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题目:甲、乙、丙三个电解池如图1所示(其中的电极大小、形状、问距均相同),乙、丙中溶液浓度和体积相同,当通电一段时间后,若甲中铜电极的质量增加0.128g 时,乙中电极上银的质量增加()。A.0.054g B.0.108g C.0.216g D.0.432g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道电化学计算题,它考查的知识点牵涉到电解时离子的放电顺序和并联电路的计算,学生对此较为陌生,课堂讲评时可以把此题折分为三个基本题,然后再复合成原题。同时对此题进行变式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题目:甲、乙、丙三个电解池如下图所示(其中的电极大小、形状、间距均相同),乙、丙中溶液浓度和体积相同,当通电一段时间后,若甲中铜电极的质量增加0.128克时,乙中电极上银的质量增加A、0.054g B、0.108gC、0.216g D、0.432g1习题的拆分我们根据上题的素材按照不同认知层次设计成三个阶梯得到三个基本题。第一题是单个电解池的…  相似文献   

3.
题目 把质量相同的甲、乙两块不同种类的金属块放入沸水中加热很长时间,然后将它们取出分别投入到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两杯冷水中,经过一段时间,发现投入甲金属块的那杯水的温度较高,据此可知,这两种金属的比热客C甲和C乙的大小关系是( ). (A)C甲=C乙 (B)C甲〉C乙 (C)C甲〈C乙 (D)无法确定  相似文献   

4.
【例1】量程相同,最小刻度都是1℃的甲、乙、丙三支酒精温度计,玻璃泡的容积甲稍大一些,乙和丙相同,丙玻璃管的内径稍粗一些,甲和乙相同,由此可以判断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是( ).  相似文献   

5.
1.考查生成物的化学式 例 (2005年昆明)如图所示,每两个甲分子与一个乙分子反应可恰好生成两个丙分子(已知甲、乙、丙三者均为不同的纯净物),丙物质的化学式为( )。  相似文献   

6.
在天平上发生的化学反应将对天平平衡产生影响,影响有三种情况,即指针向左偏移、向右偏移、不动。下面举例说明。例1如图所示,在甲、乙、丙三台托盘天平的左、右两盘上分别放一只盛有等质量的HCl与稀H2SO的烧杯(指针指在零点),然后加入等质量的金属。当加入的金属跟酸完全反应时,指针向右偏转的是()。(A)甲(B)甲、丙(C)乙、丙(D)乙解析由题意知,金属与酸完全反应,说明酸是足量的,而天平在加入金属前与加入金属的那时刻,天平是处于平衡的,所以,反应后天平的平衡状态取决于两个烧杯中金属与酸反应放出的氢气的量。…  相似文献   

7.
(甲持鼓、乙持锣、丙持钹、丁持堂锣,在打乐声中开场)甲:金色的阳光真灿烂,乙:祖国的花朵真鲜艳。丙:庆祝“六一”儿童节,丁:我们来段“三句半”。(打击乐过门)甲:我们生活在新时代,乙:改革开放朝前迈,丙:复兴中华靠现代化丁:———有派!甲:热爱祖国热爱党,乙:从小树立大理想。丙:勤奋学习不怕难,丁:———敢闯!甲:我们是新世纪的小主人,乙:争做合格“小公民”。丙:《道德规范》记在心丁:———扎根!甲:从小养成好品德,乙:文明礼貌当楷模。丙:遵纪守法要勇敢丁:———拼搏!甲:诚实守信讲团结,乙:勇…  相似文献   

8.
例1有甲、乙、丙、丁4只相同的灯泡,它们的额定电压均为110V,要把它们接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如图(1)(2)所示,哪种接法更好?为什么?  相似文献   

9.
一、实验结论的简单应用 例1 甲、乙、丙为三根锰铜合金线,甲、乙粗细相同,甲较长;乙、丙长度相同,但丙较粗,则这三根合金线的电阻值相比较(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2001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题) 分析与解 甲、乙、丙的材料相同,由“其他条件相同时,导体长度越长,电阻越大”可知,甲的电阻比乙大;由“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导体横  相似文献   

10.
孔庆江 《物理教学探讨》2005,23(4):38-42,60
例1 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在一条南北方向的大街上行驶,甲车上的人看到丙车相对于甲车向北运动,乙车上的人看到甲、丙两辆汽车都相对于乙车向南运动,丙车上的人看到路边的树木向北运动。关于这三辆汽车行驶的方向,正确的说法是( )  相似文献   

11.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容器的底面积相等。内装深度相同的同种液体,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是( )A.甲最大。B.乙最大。C.丙最大。D.一样大。  相似文献   

12.
一、溶解度曲线图象题 例 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现有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无固体存在),请回答:  相似文献   

13.
例1甲、乙、丙、丁四个带电体,已知甲、乙间相互吸引呷、丙间相互排斥,丙、丁间相互吸引.则有:()A甲、丙一定带正电,乙、丁一定带负电;B.甲、丙一定带负电,乙、丁一定带正电;;C.甲、丙~定带同种电荷ta、丁一定带同种电荷;D.条件不够,无法确定甲、乙、丙、了各带何种电荷.由于题目没有给出四个带电体中某一个带什么电,因而只能确定甲与丙、已与丁一定带同种电行,且甲、丙与乙、丁带不同种电荷,而不能确定带什么电荷.故本题正确答案应选C、D.例2如图1所示,某医院要安装~种呼唤电铃,使各病床人均可单独呼叫.只要…  相似文献   

14.
高中物理总复习试题精编(电学部分)西北工业大学附中刘学衡一、单项选择题1.两个带等量同性电荷、体积相同的金属小球甲和乙,它们之间的距离远大于小球的直径,相互作用力为F.然后用一个带有绝缘柄、不带电的同样金属球丙.先和甲接触一下,再和乙接触一下,再移走...  相似文献   

15.
[题目]甲、乙、丙三人绕周长为2000米的圆形操场练习跑步,他们三人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乙、丙同一方向同甲背向而行。甲和乙相遇后再过1.25分钟甲和丙相遇,又过了3.75分钟甲、乙再次相遇。已知甲和乙的速度比是3:2,求甲、乙、丙每分钟各行多少米?(2011年安徽省阜阳市实验中学七年级招生试题)  相似文献   

16.
题目:24千克水被分装在三个瓶子中.现把甲瓶的水倒一部分给乙、丙两瓶,使乙、丙两瓶的水比原来增加1倍。倒完之后.又把乙瓶的水倒一部分给甲、丙两瓶.也使甲、丙两瓶的水比瓶中已装有的增加1倍。最后.将丙瓶的水按照上面的要求倒一部分给甲.乙两瓶.这样倒了三次后.三瓶水变成了一样多。问这三个瓶子中最初各装水多少千克?  相似文献   

17.
根吸收水分主要靠渗透作用。深化学生对渗透作用概念的理解是讲清极吸收水分的关键。我在讲“根对水分的吸收”时,对教材(中师(生物学)第一册)68页图1-78渗透作用实验作了一点改进,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对比实验,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改进的实验装置、教学要点及体会叙述如下:取甲、乙、丙三个烧杯。甲、乙烷林内盛情水,丙烷林内盛浓蔗糖溶液。再取粗细相同的甲、乙、丙三根细玻璃管,三管的下端都用线绳备紧扎一个相同大小的同种囊状半渗透膜,大的鱼嫖(或小型哺乳动物的膀脱)。甲鱼鳏内装满浓蔗糖溶液,乙、丙鱼鳏内…  相似文献   

18.
错在哪里     
1.有甲、乙、丙3项任务,甲需要2人承担,乙、丙各需要1人承担,从10人中选派4人承担这3项任务,则不同的选法有( ).  相似文献   

19.
谁最后到达     
设有甲、乙、丙三人,他们步行的速度相同,骑车的速度也相同。骑车的速度是步行速度的3倍。现甲自A地去B地,乙、丙从B地去A地。双方同时出发。出发时,甲、  相似文献   

20.
甲、乙、丙、丁四人进行100米赛跑,最后甲胜乙10米,乙胜丙5米,丙胜丁4米。那么,甲胜丁多少米?(假设四人的速度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