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张永红 《新闻导刊》2006,(6):33-34,32
随着新闻写作形式的不断创新.有一种新闻不时出现在各类新闻媒体上。尽管它也是以目击形式出现的.但它选择的不是已发生了的新闻事实,而是尚未发生的.即“某某事情没有发生”。从没有发生的“新闻事实”本身理解.它没有发生似乎并不构成新闻:但如果将“某某事情没有发生”作为新闻事实.它又确确实实是已经发生了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仍是新闻写作的一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
梁衡依据新闻的态势将新闻区分为三种类型:显性(瞬间的)新闻、隐性(稳态的)新闻和预见性新闻。他说:“从采写角度着眼,依据新闻的态势,可将新闻分成三类,即:显性的(瞬间的),指那些已发生的明摆着的新闻.如突发事件、会议新闻:隐性的(稳态的),指那些已经发生,但时间性不是很强,还未被人知道的新闻.如人物新闻、经验性新闻。  相似文献   

3.
新的新闻实践正在大规模地充实、改变着旧的新闻理论: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实际上.世界上大量虽未发生的事、物,却也拥有巨大的新闻价值,并且成为争相报道的新闻题材。  相似文献   

4.
陈晓珉 《新闻世界》2008,(10):55-56
作为广播电台的记者,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新闻采访.但可能平常忙于工作,很少静下心来思考到底什么是广播新闻、什么是广播新闻采访。这里,想谈谈一些个人的想法和实践中的体会。广播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文字为符号,对新近发生的和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个概括有三层含义:其一,广播新闻的传播手段;其二,广播新闻的表现形式;其三,广播新闻的功用。  相似文献   

5.
黑枫 《新闻记者》2005,(3):60-61
新闻摄影中的瞬间新闻与文字新闻在采集方面有所不同。新闻是对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事实的报道,文字新闻可以记述也能追述.而瞬间新闻则不能.它只能在现场抓拍。因此瞬间新闻应该是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报道.记者只有到现场去,才能获得,舍此别无他途。  相似文献   

6.
由另类新闻实践看新闻创新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雯 《新闻传播》2009,(10):124-126
新闻创新是保持新闻事业生机和活力的关键。但近年来一些新闻媒体在寻求创新的过程中刻意追求“另类”,导致新闻传播活动偏离了正确的轨道。这些做法折射出新闻创新的几个误区:一是经济效益至上.过分迎合受众:二是市场定位不清:三是不重内容重形式.不重内涵重包装;四是标准弱化、宽容无度。据此.文章提出,新闻创新须以受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为衡量标准.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准确地进行自我定位,准确地设计经营策略.  相似文献   

7.
新闻是什么?梁衡说.新闻是正在发生的、为受众所关心的事实的信息传播。在精确定义“新闻”的基础上.梁衡又将新闻分为三类:瞬间新闻、稳态新闻和预见性新闻——  相似文献   

8.
写出“新” 新,是新闻的基本属性,更是新闻特写的特性和本质。所谓“新”,在新闻特写上至少应体现三层意思:一是所写内容是新近发生的故事,也就是新闻时效性强的事;二是所写内容是新近发现的新闻故事和新闻事件,或者虽然不是最近发生的,但却是最近才被发现的;三是写作方法、技巧、结构、语言上的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9.
刘庆鹰 《新闻窗》2010,(5):10-11
2006年12月的一天上午.天气出奇的冷,袁俊推开办公室的门进来了,她笑盈盈的脸上春意盎然,举止言谈沉着大方:“老师,我是黔西南日报的袁俊.你们请提问吧!”好潇洒!好自信!我和另两位评委对视一笑,给她出了道题:“新闻策划和策划新闻有区别吗?”她略为沉思,粲然一笑:“有,有区别,当然有区别。新闻策划是新闻事件发生后怎么样把它报道好。  相似文献   

10.
田阳 《新闻传播》2009,(11):106-107
一.认识“新闻事实的生成” 1.对于“新闻事实”的理解 国内学术界几乎公认的关于“新闻的定义”是: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相似文献   

11.
钱兵 《记者摇篮》2004,(9):10-10
现代的新闻竞争中.要想扩大本媒体的影响力。新闻策划手段必不可少。新闻媒体已认识到新闻策划的重要性.开始在新闻策划上下功夫。几年前,我所在城市的两家新闻媒体曾就同一新闻题材进行了新闻策划。但由于策划的方式方法不同,得出的结果也截然不同。做为其中一家媒体此次策划的主要策划人之一,我从中得到一些经验教训:一是新闻  相似文献   

12.
何立刚 《新闻传播》2009,(9):115-115
当前,中国新闻传播业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市场经济的新环境要求新闻理论给予新闻工作者解释和指导。而新闻理论落后于新司传播业发展的实际,已经成为一个显在的问题。“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新闻定义,不仅在微观新闻实践中,不能给出全面的指导(如某公交公司总经理换人.为什么可以堂而皇之地登上该系统行业报的头条,但却可能在该市的党报上连一个小角落也站不上去).而且在宏观新闻形态里.也不能对这一疑问作出良好的回答(为什么资本主义国家能作那样的报道,而我们不行)。  相似文献   

13.
新闻策划,实际上应该叫新闻宣传策划。新闻天天在发生,但不是每一个新闻在宣传中都有策划的必要。所以,新闻策划涉及到的第一个问题是选材。新闻素材选择恰当与否是新闻策划能否成功的基础和前提。那么,选择什么样的新闻事实做策划呢?我以为,关键在新闻素材的“三性”:导向性、针对性、成长性。  相似文献   

14.
报纸是一张新闻纸,而新闻的内容是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的——其实这就是经典新闻理论对新闻本质的基本认识.即新闻源于变动;但实际上.不仅新闻的内容时刻都在变化.其形式也应该是常变常新的。新闻的表现形式之所以需要不断革新.其根本在于新闻竞争的需要和新闻发展的要求,对新闻内容的拼抢是报纸以及所有新闻媒体的天职,  相似文献   

15.
有关新闻的定义.国外专家学者有很多不同的表述.美国约特斯认为.新闻是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情的报道;德国多维法特则说.新闻就是把最新的现实的现象在最短的时间距离内,连续介绍给最广泛的公众;而从当代西方新闻学看.新闻则是记者相信的、读者所需要的信息,等等。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闻写作形式的不断创新,有一种新闻不时出现在各类媒体上。尽管它也是以目击形式出现的,但它选择的不是已发生了的新闻事实,而是没有发生的,即“某某事情没有发生”。从没有发生的“新闻事实”本身理解,它似乎并不构成新闻;但如果将“某某事情没有发生”作为新闻事实,它又确确实实是已经存在了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也可算作是新闻。也许因为这种形式在新闻作品中所占比例较小,也许因它本身就是某种分类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目前的各类新闻教科书尚无有关的专门分类与介绍。但从新闻采写实践的角度讲,这种新闻形式因其视角独特,在一些新…  相似文献   

17.
王怡 《新闻导刊》2006,(5):47-48
第一类:事实不清,合理想像.蒙混过关 “合理想像”是新闻传播史上的顽固性“遗传病”。新闻真实性问题本是个老得不能再老的问题.但这个问题却始终伴随着新闻传播迄今为止的整个历史。只是不同时期表现形式和轻重程度不同而已。虽然我们的报纸很难见到凭空虚构的百分百假新闻.但真实度不高的新闻却时不时地出现.有违新闻真实性原则.  相似文献   

18.
乔林生 《军事记者》2002,(11):22-23
一、军地结合部新闻的含义、特点是什么?我们可以把军地结合部新闻解释为:军营里的社会新闻和社会上的军事新闻。如果把这两层意思再往明白里说,军营社会新闻是指发生在部队(某种行动、某种义务、某种人和事)但和地方人民群众密切相关或发生在地方(某项法规、某项工作,某些突发性事件)但和部队官兵密切相关的新闻事实的报道,即人们常说的军地新闻。有人说,军地结合部是一个可以开发出好新闻、大新闻的领域。此话不假。这十多年来《解放军报》适应改革开放的形势和报纸公开发行的需要,大力开拓军营里的社会新闻和社会上的军事新闻…  相似文献   

19.
赵秋实 《记者摇篮》2004,(4):23-23,58
导语不是对新闻简单的总结.不是笼统地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它是新闻事件中最重要的事实和亮点.它将新闻关注集中到一点上。好的导语体现的是新闻事件中最有意义的和最有新闻价值的要素。导语写得精彩.就能抓住读者,否则读者就溜掉了。  相似文献   

20.
在传统新闻理论中.“地点”是新闻的基本要素之一,一般认为其作用是标明新闻发生的“场所”。既然是一个“场所”,那么,用地点这一概念就显得不够准确。确切的说,这个场所应该是一个与一定时间相呼应、有一定周界范围的特定空间。正像黑格尔所说:“人们决不可能指出任何空间是独立不依的存在空间。相反地.空间总是充实的空间.决不能和充实于其中的东西分离开。”事实上,新闻特定空间往往既容纳了新闻事实,又存在其他景物、现象。如何界定这一空间.是新闻采写者不得不首先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