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庆祝汉字现代化研究会成立10周年和纪念著名语言文字大师黎锦熙先生诞辰100周年,由汉字现代化研究会、北京晓园语文与文化科技研究所、《汉字文化》杂志编辑部主办的“汉字落后论的时代结束,21世纪是汉字汉语发挥威力的时代”学术研讨会于1990年5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总结以往关于汉字拼音化的讨论成果基础上,分析了现行汉字面临的现实性困扰及其理据性原因,进而批驳了将汉字通过完全拼音化走向现代化这一观点。文末提出了当前汉字现代化的出路,即实行半拼音半抽象符号的双轨制。  相似文献   

3.
赵世芳 《双语学习》2007,(9M):205-206
本文在总结以往关于汉字拼音化的讨论成果基础上,分析了现行汉字面临的现实性困扰及其理据性原因,进而批驳了将汉字通过完全拼音化走向现代化这一观点。文末提出了当前汉字现代化的出路,即实行半拼音半抽象符号的双轨制。  相似文献   

4.
一、重新认识汉字重新认识汉字包括科学地认识评价汉字的特点和地位、认识汉字现代化的价值和作用,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决定识字的学习方法。自“五·四”运动以来的几十年,汉字的地位极低,鲁迅先生甚至说过:“汉字不灭,中国必亡。”所以几十年来语言文字改革的方向是“汉字拼音化”。自80年代以来,国际国内重新认识评价汉语汉字,特别是汉字现代化研究的开展,由于计算机成功地处理汉字和发明了汉字的激光照排技术,所以汉字的重要价值重新得到确认。过去贬低汉字,是假定了拼音文字为最先进的文字,而用拼音文字的标准来衡量汉字所…  相似文献   

5.
由《人民日报》海外版与汉字现代化研究会联合发起的“汉字研究座谈会”10月28日在北京举行。汉字现代化研究会会长袁晓園、国家语言文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曹光擢,以及从事汉字汉语研究和教学的专家学者共五十多人参加了座谈会。《人民日报》社社长钱李仁到会致辞,《人民日报》海外版副主编安子贞主持了会议。香港著名语言学家安子介发来贺  相似文献   

6.
通过介绍中国语言规划的目的、内容、发展历程等内容,评论<汉字现代化研究>在中国语言规划和文字现代化理论研究方面的意义.肯定它对汉字现代化,对中国语言工作方针政策的精辟论述,在同音词和"一语双文"问题上的透彻研究.同时对它存在的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通过相关问题的分析,指出汉字文本词式书写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汉语拼音作为汉语音素文字使用的可行性和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汉字改革是近些年来语文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搞拼音化还是保持现有的方块汉字模式,说法不一。本文将通过比较来阐明,汉字不宜拼音化,仍应保持原有的文字系统;改革可从减少汉字数量、简化字体、避免一义多字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8.
汉字是世界历史上最悠久的文字之一,从最早的甲骨文起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法规、规范,有力地促进了汉字的规范化和现代化。但是,我们也看到社会上还存在着一些影响汉字规范化进程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汉字的音、形、义3个方面上都有所体现。首先  相似文献   

9.
汉字自诞生以来,以中原为中心,传播于中国境内,从而形成了中国境内汉字字体系各种类型的文字以及最终传播于中国境餐产生了“汉字文化圈”。笔者着重探讨了汉字今后的发展,走向及其面临的问题后认为,不应立即废止汉字代之以拼音化文字,汉字的现代化应分两步走,当前应着重解决信息网络化中中文信息处理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为汉字拼音化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建立“信息交换用古汉字编码字符集”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信息交换用古汉字编码字符集”,对于古籍整理及文字学研究等的现代化建设有重大意义,是实现该领域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从古汉字的特点、字量、分类及编码方式等方面,讨论建立古汉字编码字符集的可行性,认为对古汉字进行单独编码是完全必要和可行的,综合分类法应是优选的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11.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其发展演变源远流长。古代汉语中的同音字问题,是汉字发展到一定时期的特有现象,而随着汉字规范化的开展和深入,我们必须正视这一古老的问题,以便更好地发挥汉字的交际功能,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2.
在<规范汉字表>研制的过程中,是恢复繁体字还是坚持简化字的争论再次热化,对汉字简化的怀疑论也再次提出.汉字简化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是几代爱国者和民主的追求者不懈努力的成果,也是语言文字现代化、国际化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对汉字改革、汉字规范的历史进行了简要的概括,并说明在信息时代,对汉字规范不但应有正确的认识,还应有责任感和紧迫感.  相似文献   

13.
邱立本 《成才之路》2009,(24):I0011-I0011
汉字曾经是亚细亚的孤儿。在过去百年问,从中国到日本到韩国到越南。都有一些改革派求成心切,把自己国家命途乖舛怪罪于方块字。他们觉得只有学习西方,改用拼音文字,才能进入现代化的行列。认为难写难认的汉字,只是国家现代化的绊脚石。  相似文献   

14.
汉字识字教育,历来被视为制约中华文化与经济发展的"瓶颈",新世纪小学语文课程现代化、民族化实验研究中,识字教学也是重中之重,"字理识字"是突破这一重点的主要途径。字理识字是依据汉字的构形规律,运用汉字形与义的关系进行识字教学的方法,可使  相似文献   

15.
简论形声字     
汉字源远流长,形态特殊,字数繁多,迄仍使用。过去研究整理汉字的代不乏人,並取得了不少成绩。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进一步研究汉字,改革汉字,逐步走上拼音化的道路,这是当务之急。一般认为汉字的形声字很简单,形声结合,一目了然。实则从源到流,形声字也还有不少问题值得研究。要谈形声字,必须先提到六书。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汉字研究始于清末的新检字法的创造,而“现代汉字学”学科的建立则以1980年5月周有光先生在《语文现代化》第二辑里发表的《现代汉字学发凡》为标志。现代汉字是记录现代汉语用的字.也就是现代白话文用字。现代汉字应当以五四作为现代的“起点”。研究现代汉字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体大思周,颁布10年来作用明显,堪称中国语文现代化的重要里程碑。该法坚守"普通话"名称,"刚柔结合,以柔为主",在政策和方法把握上起到指南针作用。随着该法的颁布,准确界定普通话和通用规范汉字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界定普通话首先必须摈弃"以北方话为基础"这含糊不清的说法,其次必须扭转将普通话与口语相对应以及与标准语相分离的倾向。界定通用规范汉字必须处理好三对关系,即:通用规范汉字与非通用规范汉字的关系、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专家意见与社会舆论的关系。该法的颁布将我国语文现代化推上了新台阶。  相似文献   

18.
汉字在近5000年的演化中,经过隶变、楷体压缩成了方块字,但它依然展示了汉字本身直观美的魅力。它的表形、表音、表义的特点,世界上其他任何文字不能企及。然而,我们在中学语文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掌握运用中却没有用现代化手段揭示出汉字本身直观美的规律,没能利用“六书”特别是其中的“造字法”,借助有关工具书形象生动地进行汉字学习并较熟练地运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相似文献   

19.
由中央电视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被媒体渲染成一个文化热点。本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宗旨是:让书写在古籍中的文字活起来。本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还举办了“全民焐热冰封汉字”活动,据说上亿人参与了这一活动。葳蕤、搴芳、翊赞、剀切、哂纳、颟顸……这些冰封在古籍中的词语,被参赛的小选手用现代化的书写工具书写出来,在  相似文献   

20.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是我们学习革命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进行三大革命斗争,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工具,所以,我们一定要正确地使用汉字。中学是打基础的阶段,中学生对汉字掌握得好或不好,对于将来能否正确地书写汉字起着极大的作用。我们有这样的体会:小时候读错和写错的字成年以后是不容易纠正的。因此,中学阶段的正字教学应该说是语文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决不能等闲视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深切体会到,正确地运用和书写汉字,一定要加强字形的辨析。汉字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文字繁多,结构复杂。但是,四五万汉字基本上是由点、竖、横、撇、捺、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