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年入夏以后,我国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中国人民同历史上罕见的洪水展开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斗争。今天,这场伟大的斗争已经取得了全面的胜利,在总结这场斗争的时候,许多人开始注意到“新闻报道”在抗洪抢险救灾中显示出来的“特殊魅力”。正如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抗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的那样:“新闻工作者及时报道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不畏艰险,深入一线积极宣传抗洪军民的英雄事迹,弘扬正气,鼓舞斗志。”也正像朱镕基总理1998年10月7日视察中央电视台时指出的那样:“在今年的抗洪抢险中,广大新闻工作者用宣传舆论鼓舞广大人民万众一心,战胜洪水,克服艰险,对全国上下形成强大的凝聚力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一名赴抗洪一线采访的“大堤记者”,静下心来把那些难忘的日日夜夜在眼前“过一番电影”,体会最深的就是抗洪精神鼓励着我们搞好抗洪新闻,抗洪新闻弘扬了抗洪精神,激励、鼓舞了前方将士,教育、感动了后方群众。于是,便有了今天这个话题——抗洪新闻与新闻抗洪。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在六月下半月遭到特大洪水的侵袭,东江地区发生了解放以来全省最大一次的灾情。全省大部分地区的人民英勇地开展了抗洪和救灾的斗争。在这场变化急剧、发展迅猛的抗洪斗争中,报纸必须迅速而又准确地反映这个斗争,鼓舞几百万同洪水搏斗的抗洪大军的斗志,并把党对抗洪斗争、生产救灾工作的意图和方针政策迅速地传达出去。南方日报以战斗的姿态,坚决地执行了这个任务。这一次抗洪斗争最大的特点,就是客观情况的发展极其迅速,变化十分急剧,报纸的报道必须首先适应这个特点。广东省各地在六月十一日先后开始下降大雨和暴雨,南方日报在十四日开始进行抗洪的报  相似文献   

3.
’98抗洪宣传,打了一个大胜仗。我们的编辑、记者和部队广大通讯员坚决贯彻执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指示,勇于吃苦、不怕牺牲,跟着抗洪官兵走,追着洪峰和险情走,及时地把抗洪一线的消息报道发给军报和其他新闻媒体。’98抗洪取得伟大胜利,新闻宣传功不可没。而新闻宣传所以取得如此成功,与大量投入现代化的采编技术手段分不开。在洪水远去、庆功会早已开过,可以平。C静气地回顾思考’98抗洪宣传时,不要忘了总结现代化采编手段发挥的作用,并从中得到有益的启迪。现代传媒必须具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新闻传媒从…  相似文献   

4.
1998年夏天,长江告急,嫩江告急,松花江告急。 在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面前,我们万众一心,中华民族用抗洪斗争的伟大胜利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在这场抗洪斗争中,中国新闻工作者以他们崇高的使命感、责任感和高度的敬业精神,用他们的汗水、才华、布满血丝的眼睛和难以言状的疲劳,给抗洪斗争作出了了不起的贡献。因此,在第九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有关’98抗洪的新闻作品在特别奖中,占据了大部分。 引入注目并发人深省的是,不是正面报道抗洪斗争,但与抗洪有直接关系的新华社播发的《长江上游仍在砍树》(以下…  相似文献   

5.
1998年6月以来,江西日报社上下一心,全力以赴展开了规模空前的’98抗洪报道战役。广大采编人员以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诚,奋勇投入抗洪报道,用自己手中的笔和相机,真实记录了这场气壮山河、万众一心斗洪魔的大决战,热情讴歌了抗洪军民的英雄壮举和崇高精神。闻...  相似文献   

6.
非事件新闻相对于事件新闻而言,在新闻性上存在着三方面先天不足。一是新闻时间上的滞后性。非事件新闻常常是在若干事件新闻发生之后产生的,比如1998年的抗洪救灾,中国人民解放军30多万官兵在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下,在江主席的指挥下,以人定胜天的英雄气概,苦战数月,终于战胜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夺取了抗洪斗争的伟大胜利。由此而诞生了闻名中外的抗洪精神。抗洪斗争结束后,报刊上大量出现了总结分析抗洪精神的内含、外延、意义等方方面面的报道。这些报道均属于非事件新闻。他们与当时已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抗洪斗争的现场事…  相似文献   

7.
面对今年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面对那些奋战在抗洪一线、演出人间浩浩壮举的护堤保堤军民,国内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对此表示了极大的关注。作为国家通讯社的新华社和党中央机关报的人民日报,始终密切关注抗洪斗争的发展进程,运用多种新闻手段,全面而生动地报道抗洪一线的...  相似文献   

8.
’98亿万军民战洪魔的壮举,应当大书特书!’98抗洪报道的英雄记者,应当大书特书!’98抗洪赈灾新闻报道,三大媒体各显神通,一言以蔽之:大、多、高、长、佳,即前线记者投入量大,数以千计,发稿数量多,报道质士高,持续时间长,一件件新闻抢眼,效果极佳。中国军民大抗洪惊。c动魄的壮举,通过新闻传媒,鼓舞了国人,也震撼了国际,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广泛赞誉。中国人民大抗洪的壮丽画卷,将载入史册。中国记者与抗洪赈灾报道,也将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辉煌的一页。’98抗洪救灾新闻报道活动,一开始就自然地分为两条战线,一条是组织…  相似文献   

9.
今年9月,当武汉抗洪取得决定性胜利时,市防汛指挥部领导请每个记者在纪念簿上留言,我写的是“参加武汉抗洪报道三生有幸”。确实,作为人民日报一名驻地记者,能经历并报道这场大决战,是非常幸运的。今年6月武汉进入防汛抗洪以来,我就开始跟踪报道。两个多月中,我...  相似文献   

10.
对于中国,这是一场百年不遇的洪水;对于记者,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作为一名军事新闻工作者,我有幸在九江参加了’98抗洪报道。抗洪是一个大战场,她让你时时处于一种紧张、焦急、兴奋、感动、忙碌的状态;抗洪又是一个大考场,她对记者的政治素质、业务素养、责任意识、敬业精神、工作态度是一次最实际的检验。在抗洪前线,我亲眼目睹了洪水的暴虐与无情,也亲身感受到抗洪官兵的拼搏与献身。在酷热难耐的长江大堤上采访,我淌下过道道汗水;在孤灯一盏的军用帐篷里写稿,我也流下过行行热泪。我曾去过老山前线采访,两相比较,这次…  相似文献   

11.
今年六、七月以来,三次特大洪水侵袭景德镇市城区及乐平、浮梁两县,来势凶猛,洪水之大灾情之重乃百年未遇。全市军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发扬了不怕困难、不畏艰险、顽强拼搏、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按照局、台领导的部署,在抗洪行动的感召下,为履行记者的职责,我日以继夜投入了抗洪报道。先后采拍了60多篇反映瓷都人在抗洪一线奋战的新闻报道。如今,回想起那段抗洪的日子,许多令人难忘的故事,还在我脑海之中不断闪现。6月26日凌晨四时,特大洪水凶猛涌进瓷都街头,不一会儿,我的宿舍…  相似文献   

12.
抗洪精神激励我们编好抗洪画册──《众志成城──’98长江抗洪图》编辑随记聂昌慧1998年的夏天是惊天动地、刻骨铭心的。老天爷仿佛失去了往日的公平和慈祥,露出淫威,暴雨倾盆,狂泻不止;母亲河也一改平常的淳朴和善良,变得疯野,恣肆汹涌,浊浪滔天。人们一向...  相似文献   

13.
1998年夏我国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抗洪抢险成为全国各族人民时刻关注的最重大事件,也引起国际上极大的关注。 翻开当时的报纸,在一版十分醒目地看到: 来自抗洪前线的报道…… 本报抗洪第一线传真…… 打开电视机或收音机,在新闻节目里又看到或听到: 记者在抗洪现场向您报道…… 我在抗洪前线向您直播…… 在这场感天动地与洪魔的决战时期,从首都北京到许多省市,众多报社、电视台、广播电台和新华通讯社相继派出3000多名新闻工作者,怀着对党的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如何深入为经济建设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馆要深入为经济建设服务,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为领导决策服务.文献信息是各级领导决策的重要依据,注重为领导决策提供文献信息,是图书馆开展服务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在1998年防汛抗洪中,我馆及时编印《防汛抗洪》专辑和《防汛抗洪自救》等资料,送到市防汛抗洪指挥部领导的手中,为他们科学决策起了重要作用,受到市领导的高度赞赏.  相似文献   

15.
肆虐一时的特大洪水早已退去。在与罕见的洪涝灾害的生死搏斗中,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我们的人民又一次经受了严峻的考验。灾害使我们在物质上受到巨大损失,但在精神上却有巨大的收获,这就是那种闪耀着“团结、拼搏、奉献”之光的抗洪精神。人民群众由衷地希望:留住抗洪精神。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在一片“留住抗洪精神”的呼唤中,我想到了,我们也要留住“报道抗洪”的精神。风狂雨猛,洪水滔天,灾民云集,四方告  相似文献   

16.
李鹏考察东北地区抗洪情况 8月4日至7日,国务院总理李鹏在吉林、黑龙江两省检查防汛抗洪情况。李鹏强调指出.要立足抗御更大的洪水。国务院成立全国救灾工作领导小组  相似文献   

17.
’98抗洪我们安徽省军区打了一个大胜仗,’98抗洪的宣传报道,我们同样打了一个大胜仗。特别是对抗洪中英模人物和先进事迹的宣传,更搞得有声有色,催人泪下。励人奋进。认真回顾总结’98抗洪宣传的经验教训,无疑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我们在’98抗洪中,及时有力地宣扬了“抗洪钢铁战士”吴良珠的英雄事迹,这个典型的宣扬推广,其声势之大,影响之大,在省军区历史上都是空前的,在军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本文仅就吴良珠的宣传报道,谈一些体会和看法。一、充分认识典型的价值和意义才能抓住典型。吴良珠这…  相似文献   

18.
在’98抗洪报道中,《八月八日:我们守住了长江干堤》能得到专家和读者的认可,我想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这篇消息以史为证,具有鲜明的历史与现实的可比性;二是它写活了人,表现了抗洪军民万众一心、顽强拼搏、不怕牺牲的精神。 ’98抗洪斗争波澜壮阔,愈演愈烈,超乎人们的预料。8月初,我被编辑部派遣赴荆江三险段之——的监利时,已先到过嘉鱼、黄梅等抗洪一线采访。当时,人汛已一个多月,军民抗洪抢险持  相似文献   

19.
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最近强调指出,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要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洪精神,全力做好救灾工作,帮助受灾群众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洪精神,既是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的光荣任务,也是我们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特别是我们部队的广大新闻工作者和通讯员,更要坚决贯彻落实江主席的这一重要揭示,认真学习、深刻理解、热情宣传佛大的抗洪精神,使这一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全面完成十五大提出的各项任务,积极推进我军建设和改革的巨大力量。伟大的抗洪精神,就是江主席高度概括的24个字:万众一C、众…  相似文献   

20.
1998年抗洪救灾斗争已成为历史的篇章,但细细品味那些令人惊心动魄、使人记忆犹新的抗洪抢险报道,深深感到广播电视宣传的优势再一次得到了充分展示。 广播电视在抗洪报道中最大的优势就是快。这是各类报纸望尘莫及、无法与之比较的。在抗洪最紧张的日子里,水情灾情时时都在变化,天天都有新进展,等拿到报纸看到水情公报、抗洪报道,早已是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