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是邓小平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党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改革开放20年的一条宝贵经验.本文全面阐述了邓小平这一重要思想,并深刻分析了长期以来“左”的错误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2.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党的路线,是在纠正“左”的错误,反对右的错误的斗争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同志在文选中,特别是在《关于反对错误思想倾向问题》、《对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意见》和《关于思想战线上的问题的谈话》等三篇文章中,对反对“左”右两种错误思想倾向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精湛的论述。认真学习和领会这些论述的精神,深刻认识和掌握开展反对“左”右两种错误倾向斗争的规律和原则,对于我们科学地总结和吸取党内反倾向斗争的历史经验教训,继续反对“左”的,特别是着重反对当前右的、涣散软弱的错误倾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有着极其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左”与“右”在古汉语中是两个使用频率较高、用法又比较灵活的词。随着应用场合的不同,其涵义也不同。“左”与“右”的本义,据汉代许慎《说文解字》说:“左,手相左助也”。 “右,手口相助也”。可见,它们都有“相助”,“辅佐”之意。然而,纵观古今文章,我们发现,它们和现代汉语的“左”与“右”既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追溯根源,这与古人习惯有关。为此,本文试图对此作一粗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生命线,胜利线。它集中地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完全符合我国的国情,是照耀各项工作胜利前进的灯塔,反对“左”和右两种错误倾向的强大思想武器。不断加深对党的基本路线的认识,不断提高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只要全党和全国人民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始终不渝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将取得圆满的胜利。  相似文献   

5.
“两个确立”是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党的百年历史经验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取得的辉煌成就而形成的新经验上提出的最重要政治成果。将“两个确立”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要以党的四个历史时期为依托,抓住“三个历史决议”形成的三大历史关节点,引导大学生从党由弱变强的历史逻辑中感知“两个确立”的基本内涵及其具有的决定性意义,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党史观,自觉做“两个确立”的维护者和践行者。  相似文献   

6.
孙达人同志著《中国古代农民战争史》第1卷第3页,有小注云:“关于‘闾左’历来有三种解释:孟康认为‘秦时复除者居闾之左,后发役不供,复役之也’;应劭认为,指闾里居左者;唐司马贞引一古说,认为‘凡居以富强为右,贫弱为左’。按陈胜佣耕出身,为瓮牖绳枢之子,迁徙之徒,显然非‘复除者’。  相似文献   

7.
《北史》卷83《王褒传》:“梁元帝嗣位,褒有旧,召拜吏部尚书、右仆射,仍迁左丞,兼参掌。”此句扦格难通。张森楷《南北史校勘记》云:“左丞位卑,非仆射所得迁。且‘兼参掌’三字文谊亦未足,此文盖有脱误。”中华书局点校本《校勘记》引张氏校语,按云:“《周书》‘右仆射’作‘左仆射’,无‘仍迁左丞兼参掌’七字。《通志》卷176《王褒传》‘参掌’下有‘制诰’二字。疑《北史》原文当作‘召拜吏部尚书、右仆射,仍迁左,兼参掌制诰’,‘丞’是衍文,又脱‘制诰’二字。”  相似文献   

8.
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划分清楚国家法律与共产党政策的正确关系,对于克服把国家法律与共产党的政策对立起来割裂开来和简单等同的错误倾向,坚持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维护国家法制权威,消除“以权代法”、“以言代法”的人治现象,保障依法治国的顺利实施,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国家法律与党的政策的关系 (一)党的政策是国家法律的“灵魂” 革命导师列宁在总结领导苏维埃政权的经验中指出: “党应该通过苏维埃机关在苏维埃宪法范围内来贯彻自己的决定。”这表明,国家法律应当而且必须贯彻党的决定(政策),党的政策应当而且必须是国家法律的基本精神所在。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在其晚年所写的《哥达纲领批判》 ,是一部纲领性文献。在批判《哥达纲领》的同时 ,对未来社会作出了科学预示 ,从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共产主义社会两个阶段划分的理论 ,为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提供了理论和方法论根据。搞清楚两个阶段的区别和联系 ,正确把握两个阶段的重要特征 ,对于防止和克服“左”、右两种错误倾向 ,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旗帜鲜明讲清楚:讲好思政课不仅有‘术’,也有‘学’,更有‘道’。”高校思政理论课的“道”,是立德树人之道、理想信念之道、追求真理之道;“术”是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的科研学术、教学技术和课堂艺术;“学”是青年大学生学理论、学方法、学思维,是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是青年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相似文献   

11.
在日常生活中,方位词被用于抽象领域的例子随处可见。方位词主要是指"上下""前后""左右"等。但是,与"上下""前后"的研究相比,以"左右"为基准的扩张意义研究还很少。以"左"和"右"的扩张义为研究对象,对中日两国语言的异同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和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论断,并把它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提到全党面前。新春伊始,中共中央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集中研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特别是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问题。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只有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断为指导,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的重大关系,发展才有新思路,改革才有新局面,才能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强上海内河航运建设,服务航运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13.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讲话中深刻地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即“三个有利于”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是邓小平同志多年探索判断改革和各项工  相似文献   

14.
对“尚左”、“尚右”的解释,历来说法纷纭.中学教材中,《信陵君窃符救赵》一文“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句中“虚左”的解释是;“左,左边的位子,是上位.”而《陈涉世家》“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句中“闾n左”的解释是:“古时贫者居住闾左,富者居住闾右,闾左就是用来指贫苦人民”《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句中“右”的解释是:“上.秦汉以前,位次以右为尊.”汉魏以后称世家大族为“右姓”,古时称重要职位为“右职”、称有声望的大族为“右族”.“右望”、也是以右为尊.看来,对“左”、“右”孰为上,解释确乎不一.那么,“尚左”“尚右”究竟如何分辨呢?.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 ,在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中 ,“左”倾逐渐占上风的主观原因 ,主要是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根底不深不牢、陷入三大思想理论误区、民主集中制原则受到歪曲和破坏、优良作风发生蜕变 ;“左”倾占上风的客观必然性 ,主要在于新生的社会主义经济“不够格” ,小资产阶级思想习惯势力对党的腐蚀 ,还有国际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阐述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时指出:“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理论的理论基石之一,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是邓小平理论的主题。邓小平理论的全部内容和全部思想,实际上都是紧紧围绕着这个理论问题开展的。“什么是社会  相似文献   

17.
在世纪之交,如何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深刻总结我党80年的历史经验,深入思考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回答了我党在充满希望和挑战的21世纪“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对发展毛泽东,邓小平的党建思想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是我们党历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江泽民同志代表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作的报告,坚持以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为指导,总结了党领导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提出了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全党的奋斗目标,对加快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作了全  相似文献   

19.
伟 大导师列宁说 :“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就是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① 开国领袖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过程中也曾反复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 ,反对本本主义 ,坚持实事求是的重要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们党不仅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而且在解决祖国统一的问题上 ,也是从实际出发 ,坚持实事求是。邓小平说过 :“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 ,这个特色 ,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对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处理 ,就是‘一国两制’。这是个新事物 ,这个新事物……是中国提出来的 ,这就叫做…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外国人学习汉语过程中出现的偏误为分析对象,对“‘上’或‘下’+个”这一结构的重叠式从四方面进行偏误分析。包括:分别对“上”、“下”、“个”代表的意义进行归纳总结;“上上个”和“下下个”结构使用分类;“上/下”+量词的重叠式扩展,以及对口语中“‘上’或‘下’+个”结构重叠式其他表现形式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