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迈尔文教授曾对成功的电视新闻节目提出三个标准:信息、情感、个性。如果说“信息”是难以改变的客观事实,是第一性的,那么如何传递更有效不可能不体现出传播者的主观能动性,由此可不可以说,更富有情感和个性的传递,使信息更容易被接受和记忆,进而实现信息传播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情感效应在图书流通中的作用白蜜芳(西藏民族学院图书馆)图书馆员且身于知识海洋之中,肩负着以书为媒介传递知识及科技信息的重任,服务对象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读者.这就要求图书馆员重视情感效应在图书流通中的作用,以平易近人的作风,和曹可亲的态度。甘作...  相似文献   

3.
一般来说,新闻评论节目可通过主持人情感的表达而将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因此,主持人应对情感表达做出准确地把握。需知广播节目不只是要对信息进行传递,更重要的是和听众进行交流与沟通,因此,广播节目主持人应将真挚情感投入到节目之中,并通过独特的语言风格对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予以反映,最终得到听众的认可。  相似文献   

4.
在信息传递过程中,逻辑的信息和情感的信息往往是融为一体的。节目主持人必须明确:有时候,需要强调的是逻辑信息,而有时候需要强调的则是情感信息。通常在逻辑信息是信息传递的主要方成时,与之相伴的情感信息必然要么由于主持人情感信息的渗透和补充而使逻辑信息得以丰富乃至强化,要么由  相似文献   

5.
瞬间信息的魅力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赵怀庆信息继人、财、物之后,成为第四资源。在当代,不了解信息科学,不了解信息来源、信息评价、信息价值、信息对策等一系列问题,就不可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作为出版社,亦是如此;作为编辑,更应掌握信息科学。目前,信息传递...  相似文献   

6.
采访中的情感交流□许秀方采访是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中进行的,它以人际关系为纽带和桥梁,人际关系的建立,既靠沟通(信息传递),又靠情感。所以,记者的采访既有信息交流,又有情感交流。情感交流是采访成功的重要条件,也是推动采访不断深入的内在动力。情感是反...  相似文献   

7.
在新闻传播的信息中,除了新闻事实信息之外,还存在着新闻情感信息.新闻情感信息是指"当传播的事实信息是新闻事实信息时,附着于其上并随之进行有关情感方面信息传递的,则是新闻情感信息".情感信息的传播,一般是靠其外显形式依附于事实信息,随着事实信息的传递而传播.  相似文献   

8.
广告视觉传达是广告主与媒介合作进行信息传播的特殊商业行为。广告视觉传达设计者的职责是根据广告总的创意,把广告的科学性、艺术性和情感诉求和谐地统一起来,重点是用广告的艺术性把广告的科学性和情感诉求形式化、物化。作为传播、沟通的手段,广告必须借助于符号来实现信息传递的目的。在大量信息充斥生活空间的今天,如何有效地传达信息不仅是一个艺术问题,同样也是一项技术问题。广告视觉传达设计不像写小说、拍电影,更像是写诗。广告主虽有千言万语想对消费者诉说,但消费者不会给你那么多时间,其他竞争者也不会沉默寡言。  相似文献   

9.
陈隽 《视听纵横》2009,(6):103-104
对于电视媒体而言,播音员主持人的体态语和有声语言承载着同样的信息量。有声语言传递的是语言符号本身所代表的含义和信息,体态语却表达的是交流主体的内在情愫,是有声语言的标签和注脚,影响着信息的传递效果和交流双方的情感沟通,因为交流双方更倾向于通过对方的体态语来辨别话语的真伪。我们很难想象,一个表情呆板、  相似文献   

10.
证券市场是一个对信息高度依赖的市场,也是一个“泛信息不对称”的市场,“提高信息透明度”已经成为各国证券监管机构的重要监管目标。泛信息不对称状态产生于信息传递的各个环节,并在不同的环节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本文将信息的传递分成四个阶段,分析了在不同的传递阶段信息不对称产生的诱因,并针对这些诱因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通过这种信息传递流程的分析方法,不仅可以深化对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状态的认识,还可以为“泛信息不对称状态”的优化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新闻传播的过程不仅是社会信息的传递过程,同时也总是无可避免地伴随着人的精神活动。传受双方在围绕新闻报道进行信息的认知、交流的同时,也无可避免地伴随着情感的体验和传递。共同的情感体验可以引发传媒与受众之间的心理互动,使情感互动与信息认知成为新闻传播过程中的统一体。实践证明,新闻不是无情物,饱含着真挚深邃情感的新闻作品往往能够给人以更加强烈的感染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主体认识结构中最活跃、恒常的和必不可少的非智力因素,也是激发记者智力活动的催化剂。新闻报道主要是社会信息的传递,其过程总是无可避免地带有人的精神活动,而传媒人和受众在围绕新闻报道进行信息和认知、交流的同时,也无可避免地伴随着情感的体验和传递。  相似文献   

13.
杨然 《新闻前哨》2012,(10):47-47
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壮大和各种新媒体的兴起,体育新闻报道的形式也越来越丰富。与此同时,记者们分享和搜寻信息也因网络普及变得容易,很多记者不去现场,甚至不看比赛,也能写出一篇看似鲜活的稿件。但这些稿件的细节常常会经不起推敲,甚至会以讹传讹。让体育新闻报道回归现场,才能让稿件更真实,更丰富,更有生命力。一、避免信息在传递中失真二手消息毕竟是二手货。当一场比赛结束,当一起体育事件发生,网络上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报道,这其中不乏说法不一之处。采信何家?这是个问题。在权威消息公布之前,如果有条件,当然是亲自采访得来的消息更可信。信息在传递过程中难免失真。在网络时代,我们并不缺乏信息源。我们苦恼的是,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被演绎、被加工,以致于面目全非。  相似文献   

14.
湘梅 《记者摇篮》2004,(6):19-19,31
广播剧艺术是以语言和音响来进行审美造型和传递情感的。综观各类艺术形式。无一不是跟着时代的脚步契而不舍地追求富有鲜明的个性,寻觅自己最擅长表现的内容和对象,探索着其表现形式和内容完美的统一,以展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5.
夏文英  田少煦 《传媒》2023,(20):88-90
色彩是动画影像中不可缺少的视觉语言,它在情感塑造和信息传递上具有重要作用。以色彩与情感的关系为切入点,可以发现色彩的情绪诱导是形成动画色彩情感的基本条件。动画影像通过色彩的视觉刺激引导观者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参与;观者可以通过色彩联想与动画内容进行意义关联和情感交互;色彩营造的意象和意境,既能表达创作者的思想情绪与审美旨趣,也能促成观者对自我进行审视,对动画所揭示的社会现象、人性道德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6.
新闻传播从信息科学来讲主要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其过程总是无可避免地伴随着人的精神活动。传媒人和受众在围绕新闻报道进行信息的认知、交流的同时,也无可避免地伴随着情感的体验和传递。共同的情感体验可以引发传媒与受众之间的心理互动,使情感互动与信息认知成为新闻传播过程中的统一体。所以饱含着真挚深邃情感的新闻作品往往能够给人以更加强烈的感染力、震撼力,引起情感的共鸣,从而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的感召力。穆青的新闻作品中所渗透的情感,既有与个人的情感需求相联系的体验形式,如乡情、友情、人生感和民族情…  相似文献   

17.
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   总被引:53,自引:2,他引:51  
卢共平 《图书情报工作》2002,46(8):10-12,32
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是用户根据自身的需求定制自己所需的资源、信息和服务;二是数字图书馆针对用户的个性和特点,主动为用户选择并传递动态信息.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个性化的界面设置、个性化的信息环境和个性化的信息快报.  相似文献   

18.
新闻客观性原则要求传播者以客观、冷静的专业姿态投入新闻报道,避免个人情感介入,从而干扰新闻的公正、客观。但新闻传播归根到底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而情感与理性一样,都是人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上,人的任何活动都难以摆脱情感的影响,这当然包括新闻传播活动。且与受众相比,传播者位于信息“一线”,接触着更原生态、更大量的事实信息,其所受到的情感冲击势必更直接、更剧烈。所以,拒绝大众传播活动中传播者的情感介入既不现实,也是违背人性的。  相似文献   

19.
郑涓 《视听纵横》2006,(4):99-100
有学者从传播学角度进行分析,认为电视传媒的优势在于其使用的传播符号不仅有语言、文字,而且还可使用大量非语言传播符号,如姿势、表情等。一个电视节目主持人所给予人的信息不仅仅是其通过口播播报的信息,更重要的是其特有的给观众以强烈印象的个人信息,如个性,风度、姿态、表情、微笑、服饰、表达情感的方式和与众不同的小习惯等等。这一切构成了一个节目主持人是否被观众接受的传播者的整体。  相似文献   

20.
殷小璐 《视听界》2014,(4):108-108
一、广播剧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伴随着信息碎片化“微时代”的到来,信息的传递呈现出个性化、差异化、快捷化、多元化等特点,受众的生活理念、思考方式、个性需求等发生了变化,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备受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