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哪里有冲突,哪里有战争,那里就会有出生人死忘我工作的摄影记者。正是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在那动荡不安的环境里用高度敬业的精神为我们留下了一张张极具震撼力的照片,揭露丑恶、反映真相,张张照片有血有泪!正因为这些无价照片所具有的震撼力,让世人每次都能体会到生命的可贵。从这一张张的照片中,我们也许能得到什么……  相似文献   

2.
原新华社记袁克忠,退休以后利用空闲时间,将几十年拍摄的照片整理成册。在“淮海战役”那一册照片资料中,他特别选出两张照片向我们介绍,一张是“露宿老乡门口”,一张是“冒着炮火冲锋”。摄影门金中在他拍完“冒着炮火冲锋”这张照片后就与他失去了联系。关于门金中,他只知道他的名字,家是哪里?年龄多大?他都一无  相似文献   

3.
有人说,一张照片胜过一千个文字。而一篇文字新闻稿件中,一个好的标题、好的场景描写也会胜过一张照片。文字新闻稿件,无论是什么体裁.都要有一种视觉感,让人读起来是亲近的,有人情味,读后忘不掉。  相似文献   

4.
季羡林是我国名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是中外知名的东方学。像季老这样德高望重的“一代宗师”、“国家级”人物为数不多。看到8月29日温家宝总理到解放军总医院康复楼病房看望94岁季老的电视新闻,让我再次回想起8年前我抓拍到的一张季老给学生签名的珍贵照片。这张照片不断告诫我:要随时准备抓拍。  相似文献   

5.
陈健兵 《新闻前哨》2002,(12):40-40
如何拍好和用好新闻照片,一个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鉴别标准就是看新闻照片是否有新闻意境。一、新闻照片必须有新闻意境什么是新闻意境呢?新闻意境是渗透着新闻摄影者某种感情的生活图景所构成的新闻作品的意蕴和境象。新闻照片是对新闻事实忠实的纪录或表述,必须遵循新闻的真实性原则,用栩栩如生的图像迅速及时地反映现实生活中有新闻价值的人和事。新闻照片是一种视觉新闻,它是通过照片上所看到的背景、人物、物体反映新闻主题,使读者具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这就是新闻照片的纪实性。如果一张照片没有新闻意境,它可能是一张艺术照片…  相似文献   

6.
于秀 《青年记者》2005,(8):62-62
前几日,在一家发行量己超过百万的某都市报娱乐版的醒目位置上,笔看到了一张令人十分不舒服的照片。那是一张台湾某当红女歌星的走光照片。  相似文献   

7.
陶明 《新闻知识》2004,(2):45-46
作为一名摄影记,不仅要有一颗充满激情和敏感的心,更要有记职业所需要的敏锐的目光和敏捷的速度。我到新华社十余年的最大体会就是每一张新闻照片绝对是马不停蹄跑出来的,如果你的照片拍不够好,那是因为你拍的照片还不够多。尽管新华社没有自己的强势媒体,但只要你的照片拍得好,新闻抓得  相似文献   

8.
近日,国内某网站同时收到两组反映举办大中专毕业生招聘洽谈会的照片,一组是大连市2007大中专毕业生招聘洽谈会,6张照片分别为反映学生们有序排队人场的2张,场内学生寻找就业信息和洽谈等4张。结果未被采用,编辑说明的原因是新闻不错,图一般。  相似文献   

9.
2012年,浙江一家媒体刊出《哨所女兵学习十八大精神》的图片后,网络上舆论大哗,质疑谴责声不绝于耳,引发网友抵制摆拍。一时间摆拍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笔者认为,摆拍只是新闻报道的一种手段,这张照片错在通过摆拍来制造新闻,属于造假行为,不是摆拍犯的错。刘奇葆同志在人民日报社调研时强调,媒体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报道内容形式。这张照片的拍摄者看上去是为  相似文献   

10.
新闻图片是报纸的窗户、版面的眼睛。有人说:图好一半版。一张好的报纸,应该是文图并茂。而一幅好的新闻照片,则应当是图文俱佳。好照片配上好文字,就如同锦上添花,能起到“画龙点睛”之效,牢牢抓住读者的“眼球”。相反,一张好照片不能配上好的说明文,就会使照片显得平庸。那么,要写好图片配文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1.
在今年全国两会的新闻图片中,一张照片令人印象深刻:刘翔在前面飞跑.记者们在后面追,前奥运跨栏粒军将他们轻松甩开,身后的记者仓皇而无奈。这幅照片,成为当天很多报纸的头版图片或者重点图片。然而,另一幅照片虽也来自一位红人,却容易被人忽视,就是犀利哥面对记者追问失控流泪的照片——照片上没有其他人。  相似文献   

12.
近期,莱州市档案馆在多方努力下,征集进馆一批历史照片。约3000多张,时间跨度长达28年(1971-1998年)。目前,这些照片正在抓紧整理中。照片的主题是从全市的视角拍摄的各时期新闻,  相似文献   

13.
邓涛 《青年记者》2005,(11):31-32
若干表现令人叹惜 一名新闻摄影记把照相机镜头对准坐在一辆警车里的5个小孩,他们正注视着消防队员将他们母亲的尸体从燃烧的大楼里抬出来,脸上呈现出痛苦和疑惑的表情.这张照片将刊登在第二天的报纸上.  相似文献   

14.
在2003年第六届全国报纸运用图片优秀版面评选上,全国共有67家报纸的201块头版和134块摄影专版参加了角逐,是历届参赛报纸最多、竞争最为激烈的一次。从整体来看,几乎所有的参评报纸头版都有一张四栏左右的大照片,而且近五分之一的报纸头版头条是图片新闻稿,不少报纸还规定头版必须要有三张以上的图片等等。  相似文献   

15.
照片新闻作为一种视觉新闻,是新闻形象的现场摄影纪实,它以摄影手段记录正在发生着的新闻事实,它通过新闻形象向读者传播新闻信息和内容。西方新闻界有句名言,叫做一图胜千言。我国报界也流传着一句话叫做图文并重,两翼齐飞。可见,新闻图片相对于报纸来说是何等重要。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在他的作品《父与子》中说:一张照片表现出  相似文献   

16.
被喻为“官方摄影队”无数总统、元首和主席的名字,密密麻麻地堆积在这本硬面抄上,记载在他们用碳素墨水划出的表格里。纸页已经发黄,边角甚至泛出焦黑色,就在新华社上海分社新闻摄影采访部这本最普通不过的黑皮硬面抄上,留下了他们从1972年以来为访问上海的所有外国政要拍照的记录。时间:1972年。6月23日,朝鲜劳动党联络部(照片14张),菲律宾工人农民代表团(照片53张);6月5日,英国外交团(照片40张);6月19日,基辛格过境三刻钟;6月26日,美国众议院两党领袖19人……更多的故事没有文字记录,而是定格在他们的照片中、记忆里。新华社上海分社摄影…  相似文献   

17.
董海韵 《新闻窗》2011,(3):117-118
在新闻采访中,努力拍摄一些既有新闻价值又有艺术价值的图片,这是许多记者、通讯员经常思考和探索的课题。卡蒂埃·布列松曾说,一张好照片是在拍摄者的眼睛、头脑和内心三点成为一线的时候产生的,就像射击时通过准星瞄准靶环。这句话不仅是大师偶然抒发的感想,其实也准确形象地道出了所有好照片的实质。  相似文献   

18.
展示恐怖吸引眼球近来我国的传媒上隔三差五地以同情、呼吁社会援救的名义,刊登各种畸形病态人员的照片。例如, 2006年11月29日《新京报》A14版新闻《女孩面生巨瘤母女沿街乞讨》配发了一张生病女孩的正面照,十分恐怖;A10版还有一张男婴脑后巨大囊肿的照片;2006年6月以后,各家媒体持续数月追踪发布多张78厘米的湖南半截人彭水林图片,其中部分照片让人看了不寒而栗;中央电视台2006年2月15日《共同关注》的一期节目“是谁毁了花季少女”提供的被毁少女面孔的画面,让  相似文献   

19.
新闻摄影图片《挟尸要价》在2010年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奖的评选中以全票获得了2009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奖,这张照片在获奖的同时也引来了一些学术界的非议,主要问题之一便是这张照片的发表  相似文献   

20.
柴选 《新闻与写作》2006,(2):F0002-F0002
这是东方早报年轻的女摄影记者赵静躺在地上拍下的一张照片,表现的是台湾艺人罗志祥光临上海时的追星情景。因为采访那天人特别多,赵静除了拍歌迷的表情、歌迷与保安的争执和罗志祥本人外,看到那么多追里族从环状的楼梯一层层挤到顶部,于是试着躺在地上用镜头16mm一瑞拍下这张仰视的照片。读者看到的则是由追星族们造就的一个层层叠叠的回宫格般漂亮的图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