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6 毫秒
1.
不久前,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了一个很奇异的天文现象,一个亮点外面套了两个同心环,内圈的环比较明亮,外圈的环有些黯淡,两个环清晰可见,再加上中心的亮点,看上去就像太空中的一只眼睛:中心是瞳仁,然后是黑眼球,然后是白眼球。太空放大镜造就爱因斯坦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科学家对此现象认真分析后,认为这是引力透镜现象引起的爱因斯坦环。  相似文献   

2.
甲烷燃料也许能让我们进行更远距离的太空旅行,而且成本更低廉。 当第一团云雾从这台甲烷发动机——今年1月在美国莫哈韦沙漠进行了测试——中喷出的时候,无论如何也不会让人想到这就是太空旅行的未来。随着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合同承包商点燃了气体,在震耳欲聋的巨响中一条蓝色的火焰喷了出来火焰中最明亮的地方被称为“马赫盘”,形成在高压的甲烷与外界的低压空气压力平衡的地方。[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孙吴陨石中的被撞击现象分为两类:一类是陨石母体遭遇的小颗粒天体(卵石)撞击现象;另一类是陨石在坠落后遭遇的太空沙砾追尾撞击现象.本文以标本实例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4.
蜡烛的火焰什么样,地球人都知道,但是烛焰到了太空什么样?一般人都没见过,但我们可以猜到,太空的烛焰是球形的,这已经被宇航员们证实了。太空的烛焰不但是球形的,而且闪耀着悠悠的蓝光,就像地球烛焰的焰心那样黯淡。这是烛焰的情况。我们知道工厂里经常会发生爆炸,尤其是当燃料气溢出,混到空气中后,遇到火星子就会发生爆炸。这就是加油站或加气站亮出  相似文献   

5.
《发明与革新》2010,(11):4-7
嫦娥再奔月,举国同关注。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拖着橘红色火焰的长征三号丙火箭直冲云霄,将嫦娥二号准确送入地月转移轨道。嫦娥二号在举国欢呼声中,带着人们的期盼,飞向茫茫太空。  相似文献   

6.
"十、九、八、……三、二、一,点火!"发射架上竖着的长长的圆柱体底部明亮的火焰喷薄而出,顿时地面上烟尘滚滚,巨大的火箭扶摇直上,拖着喷火的尾巴努力地摆脱地球的引力,直冲太空.  相似文献   

7.
打造一架通往太空的“太空电梯”,原本是一些科幻小说中的大胆梦想,然而从上世纪末起,美国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一些高科技公司就开始大力研究从地球上建造“太空电梯”通向10万公里高的太空中的可行性。然而,由于建造“太空电梯”所用的碳纳米绳技术过难,成本过高,  相似文献   

8.
打造一架通往太空的“太空电梯”,原本是一些科幻小说中的大胆梦想,然而从上世纪末起,美国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一些高科技公司就开始大力研究从地球上建造“太空电梯”通向10万公里高的太空中的可行性。然而,由于建造“太空电梯”所用的碳纳米绳技术过难,成本过高,  相似文献   

9.
王师 《科技创业月刊》2013,26(2):148-150
太空探索在为人类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可能带给人类新的危机和灾难.从介绍太空资源以及太空探索的现状出发,通过太空探索对人类认知宇宙的推进作用、太空探索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太空探索的非线性发展以及伦理思考来探讨太空探索的哲学意义,深化对太空探索的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10.
科苑 《今日科苑》2006,(5):11-13
也许在15年后,“太空电梯”就会竖立起来——那时,一根长达数万千米的缆绳,将一头拴在海洋中的平台上,另一头连在太空中的一个平衡锤,机器人升降机则沿着太空梯升降,将卫星、宇航员等送入太空……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16,(13)
由于"W"火焰锅炉的结焦现象逐渐的严重,造成了"W"火焰锅炉的运行可靠性以及经济性下降,造成了不必要的能源以及社会资源的浪费,出现这一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高负荷的状态下运行导致了电厂的锅炉呈现出缺氧燃烧的状态,锅炉内的燃烧材料得不到充分的燃烧造成锅炉内的温度以及压力都有所上升,其中缺氧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引风机在高负荷的状态下出现了失速、喘振以及风机降出力运行等等状况,造成了"W"火焰锅炉的结焦现象,基于此,本文对"W"火焰锅炉结焦的原因进行了探究,在结焦原因分析的过程中提出了几点分析预防、调整运行以及完善"W"火焰锅炉设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揭秘"太空失重"真相之谜,对于"太空失重"现象便会有了新的认识。一个物体要发生运动,首先要具有能够打破物体—平衡力—守衡力的力能,只有突破物体守衡的力能—是让物体发生动态运动的可能性产生。为了能够还原"太空失重"真相,揭示物体"失重"性运动之谜,认知物体运动的规律,为重新认识太空领域、宇宙世界开启一道视野更为宽广的窗口。  相似文献   

13.
"十、九、八、……三、二、一,点火!"发射架上竖着的长长的圆柱体底部明亮的火焰喷薄而出,顿时地面上烟尘滚滚,巨大的火箭扶摇直上,拖着喷火的尾巴努力地摆脱地球的引力,直冲太空。这种景象我们都熟悉,因为自第一颗卫星发射以来,人们就一直在使用这种方式发射卫星和飞船等,利用装载有大量燃料的运载火箭,靠燃料燃烧产生的后推力将卫星送入太空。目前,尽管火箭技术发展很快,但发射一次也至少需要耗费上千万美元的资金。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更经济更简单的办法来实现这一过程,否则,人类若想进行频繁太空旅行,将是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因为发射费用将是天文数字。  相似文献   

14.
顾名思义,“太空机器人”可理解为活跃在地球之外太空中的机器人。最早的太空机器人当首推美国于1967年4月17日发射的“勘测者3号”。  相似文献   

15.
在1年前,通常在太空执行任务的宇航员的尿液都是简单地倾倒在太空环境中,一旦尿液落在真空舱上,它会很快冷冻形成微小晶体结构,作为太空残骸漂浮着。据称,宇航员们曾描述了观看尿液释放到太空中的情景,称这是太  相似文献   

16.
如图我们把两个金属圆盘保持一定距离,接通数万伏的高压直流电源,两金属圆盘之间无任何现象产生。如果在两金属圆盘中间放入一支点燃的蜡烛,那么蜡烛火焰与两个金属圆盘间就会出现美丽的电火花。为什么在蜡烛火焰和两圆盘之间会产生美丽的电火花? 答:这是因为高温的火焰是一团等离子体,所以当两个带电圆盘靠近时产生了强烈的放电现象。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会常常遇到这种现象。比如在阴雨天,高压线产生的电晕现象。在强电场作用下,物体曲  相似文献   

17.
太空错觉     
正常人在地球上也会出现错觉,但不是经常发生的,但是,航天员在太空发生错觉的现象却十分普遍,几乎所有的航天员都会出现错觉。太空错觉与地面不同,错觉的表现形式五彩缤纷,地球人是感受不到的。下面举几个例子。  相似文献   

18.
科技情报站     
最美的太空照片2009年对于太空探索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发生了很多重要事件。国家地理网站评选出了十佳太空照片,我们来欣赏一下其中的两幅(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http://www.nationalgeographic.com/)。  相似文献   

19.
晓军 《百科知识》2001,(1):9-10
由于人在太空的生活环境与地球表面的生活环境迥然不同,因此,在太空中的衣食住行与地面不同,会带来许多惊险和奇趣。但太空生活不仅仅是个供人谈论的奇趣问题,而是一个最基本的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一些科学实验是完全不能在地球上进行的,这也是为什么要建造国际空间站的原因之一。国际空间站是一座全天候的微重力研究实验室,人们已在那里进行了广泛的科学研究。例如,1997年发射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就承担着超过80项的科学实验。而科学家们认识到:在太空很多事情运转起来与地球上是不一样的。火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地球上,在1g重力场的作用下,由于热空气上升使得火焰呈现出泪珠状。然而,当它处于一艘太空船的微重力环境下,火焰就破裂,分成像UFO一样到处飘来飘去的小球。它们几乎不需要燃料就可以燃烧,研究人员很愿意将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