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
庞学翔 《科技风》2011,(14):184
生态型工业园区规划符合我国工业园区发展规划的总体发展趋势,为我国构建和谐工业园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笔者在立足于多年的工业园区规划实践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生态型工业园区的规划与建设进行了思考,并对生态型工业园区内的三大循环系统与五大核心系统进行了阐述,以产品代谢补链项目规划为例阐述了生态型工业园区补链项目规划。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对我国生态型工业园区的规划与建设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针对工业园区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其内部的企业价值链离散等情况,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地方政府,都相继提出了集群化发展的思路。分析了工业园区集群化发展过程的差异化原则、调整中的障碍和约束条件,并给出了一些建议,是对探讨工业园区发展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3.
工业园区的发展,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一个助推器,是经济发展的一种先行力量,因此,本文研究了我国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提出了高科技园区、生态工业园区和循环经济园区等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
基于生态承载力的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生态工业园,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工业园区谋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生态系统的持续承载。本文分析了工业园区生态系统结构特点和承载递阶关系,初步构建了工业园区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大连某工业园区为例进行了工业园区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分析,从生态承载力角度对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和发展对策进行了浅析,以期对生态工业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我国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实践的“瓶颈”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瓶颈",指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存在的关键性制约因素。基于大量实际案例,挖掘工业园区中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遭遇的"瓶颈"障碍,并有针对性地给出解决方案,加快我国循环经济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6.
吉新峰 《未来与发展》2013,(10):21-23,6
依托工业园区发展工业是欠发达地区推进工业化的一项重要措施。近年来,我国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发展势头较猛.但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为了促进工业园区健康稳定发展,对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进行有效整合。必须构建以组织协调机制、利益协调机制为核心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7.
对科技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工业园区是高技术产业聚集的经济特区,产业集群理论对我国科技工业园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产业集群的角度分析了科技工业园区的演化过程和典型特征,由此得出对发展我国科技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8.
工业园区是工业发展的主流形式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主战场。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结构性矛盾问题突出,工业园区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文章阐述了工业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工业园区政企合谋行为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提出工业园区治理的对策,对当前我国工农业产业转型尤其是中西部工业园区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提升江西工业园区发展水平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园区是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现代工业的支撑.近年来,江西省工业园区发展成效显著,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已成为推动全省工业化进程、优化经济结构、加快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积极采取措施.全面提高发展水平,已成为全省工业园区发展所面临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周忠传 《科教文汇》2007,(3S):137-137
工业园区的发展,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一个助推器,是经济发展的一种先行力量,因此,本文研究了我国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提出了高科技园区、生态工业园区和循环经济园区等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当前园区模式的基本特征、主要类型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园区模式已发展成为国家、地区进入wTo后培育战略产业,获取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之一,国家、地区寻求经济快速发展、实现产业升级的突破点和抓手。本文认为园区模式具有地域集聚性、知识密集性、投资风险性、发展创新性的基本特征,由此,分析了我国各类经济开发区中与中心城市功能发展密切的科教园区(高新技术区)、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贸易园区(保税区)发展现状,探讨新的形势下我国园区模式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近20年国内外国家公园游憩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洪义  吴儒练  田逢军 《资源科学》2020,42(11):2210-2223
国家公园游憩研究对保护国家公园生态系统和满足国民游憩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是近20年来资源经济学和游憩生态学的研究热点。对2000—2019年间国内外国家公园游憩研究现状及成果进行了系统性总结和梳理,研究发现:①国内外国家公园游憩研究受到广泛关注,相关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国家公园游憩的功能分区、业态发展、设施建设、评价、主体、环境影响及管理等7个方面,形成了“一个基础、四大主题、两种手段”的研究内容框架。②国家公园游憩研究方法以定量研究为主、定性研究为辅,基于国家公园大数据和GIS空间分析技术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研究需今后重点关注。③欧美学者研究起步早,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国家公园游憩理论体系与管理框架;比较而言,国内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中国学者在国家公园游憩领域进行了较多的本土化尝试,为国际上相关研究提供了中国案例,但理论建构研究相对不足。基于文献梳理与评述,提出未来中国国家公园游憩研究需进一步深入的方向: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完善游憩评价技术方法、开展多学科视角的游憩主体研究、深化游憩管理研究,希冀对中国国家公园相关研究及体制试点建设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主题公园的“重灾区”,已因主题公园“沉船”而沉淀了3000多亿元资金。对我国主题公园“废品回收利用”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重大现实课题。陷入困境的主题公园不能消极坐以待毙,而应积极寻求出路。在只有极少数主题公园能圆迪斯尼梦的现实面前,急流勇退、适时改造转型成为困境主题公园的理想归宿之一。改造转型是指对其原有设施加以继承或改造利用,保留其旅游性质与功能,但要作出有别于原主题公园的旅游景区形态转变。转型的道路多种多样,做法不拘一格。文章以广州东方乐园为例,就此问题作窥见一斑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废弃物资源化尽管具有环境效益,但经济利益才是企业实施资源化的根本动力。为促进工业园区废弃物资源化,减少废弃物排放,构建了政府引导园区企业进行废弃物资源化的博弈模型,据此研究政府对企业的最优价值补偿政策,及企业废弃物资源化决策,并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1)政府给予企业合理的价值补偿,可协调企业间利益,充分调动园区企业开展废弃物资源化的积极性,提高园区废弃物资源化水平,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损害。2)与园区企业间废弃物协同处理模式相比,政府对园区企业自行回收再利用模式的价值补偿方案更优。  相似文献   

15.
大学科技园的组织特性及功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科技园是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社会职能的重要延伸,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分析了大学科技园组织特性和功能结构,大学科技园具有创新性、服务性、依托性、缓冲性的特性.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具有基本功能和衍生功能两个层面,其基本功能是研发创新、企业孵化和人才孵化,其中企业孵化是核心.  相似文献   

16.
陈庚  朱道林  苏亚艺  张立新 《资源科学》2015,37(11):2202-2210
为深入分析大型城市公园绿地对住宅价格的外部效应和影响机理,量化公园绿地作为公共物品的空间配置价值,本文采用半对数特征价格模型,以北京市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为例,从不同方向、不同距离分析大型城市公园绿地对住宅价格的定量影响。研究表明:①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对周边住宅的外部效应存在方向异质性,具体表现为不同方向上的住宅增值系数、影响范围、边际价格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②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对周边住宅的外部效应存在距离异质性,住宅增值系数整体上与到公园距离成反比,且在不同距离范围内分化明显;③因公园绿地的组成要素、可达性及周边区域条件的不同,不同方向、不同范围的公园绿地作为公共物品所提供的功能效用互有差异,住宅增值效应也随之改变。此外,本文深入探究了大型城市公园绿地对住宅价格的影响机理,发现随着到公园绿地距离的增大,住宅增值效应不断减弱,且下降速度逐渐减缓,可为房地产开发、市场交易评估、公园绿地建设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热正推动着全国各大城市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然而,对大型文化产业园区项目开发前期研究的不充分,导致了大型园区建成后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用,造成人、财、物的巨大浪费.本文运用模糊理论的知识,考虑影响文化产业园区项目品质的内、外因素,建立前期综合评判模型,以期为文化产业园区项目开发的投资决策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8.
邹先平 《金秋科苑》2008,(14):227-227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及城市品位的不断提升,功能单一、规划落后的城市公园已不能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旧的城市公园需要重新进行功能定位。现以株洲市“文化园”的提质改造为例,阐述在城市公园改造过程中对旧的城市公园功能定位所带来的环境效益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根据资料统计,我国自2005年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以来,到2014年3月,其试点总数已达429处。其中湖泊型湿地公园占总数43%;河流型占44%;沼泽型占10%;滨海型占3%。与湿地公园建设快速发展相比,理论和实践研究相对滞后。其中,如何科学评估湿地公园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与关注的热点。研究显示,我国国家级湿地公园具有类型多样、生态系统敏感、脆弱、功能多样以及多尺度等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湿地公园既有明显的生态支撑功能,能够提供各种服务,同时湿地公园景观结构以及周边环境与人类活动影响对公园也具有明显的生态约束作用。国家湿地公园能否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关键是如何协调不同空间尺度下的生态约束与生态支撑之间的矛盾关系。为此,本研究从公园内部景观尺度、生态系统尺度、周边区域尺度以及管理层面,通过对不同要素生态约束与支撑作用分析,构建了具有定量化评估湿地公园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估指标体系,为指导我国湿地公园规划与建设,以及科学评估其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