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随着杂技艺术的高速发展,对杂技演员综合性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对杂技舞蹈形体教学和杂技舞蹈形体课教师队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本文将浅析舞蹈形体教学在杂技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如何提高教师素质。一、舞蹈形体教学如何发挥积极作用新时代杂技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训练体系和完整且相对固定的舞台模式。  相似文献   

2.
2021年2月5日,由河南省杂技集团、濮阳杂技艺术学校联合举办的2020年度杂技艺术大赛在水秀国际大剧院正式开赛。32个表现形式新颖、艺术技巧精美、动作难度较大的优秀节目,从年终考核中脱颖而出,角逐本场的最佳节目、最佳创意、最佳舞蹈等大奖。本次大赛的评委主任由中国杂技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杂技集团董事长、濮阳杂技艺术学校校长付继恩担任,评委副主任由濮阳杂技艺术学校党支部书记谢晓玲担任,评委则由两单位的知名杂技精英和专家担任。大赛采用节目演出综合考核和个人舞蹈才艺展示相结合、专家评委现场打分的形式展开。  相似文献   

3.
一、杂技舞台上舞蹈与杂技的融合 (一)舞蹈在杂技艺术中的广泛运用 杂技自古以来就与舞蹈有着非常亲密的关系,如我国汉代的百戏就是兼容舞蹈和杂技于一休的表演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4.
濮阳杂技艺术学校是1992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文化部备案的一所以杂技教育专业为主的综合性艺术类中专学校。学校现开设杂技与魔术表演、戏曲表演、声乐、器乐、舞蹈5个专业,16个教学班。在校生700余人,其中杂技学员476人。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26人,其中:高级职称21人,中级职称36人,国家级会员14人,省级会员38人。教职工队伍中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相似文献   

5.
观察20世纪的百年发展历程,中国杂技艺术实现了从地摊走上舞台的变革,实现了从较单一的技巧表演到表演形式多样化的变革,但是以师授徒的传统培养方式至今还未有根本性的变革。在已经进入2l世纪的今天,杂技艺术不仅面临着自身的同业市场竞争,还受到各表演艺术门类的市场挤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杂技艺术必将应对新世纪的种种挑战,已经不可避免地面临第三次变革,那就是加速实现杂技人才培养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系统化。  相似文献   

6.
我国杂技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影响广泛。从远古时期的"蚩尤戏"到汉代的"角抵戏"、唐宋时期的"乐舞百戏"、民国时期的"技术""武艺",直至今日的杂技,杂技艺术始终呈现着不断蓬勃发展,繁荣壮大的趋势。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杂技艺术与舞蹈、音乐、戏剧等姊妹艺术相互交流学习,借鉴融合,不断推陈出新,竞相发展,使杂技这门古老的传统艺术呈现出日新月异、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7.
杂技是一门技巧性很强的艺术表演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回望其发展历程,中国杂技艺术实现了从地摊走上舞台的变革,实现了从较单一的技巧展示到表演形式多样化的变化,但是以师授徒的传统培养方式至今还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到目前为止,在杂技教育方面还仍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科学的、系统的、规范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及观众审美意识的更新,传统的杂技表演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艺术需求,杂技艺术融入舞蹈艺术成为当今杂技表演的发展趋势。一、杂技艺术与舞蹈艺术的关系目前,我国很多大型的杂技作品已经吸取了戏剧、音乐和舞蹈等元素,展现出杂技与舞蹈相融合的现代杂技艺术发展趋势。如2004年杂技芭蕾舞剧《天鹅湖》获得中外观众的高度评价,该作品将舞蹈与杂技巧妙结合,和谐唯美。又如荣获百戏奖金奖的杂技《笠影?斗笠旋技》,利用斗笠与软功  相似文献   

9.
正一、引言如今我国的杂技教育基本分为"团代班"、艺术学校杂技专业、国有杂技学校、民办杂技学校四类杂技教育方式;另外在去年,北京杂技学校与北京城市学院合作建立起杂技高等教育学制。但从我国艺术教育的总体水平来看,杂技教育仍然是比较落后的。笔者认为,发展杂技教育,一方面要积极推动杂技高等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要积极整合基础教育资源,合并  相似文献   

10.
正追求艺术形式完美和表演手段多样化,已成为当今中国和世界杂技艺术的潮流趋势,杂技演出不仅是表现高难度技巧,同时也需要演员塑造完美的舞台表演形象。演员要按照表演节目的演出节奏和内部联系,按照各动作间精心设计的衔接方法和与同伴的巧妙合作方式进行表演创造。音乐、灯光、舞蹈和服饰的协调配合也都要从艺术的完美上全盘考虑。杂技与体育的不同,就在于"杂技不是创  相似文献   

11.
我国杂技艺术有着3000年的发展历史,扎根灿烂的中华文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雅俗共赏,是深受国内外观众喜爱的艺术门类之一。随着社会的进步,杂技艺术从撂地表演走上了剧场舞台、从单一的技巧展示到如今的表演形式多样化,不断的借鉴、汲取其他艺术门类所长,让现代杂技逐渐发展为以技巧为核心、利用各种艺术手段、融合多种艺术风格的综合性艺术表演形式。  相似文献   

12.
艺术是相通的,杂技和舞蹈均为肢体艺术,关系最密切,把舞蹈教学运用到杂技教学中去,是我们当下教学中一项重要的课题。 一、舞蹈与杂技的关系 杂技亦作"杂伎",是指柔术(软功)、车技、口技、顶碗、走钢丝、变戏法、狮子舞等。现代杂技是指,杂技演员用自己的身体技巧完成一系列高难度的动作,进行表演的节目。舞蹈,作为一种社会的审美形态,是一种把人的内在生命力转化为外在的、人体有节律的动态造型艺术。  相似文献   

13.
杂技艺术随着社会的不断前进和观众审美需求的提高,从内容到形式,以至舞台美术(包括服装、道具、灯光、音响)都在出现新的内涵,这是新时代与时俱进的需求所致,也是杂技艺术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今天走进剧场欣赏杂技,首先映入眼帘的不再是单调的舞台灯光,而是色彩纷呈、明暗交替的气氛光;演员的服装也不再是千篇一律的杂技服装,而变得款式各异,奇幻多彩。时至今日,杂技已经完全改变了单纯表现技巧的表演形式,对杂技节目实行全方位包装,成为新世纪杂技创作的首要特征。  相似文献   

14.
引言 从杂技的发展可以看到,杂技既可以是某种单一的技艺表演,如走钢丝、翻筋斗等,也可以是与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门类融合在一起的综合艺术表演。目前,在多元化、信息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杂技艺术面临着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相似文献   

15.
##正##(获第九届中国杂技金菊奖第八次理论作品奖银奖)杂技教育是培养杂技艺术人才的重要手段。在发展和繁荣我国杂技事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前,杂技教育基本沿袭口传心授、师带徒、团带班的模式,依靠以家族为核心的民间形式传艺。80年代初期,政府批准创建了几所中等杂技艺术学校,杂技教育正式纳入国民教育序列。经过几十年的探索,现代杂技教育理念正逐步走向正规。一、我国杂技教育的现状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杂技告别了单一的高、难、险技巧表演,开始走向艺术的综合性展现,这不仅给一向恪守传统的杂技出了难题,更直接挑战杂技艺术的人才培养系统及训练机制。上海马戏学校作为杂技专业的教育机构,从2016年开始,调整培训课程的结构,实施新一轮的教育改革,目前已初具成效。一、课程改革的目的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为了从学员的生理、心理特点出  相似文献   

17.
正杂技剧作为以杂技技巧为核,集其他姊妹艺术为一体,富有后现代艺术层次的新型的综合艺术形式,通过对传统杂技的继承、发展和创新,赢得了艺术界的瞩目、观众的聚焦、市场的青睐。国内的杂技剧从诞生到被市场洗礼已经走过十多年的时间,目前杂技剧的现状如何?怎样促进杂技剧目的发展?值得我们去思考。一、对杂技剧概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正杂技作为一门历史悠久、极富魅力的表演艺术形式,不但结合了体操、舞蹈等学科内容,而且涉及音乐艺术及大量特殊道具的使用技巧等,从而赋予了杂技表演极具内涵的特质。杂技表演对专业演员的多元化要求,决定了在对杂技学员开展教学过程中应实施全面综合素质教育。然而,在我国开展的杂技教育通常是以经验教学为主,在强调四项基本功练习的基础上,传授学员杂技技巧。但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杂技艺术发展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演出地点从撂地摊、马戏大棚到剧场,演出内容从单纯技巧到艺术升华再到文化内涵的介入,演出形式从友好出访、商业演出到跨国合作,当代中国的杂技艺术经历了传统演绎、创新、发展的过程。可以说,当代中国杂技艺术是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探索与创新、借鉴与学习融合得最好的一种艺术方式。以观众的审美需求为追求目标,以世界潮流不断涤荡艺术观念,  相似文献   

20.
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原名广州杂技团)是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属下专业艺术院团。该剧院继承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杂技技艺。吸取现代舞蹈、艺术体操、戏剧等艺术门类的精华,不断创新、改革,形成了岭南现代的表演艺术风格。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大型现代杂技艺术团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