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雪花 《考试周刊》2011,(32):232-233
班主任的工作琐碎、繁重,做好班主任工作要十分讲究技巧。包括在一些细小的方面,如果处理得不当,就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而做得好的话,也会带来意外的收获。编座位,也可以为营造良好的班风出一份力。作者就编座位的一些具体做法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2.
唐燕华  钟文 《小学生》2010,(3):31-32
由于社会心理学领域存在“邻里效应”的现象,小学生课堂座位的编调在学生心目中往往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座位编调心理效应,即小学课堂座位的编调会对小学生的学习、品德、生活、个性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并影响小学生之间交往的机会和频率。为了取得座位编调的良好心理效应,我在编排座位时从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学习、品德、性别等方面予以综合考虑,合理搭配,并加以动态的定向组合,科学的编调课堂座位。  相似文献   

3.
刘进平 《教育文汇》2007,(2):30-30,32
“换座位”对于班主任来说,的确是一件挺头痛的事。这次又接到一个新班,由于彼此都很陌生,相互不太了解,我便先按照个子的高低安排学生的座位。在初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思想、性格诸方面的情况下,我便大胆地尝试再按照性格特点、男女搭配的原则,重新安排学生座位。这样做可谓自找麻烦,煞费苦心。但为了学生相互促进,共同进步,我还是坚持这样做,并宣布不再变动了。  相似文献   

4.
座位上有潜文化吗?我以为有,不但有,而且会越来越丰富。座位上的文化"座位",一般设在社交场所,因为"位"与"序"向来就是直接相关的;即使是学校里的课堂,也不能说它就没有任何"社交"(教学的本质就是交往)的意义。这样,"座位"就打上了文化的烙印,而绝不仅仅是一把椅子,或者一条板凳。不久前,一位教师发表网议:"智慧的班主任...  相似文献   

5.
田洪贵 《教师》2013,(11):17-18
座位作为一种教育资源,由于它的唯一性与方位的差异性,它对学生在学习成绩、学习态度、个性形成与发展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其具体原因主要是不同座位的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知产生差异以及与老师互动的程度不同。笔者认为,消除这种差异的方法主要有减小班额、合理编位、安装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师的业务素养等。  相似文献   

6.
有这样一则故事,说的是一所大学里有一位口碑极佳的老教授,风度翩翩、满腹经纶,他的课几乎是全校上座率最高的,有时甚至座无虚席。教室最前排最左侧有一个采光最差、视角最偏、最不起眼的座位,每每上课铃响后,一名匆忙赶到的学生会坐在那里。一天,一位遭遇"满场"的学生看中了角落中的空位,老教授笑着说,  相似文献   

7.
罗刚淮 《师道》2012,(10):29-31
“老师,给我换个位好吗?我不想跟xx同桌。”“老师,我和小a坐在一起,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她帮我补习数学,我帮她补习英语,你为什么要把我们俩分开?”“老师,给我家孩子排个好座位行吗?”做过班主任的老师一定经常遇到类似这样的要求。座位本身不具有教育的意义,但是在实际教育情境中却常常被赋予一定的教育价值,于是,择位常常成为学生和家长不自觉的意识。那么,学生对座位会有怎样的认识呢? 一、学生视点  相似文献   

8.
马兰霞 《上海教育》2004,(11X):34-35
最近,我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在一些中小学里,班主任根据学生成绩好差安排座位。每次重要的考试之后都要调整座位,好学生坐前排,差学生坐后排。后来上网一看,类似的做法不少地方都有。对这样的做法,网上也争论得沸沸扬扬,有的人认为,这样做有违公平;但是也有人认为,比起凭权力、凭关系,打个招呼就能让孩子分到好座位,“按成绩排座位”显然更为公平一你想坐好座位就得好好学习,凭真本事,也免得教师在有权有势的家长或关系户面前为难。而且让成绩好的人坐好座位,还可以让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最大效益。这些说法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并不能让人信服。究竟该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很想听听专家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自从我在班里引入自选座位机制后,令人头疼的座位就变成了一种资源。我提倡学生对自己的座位也要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当然,这样的权利也是受到很多规则约束的。在座位排布上,我有非常明确的的原则(规则):  相似文献   

10.
班级授课制一出现,教师便要给学生编座位.传统的座位编排方法已越来越显露出它的弊端.  相似文献   

11.
一天.一位家长气势汹汹地跑到办公室,强烈要求我给他儿子换座位。我告诉他,全班学生的座位是按高矮顺序排的。话还没说完,他就大声嚷嚷:“我还不知道你们拿座位来卖钱啊,还一个个地打听学生家庭收入……”我懵了,什么时候这样做过呢?我解释他也不听,我只好干脆不理他。谁知道他一拍桌子,说:“你不说清楚,我明天就去教育局告你!”唉,遇到这样的家长,有理说不清,真是倒霉。我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2.
编排座位是班主任日常工作当中一件常规性的活动,虽然事小,但是不可小视。考虑再三,我在班上实行了一种排法:每个学生在每周一向右移一位。这样有规律地换了几次后,学生们形成了习惯,每到周一就自觉地换好座位。让我意想不到的是,  相似文献   

13.
曹长春 《考试周刊》2014,(24):177-178
座位安排对班主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有效运行至关重要。本文对座位安排的意义、常规方法和问题进行论述,着重介绍一种新的座位安排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有段时间,一张公交车上"集体不让座"的照片被网络和报刊疯狂地转载、报道。照片上,一位白发老大爷站着,7个有座位的中学生坐着不让。事情发生在南京,又因为我是教师,所以觉得应该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7名学生为什么会这样做,有没有其他原因,我不了解。这里只能就事论事。  相似文献   

15.
科学的座位编排,能营造积极、上进的班级氛围,有利于加强教学管理,优化学生素质,特别是能激活学生思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提高。同时,座位编排也是家长比较关注的事情,因此座位编排也就自然成了凸显班主任工作的一件"大"事。在这样的"大"事安排中,我们的班主任老师往往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困惑。这些困惑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采取对策,自然会对自己的工作带来极大的不利。  相似文献   

16.
操砺 《新课程研究》2007,(10):65-65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给学生编座位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常听到有学生埋怨座位不好,闹情绪、发脾气,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甚至产生过激行为。  相似文献   

17.
那是一次班里集体调整座位后的一节语文课。朗读课文时,王老师无意间瞥见两个女学生正趴在座位上掉眼泪。王老师走过去小声问道:“怎么啦?”“老师,我不想坐这里,因为这儿离黑板太远了……”一位学生这样说:“老师,我也不想坐这儿,这张桌子有点儿破。”另一位学生附和着。  相似文献   

18.
趣味智力题     
1.最少有八个座位? 有一条公共汽车的行车路线,除去起始站和终点站外,中途有9个车站。一辆公共汽车从起始站开始上乘客,除终点站外,每一站上车的乘客中,都恰好各有一位乘客从这一站到以后的每一站。为了使每位乘客都有座位,这辆公共汽车至少要有多少个座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设问纵向挖掘 苏人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课有这样一则案例:细雨淅沥,秋风瑟瑟。车靠站,上来一位中年妇女,她走近一个座位,打量了一番,皱起眉头,面露不悦,嘴里喃喃自语。原来,不知哪位乘客不注意,在座位上滴了几滴水,弄湿了椅面。  相似文献   

20.
课堂座位的安排意蕴着空间的分配与重构,其背后蕴含着社会空间,它杂糅着社会权力、人际关系等因素,其形式是社会关系的浓缩。课堂座位安排旨在协助教师实施教学之目的,而目前课堂空间中存在着座位模式单一、长期固定不变、设立特殊专座等座位安排问题却不利于教学。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课堂座位安排的完善策略:恰当选用各种座位安排模式,适时调整座位和定期轮换座位,剔除病理状态的特殊专座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