提升"的"铁三角"优化模式,从减轻贫困大学生最直接的经济困难问题到减轻对贫困大学生影响更深、更久远的心理问题,最终过渡到提升贫困大学生社会就业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6.
陈瑜 《科教文汇》2014,(34):180-181
当前,我国关于高校贫困生的资助面、受益面在不断扩大,很多贫困生在获得资助的同时缓解了读书期间的经济困难,顺利完成了学业。然而,这种经济资助实质的资助模式弊端凸显,对贫困生更为突出的心理和精神健康引领不够,为此,笔者提出“经济资助———精神引领———能力提升”的“铁三角”优化模式,从减轻贫困大学生最直接的经济困难问题到减轻对贫困大学生影响更深、更久远的心理问题,最终过渡到提升贫困大学生社会就业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式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精神世界的充盈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目标、本质要求和精神动力。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包括科学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格、健康的心理等要素,以人民至上为价值追求,以共建共享为实现方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承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精神产品生产和消费保障机制,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把握正确航向、筑牢根基、提供价值导向和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18.
岳清云 《金秋科苑》2008,(14):18-19
康有为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先介绍和运用西方近代科学方法的思想家并最早树立西方逻辑学所代表的科学实证精神,确立了方法论科学观。他引进西方实验、逻辑、数学方法,从理性主义和实证精神两方面闯入西方科学的殿堂,大大肯定了人的理性认识能力,开启了近代中国科学方法论思想的先河。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存在着片面性,一说健康就认为是医学上的事,只重视生理的、躯体的健康,而忽视心理的健康。故尔,一有头疼脑热就往医院跑,而有了严重的心理疾患却自觉不自觉地掩盖了;平时只注重身体锻炼,而不重视培养健康的心理。据美国权威部门调查表明,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的患者占门诊病人总数的60%~70%。众多的科学实践研究也说明,在人类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人们因为经受各种冲击,导致紧张焦虑,心理压力增大,心身疾病的发病率将会大幅度的提高。《世界卫生组织宪章》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健康乃是一种在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因为心理健康是完整健康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人都离不开心理健康的良好境界。学校关于学生的问题很多,但听到较多的是一句话:“生源质量怎么越来越差了“。诚然,学生的素质今不如昔,问题在于谁考究过学生们的心理以及应试教育给他们带来的弊端与不幸?我们在小学后、初中后教育中给了他们以怎样的人文传播呢?本文在此仅做一些浅酌分析,与同仁共商。  相似文献   

20.
康有为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先介绍和运用西方近代科学方法的思想家并最早树立西方逻辑学所代表的科学实证精神,确立了方法论科学观。他引进西方实验、逻辑、数学方法,从理性主义和实证精神两方面闯入西方科学的殿堂,大大肯定了人的理性认识能力,开启了近代中国科学方法论思想的先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